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六义指的是什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 “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 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 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 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 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 《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 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 但是没有情诗。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2.诗意的名字青春染指流年 笑看往事如花 追忆流年似水浮华似水易伤 笑看细水长流 味道蔓延发酵 何必如此专一 偏要天生多情 何涟心殇未央 浮生乱了流年 任凭空虚沸腾 破红尘醉红颜 隔帘听雨碎花 悲伤难抹记忆 雨无意荷有情 剪不断理还乱 落尽繁华成丝 梦如风却似痕 彼岸花怎堪折 锦云遮乱红离 情伤逝余味留 清唱当年情歌 轻抚半夜琴弦 深叹离别歌 浅唱烟花颂 秋水流离雪 夏然落花雨 3.找六个cf名字,最好是诗经里面的,急如果满意不用给分,就说个谢谢就行了 丶点雨落山岚 丶浪漫的烦恼 丶清月聊无痕 丶帘外雨潺潺 丶一一风荷举 丶画船听雨眠 丶今夜谁无眠 丶冠盖满京华 丶落日映苍穹 丶独自倚花红 丶无奈风吹雨 丶雨打芭蕉残 丶墙头等红杏 丶散发弄扁舟 丶我歌月徘徊 丶遍地梧桐花 丶永恒总成空 丶咫尺天涯间 丶我舞影凌乱 丶桃花定终生 丶霏琅咫天涯 丶雪漫似穹天 丶秋萝茗瑰缘 丶挚瑶满夙缘 丶挚瑶满夙缘 丶斯人独憔悴 丶不寐倦长更 丶惆怅暮烟垂 丶独自莫凭栏 丶暂引樱桃破 丶回首恨依依 丶屋檐下听雨 雨后、云初霁 叶落、尘埃定 一季、又一寂 浅唱、那悲伤 低吟、那微笑 花落、却未谢 专属、我的殇 陌路、爱已灭 羁绊、已千年 默念、青春颜 失去、你的脸 与君、尘归尘 别离、碎碎念 繁华、流年印 莫离、莫不弃 残阳照、墨痕 陌上花、落败 雨季、莫忧离 花季、莫浅忆 忧蓝、似残梦 萧落、舞花遗 嫣然、恋凄月 晓风、破残月 起舞、弄清影 黑白式、格调 悲伤式、微笑 微笑着、悲伤 格式化、悲伤 转身、想起你 夜染、繁华处 蹋上丶光棍路 或许、已习惯 丶无人相依偎 丶抚琴思年华 丶素颜醉今朝 断弦丶囿谁听 情以丶终人散 丶椛落花纷飞 丶笑看醉余生 红尘、已看破 ╯仅冇旳姿态 烟染苍白颜╰ 落了伊人泪ヽ 丶红颜易薄命 丶含笑饮毒酒 丶青春那么骚 仅存旳s1念╮ 丶蓦然这一切 丶雪落花满天 丶云飘雨未落 丶雾散清不离 丶错过忘忧草 丶转角错过爱 雨季、莫忧离 花季、莫浅忆 忧蓝、似残梦 萧落、舞花遗 嫣然、恋凄月 花开终惟败╮ 叶繁终惟枯╮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笑为红颜醉╮ 红颜为君笑╮ 丶淡抹伊人装 丶无意恋红尘 曲终人未散 | 剧终情未了 年华淡化颓废 | 时光侵蚀容颜 演、最美的伤 | 化、最美的妆 此心只为红颜 | 此世只为阿郎 许沵㈦世温柔 | 与沵情定㈢玍 后宫㈢千粉黛 | 心系㈢千宠爱 青春染指流年 | 流年跌碎容颜 花谢自相惜 | 花开若相惜 花落念伊人。 | 醉酒思红颜。 淡抹红尘世つ | 记忆画红尘つ 哥╮就霸道 | 或者用顿号 或 灬 丿 等修饰自己的名字。 4.诗经取名,女孩据说汉人取名讲究“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不知这种说法从何而来,不过现代人取名字确实很喜欢引经据典。 这是好事。今人多有数典忘祖的倾向,外国语大学遍布全国,却不曾听说有一个国学学院(据说有还是有的,不过都相当低调)。 取名的时候,终于想到祖宗了,于是临时抱佛脚的不在少数。 女 笔者不才,对于开头提到的四本书也略有涉猎,通读下来,诗经和楚辞适合取名的更多一些——古人多是单名,现在人口多,单名易重复,最好取双名——特整理于此。 本文写诗经,以女名为主,因为过于古典,现在看来可能土里土气的><。楚辞部分,待有空另开一篇。 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蓁蓁,茂盛貌。 2、燕飞。 《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3、淑慎。 《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 如台湾有艺人名萧淑慎。 4、惠然。 《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 5、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010版三国里就加了个叫静姝的角色Orz。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 6、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彤:红色。炜:光彩。 7、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8、燕婉。《邶风·新台》:“燕婉之求”。 燕婉:安静和顺,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这一篇《新台》主旨是讽刺卫宣公的**,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9、如云。《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如云:像云一样众多。《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屈原《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10、邦媛。 《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国家。 媛:美女。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彦:杰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 11、灵雨。《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 灵雨:及时雨。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后鼻音,该词极易被念成“淋雨”,再取个“落汤鸡”的外号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12、朝雨。 《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 唐时王维有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13、芃芃(音朋)。 《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芃:草木茂盛貌。 值得一提的是,该篇的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14、绿竹。 《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15、琇莹。 《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琇:宝石。 莹:光亮透明。 16、巧倩、美盼。 《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文连用六个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17、佩玉。《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18、琼琚。《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后文还有(大名鼎鼎的)“琼瑶”、“琼玖”。 19、陶陶。 《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陶陶:快乐貌。 20、佩玖。《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 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21、静好。 《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静好:安静美好。 胡兰成和张爱玲结婚时,写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22、舜华、舜英。 《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颜如舜英”。舜华、舜英都指木槿花。 23、德音。《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德音:美好品德。这个词在整本诗经里多次出现,此处不一一列举。 个人感觉该词的气场比较大,一般人hold不住吼吼 24、子佩。《郑风·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子佩和子衿在这里都指对方的衣饰(从而代指对方)。 25、零露。 《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零露:零落的露水。 然而该词溢满了感伤的气息(延伸义:容易消失的事物),偶的眼前骤然浮现出小说或影视剧中那些林黛玉式的女纸··· 26、婉兮、婉如。《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 婉:美丽。至于“清扬”,应该没有人想和洗发水重名= = 27、琼华。 《齐风·著》:“尚之以琼华乎而”。下文“琼莹”、“琼英”,均形容美玉。 28、美清。《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赞美眼睛美丽清亮。 东晋陶渊明有诗曰:“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29、如英。 《魏风·汾沮洳》:“美如英”,下文还有“美如玉”。如花似玉貌。 30、清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31、素衣。《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素衣:白色的衣服。北宋晏几道词曰:“素衣染尽天香,玉酒添成国色”。 BUT在《礼记》等典籍中,“素衣”也指丧服。 32、菁菁。 《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菁菁:草木茂盛。 33、采苓。《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诗经》中,“采~”形式的词语多次出现,除此之外,还有“采蘩”、“采薇”、“采菲”、“采芑”、。 5.诗经中适合女孩的名字大全诗经中最美的名字,中国人对于取名一直深有研究,每一个人的名字中都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美好愿望。 1>;、+依依++。《鹿鸣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柳枝随风飘摇。在其它语境中也形容不舍。 2>;、+静嘉++。《生民之什·既醉》:“其告维何?笾豆静嘉”。静嘉:洁净美好。 3>;、+惠然++。《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 4>;、+缉熙++。《文王之什·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缉熙:光明++。《文心雕龙·时序》曰:“并文明自天,缉熙景祚”。 5>;、+耀灵++。《远游》:“耀灵晔而西征”。耀灵:太阳的别称,亦喻指帝王。 6>;、+济桓++。《诗经?泮水》:“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 7>;、+嘉卉++。《谷风之什·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嘉卉:美丽的草木。是个带着青草气息的名字,小清新范儿。 8>;、+思柔++。《甫田之什·桑扈》:“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在这里,思是助词,柔指柔和。形容美酒温和。 9>;、+渥丹++。《秦风·终南》:“颜如渥丹,其君也哉”。渥丹:色泽红润貌。 10>;、+嘉志++。《九叹·愍命》:“昔皇考之嘉志兮”。嘉志:美好的志向。 11>;、+邦媛++。《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国家。媛:美女。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彦:杰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 12>;、+懿德++。《荡之什·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懿德:美德。感觉这个词儿一般都用作什么皇太后的封号。 13>;、+绿竹++。《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14>;、+秉文++。《周颂·清庙》:“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15>;、+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00版三国里就加了个叫静姝的角色。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 16>;、+骏德++。《节南山之什·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骏德:犹言美好的品德。 17>;、+婉兮、婉如++。《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婉:美丽。至于“清扬”,应该没有人想和洗发水重名。 18>;、+德纯++。《周颂·维天之命》:“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德纯:品德纯正。 19>;、+欣怡。喜悦。适用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王禹偁《回孙何谢秘书丞直史馆京西转运副使启》:“方切欣怡,忽承缄翰,备认谦冲之旨,弥增感荷之诚。” 20>;、+明哲++。《诗经?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21>;、+穆清++。《荡之什·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穆清指清和之气。 22>;、+佩玖++。《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23>;、+佩玉++。《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24>;、+英英++。《鱼藻之什·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英英:轻盈明亮貌。在其它语境中,也可指杰出、有才、美好等。 25>;、+鹰扬++。《文王之什·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鹰扬:犹言鹰之飞扬,威武貌++。《后汉书·刘陶传》:“鹰扬天下”,霸气外露有木有!但该词极易被读成“阴阳”,登时霸气侧漏了。 26>;、+令仪++。《南有嘉鱼之什·湛露》:“岂弟君子,莫不令仪”。令仪:优雅的风度。取这个名字的知名人士有:包拯他爹包令仪、孔祥熙和宋霭龄的长女孔令仪等。 27>;、+骏惠++。《周颂·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骏﹑惠二字平列﹐皆为顺之意。 28>;、+朝雨++。《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唐时王维有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9>;、+溱溱(音真)++。《鸿雁之什·无羊》:“旐维旟矣,室家溱溱”。和国风篇第一个词条“蓁蓁”是一样的意思,表众多。五行缺水的话可以用“溱”。此字多音,也读秦。 30>;、+清馨++。《生民之什·凫鹥》:“尔酒既清,尔肴既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