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带“默”的诗词车载板二首 鸟有车载板,朝暮尝一至。 世传鵩似鴞,而此与鴞似。 唯能预人死,以此有名字。 疑即贾长沙,当时所遭值。 洛阳多少年,扰扰经世意。 粗闻方外语,便释形骸累。 吾衰久捐书,放浪无复事。 尚自不见我,安知汝为异。 怜汝好毛羽,言音亦清丽。 胡为太多知, 不默而见忌。 楚人既憎汝,弹射将汝利。 且长随我游,吾不汝羹胾。 2.求词 目 不稂不莠 发 音 bù láng bù yǒu 释 义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 本指禾苗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没有发展前途 出 处 《诗经·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示 例 第一要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的,反耽误了人家女孩儿,岂不可惜。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 稂、莠:都是混在禾苗中的野草。原指耕作精细,没什么杂草。 后指既不像稂,也不像莠,比 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 近义词 不郎不秀 成语故事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有一首反映西周农事生活的诗篇《大田》,诗人抒发风调雨顺带来丰收的喜悦心情:“谷粒长了皮壳,长得坚实完好,没有稂草莠草。 除去青虫、丝虫等虫害,不让它祸害我的庄稼。稷神有灵,快把它们投进大火。” 3.《诗经》 苕之华 这首诗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品赏析《毛诗序》说:“《苕之华》,大夫闵时也。 幽王之时,西戎、东夷交侵中国,师旅并起,因之以饥馑,君子闵周室之将亡,伤己逢之,故作是诗也。”从诗本身看,所写只是灾年人民无食,难以存活,诗人面对如此现实,痛感逢此饥荒,不如不出生为好。 《易林·中孚之讼》说:“牂羊羵首,君子不饱。年饥孔荒,士民危殆。” 这是齐诗的理解,较《毛诗序》的说法直截了当,符合诗的本义,没有毛诗序附加的臆测(即所谓“闵时”、“闵周室之将亡”云云)。至于作者,也很难说是“大夫”,从诗“歌其食”的内容推测,有可能是饥民,或是一位了解人民、同情人民的下层士人。 全诗三章,前两章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说苕华盛开,一片黄色,叶子青青,沃若葱茏。这两句诗人以所见苕的花、叶起兴,苕叶青花黄,充满生机,而荒年的人民却难以为生。 诗人由联想导入感慨,两章诗的结尾两句即是所感。诗人痛心身处荒年,人们在饥饿中挣扎,九死一生,难有活路,反不如苕一类植物,活得自在,生命旺盛。 为此,他心里忧伤不已,竟至于觉得最大的遗憾就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天地之大,原本以人为贵,诗中却反而羡慕无知觉的植物,乃至说出“不如无生”的话,表达出悲痛、愤极的感情。 前两章尽管诗人感情激切,难以压抑的忧愤,如烈火喷射而出,但是这一忧愤产生的原因,还是隐含在比兴之中,到第三章才加以揭示。“牂羊”两句如同清代方玉润所说“造语甚奇”(《诗经原始》)。 正因为“奇”,所以旧说纷纭,多不得要领,唯有朱熹的解释最合诗义,他说:“羊瘠则首大也,罶中无鱼而水静,但见三星之光而已。言饥馑之余,百物凋耗如此。” (《诗集传》)这是诗人诉说忧愤的原因,意思是说:“荒年无物可食,宰母羊吧,可是它瘦弱得只剩下一个大头;打鱼吧,水中捕鱼的竹器中只有星光不见鱼。”这里列举这两样事物,清代王照圆分析说:“举一羊而陆物之萧索可知,举一鱼而水物之凋耗可想。” (《诗说》)最后两句“人可以食,鲜可以饱”是最沉痛的呼号,人吃人,同类相残,原本就已惨绝人寰,可是这首诗却说,即使人可以吃,而剩下的人已经很少了,而且读者还可以想见,吃草的羊都已瘦得无肉可吃,饥饿已久的人就更不用说了。不消说个个枯瘦如柴,就是把这为数不多的人全吃了,也难以饱肚子的。 诗中这样说,令读者感到十分毛骨悚然,把惨景更推进了一步,较之唐人所写的“足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白居易《轻肥》)的诗句更加令读者怵目惊心。对于这两句话,王照圆还特地记下她闻见的一段事实,加以印证,其文说:“东省乙巳、丙午三四年,数百里赤地不毛,人皆相食。 鬻男卖女者,廉其价不得售,率枕藉而死。目所亲睹,读此诗为之太息弥日。” 并自注说:“巳、午间,山左人相食。默人与其兄鹤岚先生谈诗及此篇,乃曰:‘人可以食’,食人也;‘鲜可以饱’,人瘦也。 此言绝痛,附记于此。”因此,这首诗所反映的周代残酷的社会现实与人民苦难,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是具有普遍性的,这充分显示了《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力量。 [1]。 4.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什么意思“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的字面大概就是,琴瑟的音律都已经出来了,为何笙箫却依旧沉默。 在《何以笙箫默》中有3层含义: 1、综合了男主角何以琛、女主角赵默笙的名字, 2、女主赵默笙的名字出自徐志摩的诗,在徐诗里 笙箫代表离别的意思,书名可理解为,为什么你要一声不吭的离开,照应了书中默笙离开七年的情节,是以琛的沉痛的心声。 3、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诗经中琴瑟代表美好的感情,意思为既然这段美好的感情开始了,那么为什么要让这段感情结束呢?如此,何以笙箫默就代表着执着的等待,不让这段感情结束,从而有了小说男女主人公7年后复合结婚生子的爱情故事。 5.厦门外国语《驰墨轩》第二期的13首要背要默的古诗是什么1.诗经·式微 2.诗经·卫风·木瓜 3.诗经·王风·黍离 4.诗经·秦风 5.陇西行(陈陶) 6.对雪(高騈)(似乎那个字是马字旁(简写的)加一个并) 7.山亭夏日(高騈)(同上) 8.望月怀远(张九龄) 9.照镜见白发(张九龄) 10.宿建德江(孟浩然) 11.鸟鸣涧(王维) 12.观猎(王维) 13.辋州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