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妙妙在诗经里什么意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鱼鹰和鸣咕咕唱,在那河中沙洲上。美丽善良的姑娘,正是君子好对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晶莹露珠结成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正在河水那一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我怎么会是这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 青青的是他的衣领,日日萦绕在我心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当初离家去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奔家乡,雪花纷飞漫天扬。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你送我木瓜,我就以琼浆玉液报答。这哪里能算报答,只是为了彼此永远相好。(注:《木瓜》本来就是表达男女爱慕之情的。)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全然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译: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小雅.白驹》 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 。它咀嚼着一捆青草 ,那人如玉般美好 。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译:为人却没有道德, 不死还有什么意思。 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诗经·周南·卷耳》 译:让我姑且饮酒作乐吧,只有这样才不会永远伤悲。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译: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译:江河有了支流,你出嫁了,离开我。你离开我,总有一天你会后悔 2.帝子降兮北渚,目眇妙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之四·湘夫人①》赏析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帝子降兮北渚,② 目眇眇兮愁予。 ③ 袅袅兮秋风,④ 洞庭波兮木叶下。⑤ 登白薠兮骋望,⑥ 与佳期兮夕张。 ⑦ 鸟何萃兮苹中,⑧ 罾何为兮木上?⑨ 沅有芷兮澧有兰,⑩ 思公子兮未敢言。⑾ 荒忽兮远望,⑿ 观流水兮潺湲。 ⒀ 麋何食兮庭中,⒁ 蛟何为兮水裔?⒂ 朝驰余马兮江皋,⒃ 夕济兮西澨。⒄ 闻佳人兮召予, 将腾驾兮偕逝。 ⒅ 筑室兮水中, 葺之兮荷盖。(19) 荪壁兮紫坛,(20) 播芳椒兮成堂。 (21) 桂栋兮兰橑,(22) 辛夷楣兮药房。(23) 罔薜荔兮为帷,(24) 擗蕙櫋兮既张。 (25) 白玉兮为镇,(26) 疏石兰兮为芳。(27) 芷葺兮荷屋,(28) 缭之兮杜衡。 (29) 合百草兮实庭,(30) 建芳馨兮庑门。(31) 九嶷缤兮并迎,(32) 灵之来兮如云。 (33) 捐余袂兮江中,(34) 遗余褋兮醴浦。(35) 搴汀洲兮杜若,(36) 将以遗兮远者。 (37) 时不可兮骤得,(38) 聊逍遥兮容与。 美丽的公主快降临北岸, 我已忧愁满怀望眼欲穿。 凉爽的秋风阵阵吹来, 洞庭湖波浪翻涌树叶飘旋。 登上长着白薠的高地远望, 与她定好约会准备晚宴。 为何鸟儿聚集在水草间, 为何鱼网悬挂在大树颠?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幽兰, 眷念公主却不敢明言。 放眼展望一片空阔苍茫, 只见清澈的流水潺潺。 为何山林中的麋鹿觅食庭院, 为何深渊里的蛟龙搁浅水边? 早晨我骑马在江边奔驰, 傍晚就渡水到了西岸。 好像听到美人把我召唤, 多想立刻驾车与她一起向前。 在水中建座别致的宫室, 上面用荷叶覆盖遮掩。 用香荪抹墙紫贝装饰中庭, 厅堂上把香椒粉撒满。 用玉桂作梁木兰为椽, 辛夷制成门楣白芷点缀房间。 编织好薜荔做个帐子, 再把蕙草张挂在屋檐。 拿来白玉镇压坐席, 摆开石兰芳香四散。 白芷修葺的荷叶屋顶, 有杜衡草缠绕四边。 汇集百草摆满整个庭院, 让门廊之间香气弥漫。 九嶷山的众神一起相迎, 神灵的到来就像云朵满天。 把我的夹袄投入湘江之中, 把我的单衣留在澧水之滨。 在水中的绿洲采来杜若, 要把它送给远方的恋人。 欢乐的时光难以马上得到, 暂且放慢步子松弛心神。 ①湘夫人:湘水之神,女性。 一说即舜二妃娥皇和女英。②帝子:犹天帝之子。 因舜妃是帝尧之女,故称。③眇眇:望而不见的样子。 愁予:使我发愁。④袅(niao3鸟)袅:绵长不绝的样子。 ⑤洞庭:洞庭湖。⑥登:此字据《楚辞补注》引一本补。 白薠(fan2烦):一种近水生的秋草,或谓乃“苹”之误。骋望:放眼远眺。 ⑦佳期:与佳人的约会。张:陈设。 ⑧何:此字据《楚辞补注》引一本补。萃:集聚。 苹:水草名。⑨罾(zeng1增):鱼网。 ⑩沅、醴:沅水和澧水,均在湖南。醴,《楚辞补注》引一本作澧,下同。 茝(zhi2止):即白芷,一种香草。 ⑾公子:指湘夫人。 ⑿荒忽:犹“恍惚”,迷糊不清的样子。 ⒀潺湲:水缓慢流动的样子。 ⒁麇:一种似鹿而大的动物,俗称“四不象”。 ⒂蛟:传说中的龙类动物。 裔:边沿。 ⒃皋:水边高地。 ⒄济:渡。澨(shi4逝):水边。 ⒅腾驾:驾着马车奔驰。偕逝:同往。 (19)葺(qi4气):编结覆盖。盖:指屋顶。 (20)荪:香草名。紫:紫贝。 坛:中庭,楚地方言。 (21)椒:花椒,多用以除虫去味。 成:借作“盛”。 (22)栋:屋梁。 橑(lao3老):屋椽。 (23)辛夷:香木名。 楣:门上横梁。药:即白芷。 (24)罔:同“网”,编结。薜荔:一种蔓生香草。 帷:幕帐。 (25)擗(pi3癖):掰开。 櫋(mian2棉):檐间木。 (26)镇:镇压坐席之物。 (27)疏:分列。石兰:香草名。 (28)芷:白芷。荷屋:荷叶覆顶的房屋。 (29)缭:缠缭。杜衡:香草名。 (30)合:会集。实:充实。 (31)馨:远传的香气。庑:走廊。 (32)九嶷:湖南九嶷山,即传说中舜的葬地。缤:众多纷杂的样子。 (33)灵:神灵。如云:形容众多。 (34)袂(mei4妹):扬雄《方言》释为“复襦”,也就是夹袄。高亨《诗经今注》以为系“祑”的传写之误,作佩囊解。 (35)遗:丢下。褋(die2蝶):单衣。 (36)搴(千):摘取。汀洲:水中或水边平地。 杜若:香草名。 (37)遗(wei4味):赠送。 (38)骤:骤然,立即。 应该有帮助 。 3.诗经里含有妙和然的诗句诗经中的【妙】字没找到, 【然】字如下: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4.诗经《伯兮》原文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注释: 伯:古代兄弟姊妹中长者为伯。妇女也称丈夫为伯。 朅:音切,英武高大,威武健壮的样子。 桀:通“杰”才智出众的样子。 殳:音书,竹制兵器,长丈二。 前驱:走在前面的将士。 杲:音稿,明亮的样子 谖草:萱草,忘忧草 树:种植。 背:通“北”。古人以为指北堂。在北堂种植萱草。 痗:音妹,忧思成病 赏析: 《伯兮》描写在家思妇想念出外远征和丈夫,表达了无法忍受的强烈感情,诗首先想象丈夫在外“为王前驱”的英武形象,生动浮现在脑海中,这才更激起刻骨铭心的思念,连打扮也无心了,思念的深沉和强烈,有如久旱渴雨。但是,这种思念之强,简直叫人无法忍受,班干脆寄托在北堂下种植的忘忧草,来消解这种沉重的思念,一层深似一层,而又层层变换抒写的方式,正是《伯兮》特点。 5.妙妙在诗经里什么意思《东山》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战士的视角,叙述东征后归家前的复杂真致的内心感受,来发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 诗的开篇,以开门见山,直赋其事的手法,简明直接地表明故事的背景和缘由.“慆慆不归”,既是对离家久战的直接表述,也是离人思乡的间接流露.“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在敍事之中,插入景物描写,这是这首诗的一个创举.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为后世文人所祖并发扬光大.“零雨其蒙”,既点出了当时的天气,属细节描写.使人更能如临其境,感受故事,又为全诗定下一个凄美感人的基调.更能够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接著直抒胸臆“我心西悲”.为什麽思乡的愁絮会在此刻表现得如此强烈呢?因为作为一名拼杀疆场的军人,每天是过著“晓战随金鼓,霄眠抱玉鞍”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为性命担忧时,思乡情绪会被时刻绷紧的神经暂时压制.但到了战争结束,归家指日可待时,思乡之情就会一涌而起,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制彼衣裳,勿士行枚”,战士能够结束战争生活,都赶紧解开军装,匆匆穿上平时的衣裳.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战士喜形於色、昐望早日和平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以“行枚”这样典型的行为,代指军旅生活,是用了一种借代的写作手法.《诗经》的艺术手法之成就可见一斑. 下面就是主人公对三年军旅生活的回忆.首先用“比、兴”的手法,“蜎蜎者蠋,烝在桑野”通过桑虫的生活不堪,来比喻军旅生活的艰辛.使人还得还对战士产生同情.“敦彼独宿,亦在车下”就是军人风餐露宿,枕戈待旦的生活的真实写照.“独”字又是主人公内心孤独的体现,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东山》的每段回环往复地吟诵,不仅仅是音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情节与情感的推进. 第一节是对过往艰辛危险生活的回忆,第二节就是对家乡的变化与前途的猜测.“果蠃之实……燿燿霄行”,这一小节说到,家破屋残,果虫相生,田园荒芜,鬼火燿燿……这是主人公内心挥之不去的担忧,也是战争破坏生产,使广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的现实的反映与对战争的无情控诉.这种写法,使我们想起秦朝的民歌《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其写作方法可谓如出一辙.可以看出《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我们可以注意到,《东山》的控诉战争的视角上,是与后代相同题材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其它作品主角通常是平民,受战争之苦面流离失所,例如《石壕吏》《新婚别》;或者是从征兵的角度,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木兰诗》《兵车行》.而《东山》的主人公是一位参战的士兵.参加的是被人认为是正义的战争的周公东征,并且以胜利一方的身份凯旋.这里没有雄纠纠的胜利者的姿态,而是同样以受难者的身份出现.胜利没能使他逃脱战争的厄运,更说明了战争对於双方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从而给我们一个思考战争的新角度. 第三段是主人公遥想家中的妻子.通过写妻子对丈夫的思念,更加突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怀念.两者感情交相辉映,从而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这里的写作手法,在后代诗人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去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愰,双照泪痕干.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女主人公看到当时结婚时的器物,不禁勾起对丈夫的深深的思念.同时也反映出他们是新婚不久就被迫分开的.更加突现诗的悲剧色彩.由此我们不禁想起题材相似的杜甫的《新婚别》.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源自《诗经》不无道理. 第四段是男主人公继续沉缅於对往事的甜蜜回忆当中.想到当年新婚时,那打扮夺目的皇驳马,那派头十足的接亲队伍,那光彩照人的衣饰……一切一切,都是那麽的甜美幸福!主人公又仿佛一下子从美好的回忆掉回现实当中,“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新婚不久便分离,这三年来,家中变成怎样,她这三年的孤独如何难当,他三年的苦水又从何说起……想到见面,只怕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大家可以想象,男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如何复杂,如何澎湃难平!但诗中没有太多的叙说,只用了“其旧如之何?”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也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审美空间,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思……。 6.《诗经》的“郑风 子矜”诗经·郑风·子矜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 你的衣领颜色青青,日日夜夜思念在心 纵然我不能去会你,你怎么就不来个信 你的佩玉颜色青青,日日夜夜挂记在怀 纵然我不能去会你,你怎么不能自己来 往来徘徊焦急心慌,苦苦等候在城楼上 若是一天不能见面,仿佛相隔三个月长 【赏析】 由于孔子曾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经学家便将《诗经》的每首诗都套上“思无邪”的灵光圈,致使一部《诗经》竞成了儒家的道德教科书。如本篇《子衿》,《毛诗序》认为“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说:“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可是我们在诗中实在看不出什么“学校废”的迹象。朱熹指出:“此亦淫奔之诗。”(《诗集传》)倒是看出这是男女相悦之辞,纠正了前人的曲解臆说。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近人吴闿生云:“旧评:前二章回环入妙,缠绵婉曲。末章变调。”(《诗义会通》)虽道出此诗章法之妙,却还未得个中三昧。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本诗已开其先。所以钱钟书指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管锥编》) 7.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1]; 沐浴着芬芳的兰汤,花一样鲜美的衣服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神缱绻久留,光灿灿不尽 謇将憺[2]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安于寿宫,齐光日月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驾龙帝服,四处翱游 灵皇皇兮既降[3],猋[4]远举兮云中; 光辉的神灵既降,迅即又高举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冀州览尽无遗,四海纵横无穷 思夫[5]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思君不见叹息,终日忧心忡忡 【注释】: [1]:音“央”。[2]:音“但”。[3]:音“洪”。[4]:音“标”。 [5]:音“服”。 【简析】: 本篇是一首祭云神的诗歌,云中之神为一男性,号“云中君”,在神话中云神名叫丰隆,又名屏翳。 《云中君》是祭祀云神的歌舞辞。王逸《楚辞章句》题解说:“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江陵天星观一号墓出土战国祭祀竹简有“云君”,显然是“云中君”的简称,可证云中君就是云神。或以为月神、雷神、云梦泽之神、云中郡神、高禖女神等,俱不可从。 《云中君》这篇诗是以主祭的巫同扮云神的巫(灵子)对唱的形式,来颂扬云神,表现对云神的思慕之情。凭什么肯定是对唱的形式呢?首先,诗中说:“灵皇皇兮既降”,“灵”指神。又说:“灵连蜷兮既留。”《楚辞考异》曰:“一本灵下有子字。”王逸注:“楚人名巫为灵子。”《广雅·释诂三》之说同。则此“灵子”或“灵”指云神或云神附身的巫。那么,诗中两处说到“灵”的部分,一处称说“君”的句子,都是祭巫所唱。而诗中“蹇将憺兮寿宫”以下四句和“览冀州兮有馀”二句非祭巫所应言,则又是云中君的唱词无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