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里采薇的特殊句式,古今异义1、《诗经》里《采薇》中的特殊句式: 判断句: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白话译文: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2、古今异义: (1)启:古意是休整,休息。今意指开启。 原文中的句子: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白话译文: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 (2)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原文中的句子: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白话译文: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3)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 原文中的句子: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白话译文:将军乘着高大战车。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 (4)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 原文中的句子: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白话译文: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小雅·采薇》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作于西周时期。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代和作者无从考证。 赏析: 《小雅·采薇》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全诗六章,每章八句。诗歌以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2.请学霸帮忙找出诗经采薇里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氓之蚩蚩】 古义:民众,百姓,读“méng”今义:流氓,读音:“máng” 【泣涕涟涟】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总角之宴】 古义:欢聚 今义:宴会 【三岁食贫】 古义:多年 今义:三岁的年龄 【君子所依】 古义:将军今义:通指品德高尚的人 【小人所腓】 古义:士兵今义:通指品行卑劣的人 《〈诗经〉两首》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 夙:在早晨,夜:在夜里 名词作状语 【士贰其行】 贰:使……不专一 使动用法 【二三其德】 二三:使……三心二意 使动用法 【三岁食贫】 贫:贫苦的生活 形容词作名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日,这里活用作状语,作“一天天地”讲,名词用作状语 《〈诗经〉两首》特殊句式 【判断句】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译:不是我要延婚期,是你没找好媒人。 【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秋以为期(现代汉语的语序是以秋为期) 2、主谓倒装: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三其德”应讲 作“其德二三”,译作“他的品行不专一”) 《〈诗经〉两首》通假字 【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 【于嗟鸠兮】 于,通“吁”,感叹词 【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脱身 【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边际 【岁亦莫止】 莫,通“暮”,晚,这里指年岁之末 【玁狁孔棘】 棘,通“急”,紧急,急 3.诗经《氓》的古今异义《氓》 子无良媒 子 古:对男子的尊称 今:一般指儿子 至于顿丘 至 古:到达 今:达到某种程度或提另一件事 以我贿迁 贿 古:财物 今:贿赂 躬自悼矣 悼 古:悲伤 今:哀悼,追念死者 总角之宴 宴 古:快乐 今:多指酒席 三岁食贫 岁 古:多年 今:指年龄 静言思之;言既遂矣 言 古:助词无义 今:说的话,言论等等 女也不爽 爽 古:过错 今:高兴愉快 来自百度文库 4.诗经中的静女古今异义词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诗经·邶风·静女》 一、通假字 1.爱而不见 爱:通“薆”,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 2.说怿女美 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 3.自牧归荑 归:通“馈“,赠送。 4.匪女之为美 匪:通“非”,不是。女:通“汝”,你,这里指代“荑草”。 二、一词多义(或重点词语) 1.其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其:形容词词头,多么。 2.之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3.重点词语 静女其姝 姝:美丽。 静女其娈 娈:美好。 贻我彤管/美人之贻 贻:赠送。彤管有炜 炜:鲜明有光的样子。 说怿女美 怿:喜爱。 洵美且异 洵:的确,确实。 俟我于城隅 俟:等待。于:介词,在。 三、特殊句式 1.俟我于城隅 状语后置句 2.匪女之为美 判断句 5.人教版九年级下的诗经两首 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苍苍:深青色。下文“凄凄”“采采”义同。 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这里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意中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一方,那一边,即水的彼岸。方,边 溯洄(sù huí)从之: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溯洄,逆流而上,逆着河流向上游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 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 萋萋:茂盛的样子。与下文“采采”义同。 晞(xī):晒干。 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跻(jī):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坻(chí):水中的小沙洲,小岛。 采采:茂盛的样子。 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意思是道路弯曲。 之:代“伊人” 沚(zhǐ):水中的沙滩。 ⑴关关:水鸟叫声。雎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关雎 ⑵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洲:河中沙洲。 ⑶窈窕: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淑:善,好。 ⑷好逑(hǎoqiú):理想的配偶。逑,配偶。 ⑸参差:长短不齐。荇(xìng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 ⑹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流,顺水势采摘。 ⑺寤寐:这里的意思是日日夜夜。寤(wù务),睡醒;寐,睡着。 ⑻思:语助。服:思念、牵挂。 ⑼悠:忧思貌。 ⑽辗(zhǎn):半转。反侧:侧身。 ⑾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友,交好。 ⑿芼(mào冒):选择,采摘。 (13)乐:使淑女快乐。 【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1] 6.关于《静女》、《采薇》的古今异义《采薇》的古今异义 不遑启居(启,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 《静女》古今异义 静:同“靖”,文雅和善。爱:同“薆”,隐藏。见:同“现”,出现。说:通“悦”,喜爱。 女:同“汝”,指彤管。归:通“馈”,赠。匪:同“非”,不是。女:通“汝”,指荑。 《采薇》 先秦:佚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静女》 先秦: 佚名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扩展资料: 《采薇》 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 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静女》 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 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