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心烦的诗经

1.形容心情不好的很烦躁的诗句有哪些

1、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清.黄仲则《癸已除夕偶成》

2、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4、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遣怀》

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6、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8、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9、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1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1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诗经里表达心情愉悦的句子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译文】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

【氓】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译文】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

3.描写烦闷的诗词

1、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2、一帘秋雨,满城枫叶,孤枕难眠!

3、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5、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8、腹心受害诚堪惧,唇齿生忧尚可医。

9、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10、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11、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12、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13、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4、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16、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1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8、鼎湖当曰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1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0、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傍晚,不道人世犹有未招魂。

2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2、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23、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2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5、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6、多情自古伤离别。

27、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28、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9、衣带渐宽人终不悔,为尹消得人憔悴!

3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以《诗经》的方式来阅读《诗经》,彻底抛弃了皓首穷经的烦恼

这里的“诗经”应该指一种原始、淳朴、无人搅扰的状态,用心去读古代劳动人民的爱情、痛苦、欢喜、理想,去体味那种生活,而非去考究。有一本散文集叫《诗经是一枚月亮》,这个题目深深的打动了我。诗经是很美丽的,需要用美丽的心情去读。

参考资料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东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

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

《王风·君子于役 》、《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庸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5.要一篇很经典的诗经解析,语言优美= =

推荐一篇美文,名字叫《横穿诗经的河流》

横穿《诗经》的河流

洪烛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掀开《诗经》的第一页,总是那条河流阻挡住我的去路,所以我无法真正进入文字背后的生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农事。两千多年前的浪花溅湿我苍苔斑驳的草鞋。谁曾经贴着水面行走,歌笑歌哭?淑女与君子,艄公与过客,母亲与儿女,乃至时光与记忆,隔着同样一条河遥遥相望,构成周而复始的白昼和黑夜。如今,它又借助单薄的纸张间断了祖先的吟唱与后辈的倾听——这条跟血缘、传统、汉语有关的河哟。人间的银河,此岸是高楼广厦,齿轮与车辆,灯火通明的都市,而彼岸呢,彼岸有采薇的村姑,祈雨的礼仪,以及以渔猎为生的星罗棋布的部落……《诗经》在我心目中,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在这部边缘泛黄的典籍里呼吸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只有阡陌属于自己,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村野气十足的《诗经》象征着一个时代,民族的时代,那也是人类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代。在大自然的露天课堂里,稚气未脱的书声琅琅,连文盲都可能成为真诚的歌手——只要他们用心灵读懂造物主手中的无字天书。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些目睹造物主的指纹而成长的无名诗人,在平凡的劳动、情爱、游猎中获得神秘的智慧。和这些诗兴大发的自然之子相比,我们是苍白的,一生所触及的仅仅是书本、墙壁、道德以及间接的经验。今天的世界已经是被修改了的原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们很难发现上帝的手迹——灵感的花朵,因为贫血而枯萎,而失去了天真。

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死亡的人物,流亡的事件,中断的对话,从纸上重新浮现——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力量。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哦,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祖传的农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仿佛置身于鸡犬之声相闻的村庄,模仿祖先熟稔的农事,刀耕火种。《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汉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哦,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涛声,遗传在我们的血管里……

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

我们无法回到《诗经》的时代,男耕女织的时代,或者说我们无法恢复古人的那份单纯与天真,那简直堪称人类的童年。所以《诗经》里回荡着银铃般灿烂的童音,无法模仿。在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实中,这属于天籁了。做天籁的听众,是幸福的。古人以纠缠的音乐的旋律结绳记事,那粗糙的双手搓出来的牧歌,鞭挞着我们世故的灵魂:该往何处去放牧自己失落的童心呢?我一向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丧失了原始的浪漫与激情;《诗经》里的那条河,已经流淌两千多年了,沿岸有数不清的读者,饮水思源。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岸边的伐木者,面目模糊,背对着我从事永恒的职业。我只注意到一柄闪亮的斧头,被举过头顶;整叠《诗经》,都回响着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今天晚上,那柄远古斧头,又在敲击我麻木的耳膜,这是一种提醒:有一群人,仍然在岁月的河边坚持……

上一篇
舒羽诗经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