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吻的诗歌

1.关于"亲吻"的诗句有哪些

1. 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左思《娇女诗》

释义:口红染双唇,满嘴淋漓赤。

2.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杜牧

释义:红唇渐渐柔软,浑身无力,以至于不能站立。

3. 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崔颢

释义:这位女子双鬓散乱如丝,红唇饱满欲滴,与情侣含情脉脉地对望,面若桃李,花枝颤动。

4. 衔杯微动樱桃颗,咳唾轻飘茉莉香。曾见白家樊素口,瓠犀颗颗缀榴芳。——赵鸾鸾《檀口》

释义:美人浅饮清茶,樱桃小口,娇艳欲滴,红沾玉缸,含情微笑,唾液飘香。

5.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卢工《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释义:一碗茶润喉,两碗茶破苦闷。

6. 颇觉少陵诗吻薄,但言朝叩富儿门。——龚自珍《己亥杂诗》

释义:感觉少陵诗情薄,但是自己敲富人家门。

7. 饮剧肠宽,醉深吻燥,更把纶巾漉。——黄机《酹江月/念奴娇》

释义:喝酒喝的很多,喝醉了再亲吻感觉很燥热,需要用毛巾擦一下。

8. 须臾痴蟆精,两吻自决坼。——卢工《月蚀诗》

释义:不一会痴情于蛤蟆精,两吻诀别。

9. 两手莫破拳,一吻莫饮酒。——卢工《寄酒抱拳》

释义:两只手不要抱拳,一个吻不要喝酒。

10. 黄吻少年忘语,庞眉尊者不知。——刘克庄《村居即事六言十首》

释义:一吻后少年忘了说话,一旁的老者装作不一样的样子。

2.描写思乡怀亲的古诗、词、句我已经知道了《秋思》《长相思》《泊船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赴北庭度陇思家 岑参 西向轮台万里馀,也知乡信日应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鸿雁满回塘. 《渡汉江》 [初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回答者:argent_1987 - 高级魔法师 七级 12-6 18:03 -------------------------------------------------------------------------------- 日暮乡关何处是——古诗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练地写出了羁旅远方的心却飞回了故乡.诗人想念故乡,想象着那篱笆边纯洁美丽的菊花,“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朵呢?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还要一一去点数似的,那急切之状、痴情之态,跃然纸上,真是一。

3.咏吻的诗句 古诗什么是咏吻诗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元】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明】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宋】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清】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唐】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其五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关于亲情的现代诗

《一棵亲情树》、《乡愁》、《亲情的爱》、《纸船——寄母亲》、《母亲》等。

1、《一棵亲情树》

作者:Nuria Roca(纽莉娅·罗卡)

多像一棵香樟

在尘世间郁郁葱葱的活着

我们是活在树上的一片叶子

祖父生命的叶子落了

父亲生命嫩绿的叶子又发出

父亲生命的叶子落了

我生命的嫩芽又发出

我生命的叶子落了

还有我儿子的叶子在树上翠绿

呵亲情树

高贵的树

常青的树

落不尽生命

翠绿的叶子繁衍

千年生生不息的蓊郁葱绿

奇妙世界认知绘本是一套从数字角度来教孩子认知世界的书,构思独特,既加深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又便于对相应主题的记忆。一颗家庭树、两种物质、三个有用的R,通过数字串联起对家族历史、自然物质和人为加工以及重复利用,减少污染等环保主题的解读。

每册收尾处还设置一个有趣的游戏和动手环节,操作性强,增强了吸引力。

2、《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了对故乡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3、《亲情的爱》

作者:月下人如玉

我不知晓母爱的深沉 ,

不知道父爱的涓流,

默默地 ,

将我的心灵着装 。

漫着步子 ,

在隐秘的春天里 ,

走进茫然里 ,

流进碎石里 ,

化作一片涓涓的细流 。

4、《纸船——寄母亲》

作者: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到一只很小的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纸船》是冰心1923年去国留学途中在海船上写的一首诗,副标题为:寄母亲。

讴歌母爱、童真与大自然,是冰心早期文学创作的三大主题。写于船上的《纸船》,是冰心面对大海,以赤子之心,寄情于慈母的诗作,虽只三小节十一行,却把“三大主题”都融汇于其中了。

在这首诗里,诗人凭借叠纸船嬉水这种孩提时常玩的游戏,遥寄自己对母亲的怀恋,亲切自然地创造出一种梦幻似的悱恻的意境,不禁令人凄然泪下。

5、《母亲》

作者:冰心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母亲》这首小诗是她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的而写下来的。

全文采用“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者先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作者由此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女儿的呵护。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并以莲自比,讴歌伟大的母爱,自然贴切,新颖独特。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