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台的诗句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娥之佚女。----屈原《楚辞·离骚》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曹操《铜雀台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许浑 《看雪》 寳瑟僵兮弦柱绝,瑶台倾兮镜匳空。----刘禹锡 《伤往赋》 仙宫莫非也寂寞,子夜乘风下瑶台。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飞雪漫天传圣讯,速邀芳客赴瑶台。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何须生羽翼,始得上瑶台。 瑶台休更觅,只此即神仙。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杜甫《琴台》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欧阳修《蝶恋花》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乌栖曲」李白 姑苏台上月,倒景浮生河。----《姑苏台上月》宋曹勋 姑苏台殿变秋蓬,荆棘沾衣泣寒露。----《姑苏台上月》宋曹勋 2.带台字的诗登金陵凤凰台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望驿台 作者: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台城 作者: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钓台 作者:李清照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3.有哪些含有“台”字的诗句1、《水调歌头·木末翠楼出》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木末翠楼出,诗眼巧安排。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畴昔此山安在,应为先生见挽,万马一时来。白鸟飞不尽,却带夕阳回。劝公饮,左手蟹,右手杯。人间万事变灭,今古几池台。君看庄生达者,犹对山林皋壤,哀乐未忘怀。我老尚能赋,风月试追陪。 2、《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3、《蝶恋花·一颗樱桃樊素口》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 4、《蝶恋花·宝琢珊瑚山样瘦》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宝琢珊瑚山样瘦。缓髻轻拢,一朵云生袖。昨夜佳人初命偶。论情旋旋移相就。 几叠鸳衾红浪皱。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一自楚台人梦后。凄凉暮雨沾裀绣。 5、《无题》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4.带“台”字的诗都有哪些1.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2.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3.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4.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5.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原文如下: 1. 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 一作:一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3. 望驿台 唐代: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4. 台城 唐代: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5. 苏台览古 唐代: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译文如下: 1.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2.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3.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4. 江面烟雨迷濛,江边绿草如茵。六朝先后衰亡,宛如南柯一梦。江鸟哀婉啼叫,听来悲悲切切。只有台城柳树最是无情,依旧灯笼十里长堤。 5. 曾经的歌台,曾经的舞榭,曾经的园林,曾经的宫殿,如今都已经荒废,只有杨柳叶儿青青,还有那湖中的采菱女在清唱着青春永恒的歌谣。 谁还记得吴王夫差的事儿呢?只有那城西河中的明月,曾经照耀过吴王宫殿,照耀过在宫中灯红酒绿的人。 5.关于台的诗句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娥之佚女。 ----屈原《楚辞·离骚》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曹操《铜雀台赋》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 ----许浑 《看雪》 寳瑟僵兮弦柱绝,瑶台倾兮镜匳空。----刘禹锡 《伤往赋》仙宫莫非也寂寞,子夜乘风下瑶台。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飞雪漫天传圣讯,速邀芳客赴瑶台。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何须生羽翼,始得上瑶台。 瑶台休更觅,只此即神仙。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杜甫《琴台》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迹》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欧阳修《蝶恋花》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乌栖曲」李白 姑苏台上月,倒景浮生河。 ----《姑苏台上月》宋曹勋姑苏台殿变秋蓬,荆棘沾衣泣寒露。----《姑苏台上月》宋曹勋。 6.忘乡台的诗词鉴赏出自中唐诗人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营造了一种寂寥,凄清的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这首诗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刘禹锡《和令孤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提到李益,有“边月空悲芦管秋”句,即指此诗。可见此诗在当时已传诵很广。《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的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