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瑾萱出自哪首诗,瑾萱出自诗经哪个诗句,瑾萱出自诗经“瑾萱”出自《诗经》的“瑾璟玲珑瑛瑶琼,萱草茵茵芮葱茏”。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玉器发出的声音清脆纯净,香草生长郁郁葱葱。比喻美好纯洁的人。 藏头诗:瑾萱,这首诗是用同一个偏旁去写的。 诗中的“瑾”,读作jǐn,形声,从玉,堇(qín)声,表示美玉,如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比喻美丑,优劣),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玲珑的意思:1、玉声。2、(器物)精巧细致。3、(人)灵活敏捷。 萱是一种香草,用来比喻纯净高洁的心灵。 扩展资料: “瑾”字解释: 瑾 jǐn【名词】 1、形声。从玉、堇( qín)声。本义:美玉 2、同本义 3、又如;瑾瑜(瑾瑶。二美玉名。泛指美玉);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比喻美丑,优劣) 4、比喻美德。如;瑾瑜(比喻美德贤才) “萱”字解释: 1、形声。从艹,宣声。本义:萱草。一种草本植物,传说可以使人忘忧。 2、同本义如:萱苏(忘忧草);萱草忘忧(传说食萱草能令人忘忧)。 3、古称母亲居室为萱堂,后因以萱为母亲或母亲居处的代称。 4、引申为忘记。谖本又作萱。 2.《诗经》带“槿”字的诗句有哪些《诗经》中没有带“槿”字的诗句。 别处中带“槿”的诗句有: 1、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孙光宪《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 译文:在一条小溪拐弯的地方,有一所周围围着槿树篱笆的茅舍。鸡鸣狗吠之声,时断时续,从草房的南边和北边传来。 2、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李白《咏槿》 译文:还不如篱边的木槿花,在玉阶旁姿态如婵娟。 3、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译文: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4、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 译文: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槿花稀疏,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 5、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译文:松树活了一千年终究要死,槿木仅开花一天也自觉荣耀。 6、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于鹄《巴女谣》 译文: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 7、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 译文:在秋风秋雨中,桐叶、槿花纷纷凋零飘落,一片寂寥冷清景象。 8、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译文:金灿灿的十里平畴,飘来扑鼻的稻香,红艳艳的木槿花开在农舍的竹篱旁,迎风摇曳的毛竹又青又长,青黄相间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挂在枝头上。 9、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 译文:彩饰的小船停下船桨,槿花篱笆外,横着一座小竹桥。 10、今来借问独何处,日暮槿花零落风。——许浑《览故人题僧院诗》 译文:今天要是问我自己去啦哪里,我在傍晚的时间去看了木槿花迎风飘落。 3.心若芷萱 出处 诗经心若芷萱”意思是像芷草萱草一样美好,长成一株忘忧、快乐的小香草,自由自在,生命力旺盛,活泼可爱。 芷本义:香味令人止步的草。特指:白芷,香草名,也叫“辟芷”。 《唐韵》《韵会》《正韵》诸市切,音止。白芷,药名。《本草》一名芳香,一名泽芬,生河东川谷中,主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荀子·劝学篇》兰槐之根是为芷。《屈原·离骚》扈江蓠与辟芷兮。 又地名。《前汉·夏侯婴传》战于蓝田芷阳。《注》芷阳,后为霸陵县。◎按芷阳《史记》作茝阳,音义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