搜索
首页 其他

诗歌的诗怎么写

1.诗歌怎么写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中最高的艺术形式,历来倍受读者的喜爱.一个人,当他首先对文学发生了兴趣,并加以尝试和创作,选择的形式便往往是诗歌.诗歌可以使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在最精粹的语言和最简短的形式中真实直接地表达出来,它体现了作者本人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最独特的感受.在诗歌创作中,如何使一首诗歌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笔者认为,应该在抒情意境和押韵三个方面作好把握.

一.抒情

抒情是诗歌创作最本质的表现.一首诗歌里面,它首先离不开”情”.对一首诗歌的理解和把握,往往也是对作者所要表达出来的一种情感的理解和把握.我们说一首诗写得不好或者不成功,往往说它是”无病呻吟”.问题出在哪?当然应该是”情”表达得不够准确,抒发得不够充分.无”感”而”动”,无”情”而发,自然不能打动读者.说得粗俗点,有时候对于诗歌创作来说,倒真有点像在”没病找病”.别人出一个题目,你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创作出来.于是,你不得不努力去装出一种”病”态来,创造一种所必需的情境,努力挖掘和寻找自己曾有过的感受体验,发掘出内心最真最深的”情”,然后来加以抒发和表现.对于初学写诗者,往往认为有感而发时写出的作品较为满意,原因也就在这儿.

文章贵真.诗歌创作中的”情”,应该具有作者本人最真实的体验和最独特的感受.同样一种题材,一起事件,一个题目,也只有是作者自身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才能创造和写作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来,从而避免了人云亦云,面面相似的尴尬.

二.意境

意境是一首诗歌创作成功的关键.评价一首诗歌写得好不好,除了要求”情”收发得真以外,就要看它有没有意境.什么是意境?意境是创作者本人在一首诗歌里面努力创造和表现出来的一种环境和气氛.它标准着读者对一首诗歌的主要创作色调的理解和把握.一首诗歌创作得有没有意境,就要看作者本人对他所要收发的情感理解得深刻不深刻,环境把握得准确不准确,体验感受得充分不充分.诗歌的意境以”意象”为主,”意象”是作者情感化了的形象,是作者本人头脑中储蓄的各种景物和环境的画面.一首诗歌创作好了,自然会有独特的”意象”呈现出来,象一幅画,一个个连接的电影镜头,让读者身临其境,由”实”(形象)而”虚”(情感)产生意境,从而产生共鸣.

意境可以是”流莺比邻”,也可以是”大风卷水”.一首诗歌的意境,也因了作者本人所要表达的种种不同的情感,收集不同的画面,从而创作出种种不同的意境.它是作者本人对人世万物的一种心灵的境界.一首诗歌里面,只有发掘出作者本人心灵深处最真的”情”,才能真正创造和表现出生动,鲜活,迷人的意境.

三.押韵

对于一首新诗的写作,我们可以不限于押韵.对于初学写诗者来说,学会用韵可以使诗歌乐感丰富.在旧体诗(这里主要指五律和七律)里,更是以它的韵律散发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不管是新诗还是旧体诗,一首真正的好诗都应该是有韵的,押韵的.”韵”自何来?当然从作者本人的创作中来.不过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先确定好了抒情和意境,才能在押韵上作文章.不能仅仅因为要求押韵,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抒情意境和押韵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诗歌创作里面并不相悖,而是真正的相辅相成.只要情感抒发得真了,自然会有完美的意境出现;意境出来了,自然就会产生出韵味来,一个个有韵脚的字会像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士兵,挨个儿向你走来,供你调谴使用.

在诗歌创作里面,抒情意境和押韵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情至真而文纯,文至纯而境生,境自生而韵味出,韵味出而文押韵.以上所诉均属笔者一家之言,希望我们诗歌作者共同探讨,共同努力.

2.诗歌怎么写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赐予我金色的生命! 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 让我的身体里流着炎黄子孙的热血!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给予我优美的环境! 游黄山,登长城,过三峡, 让我在这青山绿水中自由地徜徉,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传授我渊博的知识! 学天文,习地理,明历史, 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所给予我的一切!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 ——感谢您,我的祖国母亲! 终于还是要说再见了,在这个苍茫的夏天。

天很高,很蓝,栀子花的香气在风中飘散。 我们在黄昏的小路上最后一次的相携走过, 听到斜阳里有人在唱着我们曾经唱过的歌。

我们相视而笑。 这样的歌声让我们想起了那不再回来的从前, 想起了从前的日子里, 曾经看到的无数次别离。

我们也曾经在那些别离之外唱歌, 但今天轮到了我们。 我们在夏天的风里握别,说一声珍重,再见。

为了这次道别,我们用了整个的青春做为铺垫。 我们什么都准备好了, 这一生将再也不会有如此豪华而隆重的道别, 但泪水还是从我们的心底奔涌而出, 就象那些逝去了就再也不肯回来的年轻岁月。

你对我说,不要再流泪了, 过去的一切我们将永不忘怀,我们相信这世上还有永远。 但是为什么呢,抬起头的时候,我看见你的眼里也有泪光。

那就让我们痛痛快快的哭一次吧。 在这个夏天的风中,握着你的手, 让我们再想起在一起走过的日子, 想起那些不再回来的梦想, 让所有的一切在心中再一次的走过。

这可能是我们年轻岁月中最后的, 也是最温柔的夏天。 在这个夏天之后我们还将面对很多个四季, 很多次别离。

但不能再有这样的夏天了,不会再有这样的道别。 我们会把这个夏天一次次的想起, 想起所有的欢笑和眼泪,想起所有的清醒和沉醉, 也想起所有的友谊与爱情。

多年以后,我们会在某个相似的夏夜, 翻开那本泛了黄的纪念册。 所有的字迹都将模糊, 只有那朵被我们夹进本子的栀子花, 仍然保留着属于这个夏天的最后一缕香气。

3.现代诗歌怎么写

现代诗歌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区分。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写现代诗歌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定调子

所谓调子,就是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特点。情绪上或悲伤、或热烈、或忧郁,思想可以是爱国,可以是热念,还可以是某种思考,包罗万象。调子是一首诗歌的关键,可以说是影响着诗歌的整体风貌。

2、取象

“象”在这里是指没有负载着情感和思想的物质,可具象为物件,动作,细节等等。整个取象的过程是复杂的,它的内容很繁杂,可以是生活、社会、艺术、体育等诸方面,只要是表情达意的需要,皆可以调用。

3、寄寓

所谓寄寓,诗家又云“寄托”,就是将情思附着在象上表达的过程。 寄寓的方法有多种,主要表现为三种常见的形式,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缘事抒情。其中的“景”、“物”、“事”都是象,这便让情感和思想有了传达的通道,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含蓄、内敛的美感。

扩展资料:

诗歌写作升华的技巧:

1、点染意境:这种方法化自绘画,就是在诗歌的关键之处,予以点染、开拓,发掘一种新境界。

2、点明情思:这是现代诗常用的升华法之一。它的好处,在于诗歌不至于太过晦涩难懂,早期的现代诗的写作大多如此。

3、强化主题:这也是现代诗写作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前后呼应或反复吟唱。前者显得结构完整,后者则感情热烈,还让我们看到了情思动态的流动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代诗

4.诗的格式怎么写

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

绝句

中国诗体。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 、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约占现存唐诗总数1/5。除李白、王昌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外,还有不少千古名篇,并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另外,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刘禹锡和白居易的《竹枝词》、《杨柳枝》等,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5.怎样写现代诗歌

很多人觉得现代诗少了格律的束缚 往往更容易写 其实不然 这样反而要求更高 要有真东西 平时多读 多游历,增加自己的胸襟和经历才是根本之道 否则文字再优美也只是无病呻吟 让人看了反感 所以不妨从自己的身边做起 一点一滴记录自己的感受 再去丰富自己的生活 适当阅读些文学作品 如何学写现代诗 近来上网翻阅网络写手的古诗和现代诗,觉得几点: 1。

虽然鲁迅说,唐宋后再无诗词,但是不可否认,现代很多优秀的民间诗人,吸取了前人的精华,写出了不少精品。但是,只是局限于古诗。

现代诗的质量明显不如古诗。 为何?这和古诗的独特性有关。

中国人的方块字一字一音,有形声、会意等结构,字的语意模糊性很强,很合适创作需要意会的古诗。很多古诗译成现代诗后味道全无,说明古诗的写作主要重在意境,而意境的创造主要靠单个字的语意模糊,比如“千山鸟飞绝,万迹人踪灭”;“推窗千年雪”;等等,读者可以联想出无穷的内涵;而现代诗由于有相对明确的话语结构和词的语意,因此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较少,在意境的刻画上明显先天不足,所以要求作者更加高的写作技巧来弥补;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写出优秀的现代诗,相对需要更大的文学修养。

“春风又绿江南岸”,作者故意用“绿”,这就是古诗的优势,如国翻译成现代诗,一定会翻成“吹绿了”让人无法有想象空间的具体动词,意境大大消失了。 当然,古诗的写作要写好,也一样需要,只是他的入门在掌握了一定的古文功底后,相对容易 。

因此,古诗在现代网络上的繁荣,并不意外。但是,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在继承的同时,如何发扬光大,和现代的语言更好的一致呢?我们决不能满足于重复老祖宗说过的东西,已经存在的事务,永远这样,中国诗歌将没有前途,失去创新。

而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庞德,早在上世纪中叶,就勇于创新,吸收了王维等诗人的优点,创作了意向派诗歌。而我们自己,却没有继承和创新,要么一直跟在外国人后面,写出了什么朦胧诗、象征派等等,要么一直跟在古人后面,写来写去就是一些古人早就玩过的玩意儿,却没有自己的好东西。

这一点,日本人做的比我们更好,他们学习了我们的唐诗,却创作了俳句;他们吸收了法国象征派,却保持着古诗格律的风格。 有人曾说,中国无诗人,有某个网络诗人大声反驳,“我,就是!”很好,中国需要诗人,但是他还只是一个写作古诗的现代作者。

缺乏创新,他的诗歌注定将湮没无闻,要是有创作现代诗歌的人能勇敢地站出来,说,“我,是中国真正的诗人!”那么,中国的诗歌才有希望。 诗歌的意义、诗歌的真理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辈业余作者妄谈这一话题多少有些贻笑方家。

谈论这一话题需要认真深刻的思考与对诗歌本身历史的研究与思考,还须诗人本身具备深厚的诗歌理论修养。 有人说诗歌是为自己写的,我不太赞同,但也不全然反对——人是社会的人,诗人也一样,具有社会性,诗人永远是社会的一分子,没有诗人不食人间烟火竟能写出绝世华章。

水、沙粒、云霞,只是大海或者小溪中的一滴水,沙漠中的一粒沙,天上的一片云。诗人是社会的,同时也是他自己,是个体,有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与这个社会有共性的东西也有本身的特质,一粒沙子有大小,有质地的分别。

这些都可以在某位诗人的诗歌中得到展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首诗在我理解,纯为个人心灵与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它的社会价值并不积极,在这里也无客观体现,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作为优秀诗篇留传后世。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纯粹而简洁的现代诗,类似真理的诗歌,于社会的价值却同样在这首诗中没有彻底展现,对灵魂的启示作用倒是不容忽视。

对比二者,到底是古诗出色还是现代诗歌优秀,谁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无论诗人是孤独无比,灵气非凡还是高瞻远瞩放眼未来铁肩担道义,从本质上说,仍然属于这个社会,同时属于个人。 古体诗词与现代诗歌,形式上的区别是最明显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尤其是在平仄的讲究上。

计较形式,也就是说,固执地以为,写诗一定要精通格律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字数完成它,是有害的,弊大于利。现代诗歌缘何兴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

现代诗歌创作,是这个时代乃至更远的将来诗歌创作的主流,这从我们在网络与传统刊物中所发表的诗歌比例中可以看得出来。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古体格律诗主流地位的约束,只怕现代诗的水平早已超过古体诗了。

细说的话,我想古诗与现代诗没有内容上的时代意义与历史意义之分,喜欢古体诗还是精通现代诗,与作者个人的爱好与创作方式有关系,与诗歌质量本身没有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与诗歌创作要求没有冲突(格律诗和现代诗都要求具备音乐美、跳跃性、辩证法、可以触摸得到的生命体验)。 现代诗歌在中国古代已有萌芽,屈原《九歌》之《惜颂》、《怀沙》《离骚》、《橘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蜀道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哪一首又讲究了格律了呢?其中无论是内容还是音乐韵律同样。

6.古诗怎么写

怎样作古诗词,是一个既简单又不太简单的问题,笔者在本文中只针对古诗词的结构进行解说,希望广大爱好古典诗歌的朋友能从中获益。

一、诗体 关于诗歌的种类,问题是相当复杂的,这里只是根据王力先生〈诗词格律〉书中说法简要讲讲。 古代诗歌按格律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风或古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近体诗以外的古典诗歌通称古体诗。律诗只能押平韵,古诗则还可以押仄韵。

古代诗歌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都分为五言诗,七言诗。

这是古典诗歌的基本结构,为什么要这样分,因为这和古诗的“节奏”有关,至于古诗节奏是什么,会在以后的章节中讲到。古风按字数分为五古、七古。

律诗也可分为五律和七律。律诗中也有长篇,称为排律。

除了五言、七言之外,古诗还有杂言体。杂言指长短句杂在一起,比如李白的〈蜀道难〉就是杂言。

杂言诗歌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

这是习惯上的分法,没有什么理论根据。 古代诗歌还有一种绝句,过去把绝句算为律诗,但根据北师大的王力教授和楮斌杰教授的说法,作为五言四句体的绝句,应该比律诗的起源更早,所以绝句单独算一类,既包括古绝也包括律绝。

为什么叫绝句,明吴呐〈文章辩体〉引〈诗法源流〉说:“绝句者,截句也。”也就是说绝句是把诗歌的开头、结尾或者中间部分截取后的诗。

但是,绝句的本质是一种五言或七言四句诗体。 二、律诗 而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产生与初唐,一般认为他们的开创者是初唐人沈诠期和宋之问。

为什么律诗比较难做却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呢?这是因为此前古代中国的诗歌,从〈诗经〉到乐府诗歌都是合乐的,有音乐伴奏。但后来诗歌逐渐脱离音乐,这样它只能依靠自身解决音乐中的节奏和抑扬顿挫之美,这也就只能靠汉语本身的声调变化来解决了,这是律诗出现最根本的原因。

律诗的发展有两源,一是对仗的盛行,二是声调的发展。正常情况下,做好律诗肯定就可以做好古诗,所以,写古典诗歌都先丛律诗开始。

由于律诗虎担港杆蕃访歌诗攻涧的韵、平仄、对仗,都有很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律诗的特点,按照前人分析,有六大要素: 1、整:每句字数整齐,或五言,或七言。2、俪:要求在诗歌中使用骈俪,即使用对仗。

2、叶:指奇偶两句的平、仄是依次相对的。4、韵:指古诗只能押平声韵。

5、谐:是指全篇的平仄有较严格的规定。6、度:指全篇文字是一定的。

实际上,律诗最重要的,按照王力先生和启功先生的说法,只有四个关键: 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律诗每两句称为一联,其开头两句称为首联,中间两句称为颔联,下面两句称为颈联,最后一句又称尾联。

2、只能押平声韵。 3、每句的平仄,包括句与句的平仄,都有严格的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

7.诗歌格式怎么写

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

绝句

中国诗体。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 、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约占现存唐诗总数1/5。除李白、王昌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外,还有不少千古名篇,并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另外,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刘禹锡和白居易的《竹枝词》、《杨柳枝》等,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8.诗是怎么写的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

“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特点 *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现代诗潮的十大流派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1.叙事诗和抒情诗。

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

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现代诗的发展 中国现代诗也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 中国现代诗歌: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称为中国现代诗歌 * 中国当代诗歌: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后的诗歌称为中国当代诗歌。

上一篇
诗经音律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