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楚君诗经

1.诗经十五国风,没有那些国家

诗经中的十五国并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地区。

十五国风,即西周时期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是从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带有地方色彩的华夏族民间歌谣。《国风》是《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 王风 》、《 郑风 》、《齐风》、《魏风》、《唐风》、《 秦风 》、《 陈风 》、《桧风》、《曹风》、《豳风》等,共160篇,合称十五国风。《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十五国风,分布地域很广:

1、“周南”:周公旦所辖治地区,即今河南洛阳至湖北北部江汉一带的地方音乐 ;

2、“召南”:召公所辖治地区,即今陕西南部至湖北西北部地区的地方音乐;

3、“二南”:大都产生在江汉流域;

4、其余13国风:大都产生在黄河流域,即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其中集中于河南地区的“邶鄘卫郑桧”等“郑卫之音”多达六七十首——这些地方经济相对比较发达。

望采纳。

2.<<诗经>>中15国风为什么没有晋风

我给楼主简单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诗经中固然没有晋风,但是有唐风啊。“七月蟋蟀,入我床下”就是唐风里的,对吧?西周初年,周成王把自己的弟弟叔虞封在唐(今山西翼城西),是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后来,叔虞的儿子把国名改为晋,但疆域未变、黎民依旧,是故唐风即为晋风。

再说楚风。诗经风的部分有二南,一是周南,一是召南,对吧?清朝廖元度编的《楚风补·旧序》里说:“夫陕以东,周公主之;陕以西,召公主之。陕之东,自东而南也;陕之西,自西而南也;故曰‘二南’。系之以‘周南’,则是隐括乎东之南、西之南也”。陕的东之南,是什么地方呢?拿个地图看看知道了,就是今天的湖北、当时的楚地啊。是故,周南也就是楚风了。

继续补充。

关于楚与周的关系,我建议楼主再去仔细看看书。楚国是怎么来的呢?西周初年,楚先民的首领熊鬻(他还是文王、武王和成王的老师)率众背商投周(当时在位的是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继位后,楚人在熊鬻之子熊丽的率领下南迁到睢山与荆山之间的荒野之地。周成王时,周公曾在楚人的地盘上避祸,楚人敬若上宾。周公特别感动,回朝后把这事和周成王一说,周成王也很感动。于是周成王封熊丽的孙子熊绎为楚君。从此,楚才成为周的诸侯,楚国正式诞生。但和其他诸侯比起来,楚国和周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独立、松散的,而且其级别较低,国君只是子爵(后来的王爵是自封的)。

因此,不能说楚国诞生在周之前,只能说楚人在楚国之前(甚至周之前)就有了(楚人祖先为荆人)。而且,诗经是谁编的?孔子。您认为孔子会以谁为正统?不会是楚吧?那么他是会以周为参照物来给楚定位,还是会以楚为参照物来给周定位呢?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什么意思

意思: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出自:战国 屈原《离骚》

原文选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释义:

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让我的马在咸池里饮水,把马缰绳拴在扶桑树上。

折下若木枝来挡住太阳,我可以暂且从容地徜徉。

叫前面的望舒作为先驱,让后面的飞廉紧紧跟上。

扩展资料

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诗歌表现了他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继承并发挥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有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

由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就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需要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绮丽的幻想,是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弘瑰丽的特征。

4.燕国的创始人是谁

韩国先祖为晋公族。曲沃桓叔生子万,封于韩原,立韩氏。后晋国称霸,韩氏中衰。至韩厥,为晋悼公正卿,晋悼公复霸,韩厥之力颇多。后韩起执政晋国27年,韩氏显贵。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虔与赵、魏同为诸侯,建立韩国。

赵国

姓:嬴 || 氏:赵

赵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赵氏大宗的宗主后位列周王卿士。周幽王时,赵叔带因见周室腐败,离开镐京,来到晋国。以下七代而至赵衰,辅佐晋文公成就霸业,赵氏因之位居世卿。至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晋为诸侯,赵氏正式建国。

魏国

姓:姬 || 氏:魏

魏国先祖为毕公高,后毕国亡,公族称毕氏,流散各地。有一人曰毕万,侍奉晋献公为车右,因军功封于魏城,立魏氏。晋悼公时提拔魏绛为卿士,魏氏大宗始入晋国六卿行列。魏氏发家较晚,较之其余五卿稍弱。前453年,魏桓子魏驹伙同赵、韩灭智伯,剖分晋国。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为诸侯,史称魏文侯。

楚国

姓:芈 || 氏:熊

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亦称荆。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为周文王师。古书记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但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酓为氏。鬻熊曾孙熊绎僻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从此立为国家。

燕国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灭亡。

起源: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最终使该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

齐国

姜姓,吕氏。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田氏。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开国君主: 吕尚

都城: 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地理位置 :今山东北部

建国时间:约前11世纪

灭亡时间:前379年(为田齐所灭)(田齐)前221年(为秦所灭)

秦国

姓:嬴 || 氏:赵

秦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其后非子受封于犬丘,建立秦国。几代人的惨淡经营,至赵开因勤王有功,始为诸侯,称秦襄公。秦国之贫瘠,中原诸侯皆卑之。至秦穆公图强,国势稍盛,称霸西戎。而后,秦国又长期陷入低迷,屡为晋国所败。

5.左传·定公四年 全文翻译

经 四年春季,周历正月二日,陈侯吴去世。

三月,定公和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的国夏在召陵会晤。入侵楚国。

夏季,四月二十四日,蔡国的公孙姓率军灭亡了沈国,抓了沈子回去,并将其杀掉。五月,定公和诸侯在皋鼬结盟。

杞伯成在盟会上去世。六月,安葬了陈惠公。

许国将国都迁至容城。秋季,七月,国君从盟会上归来。

刘卷去世。安葬了杞悼公。

楚国入围攻蔡国。晋国的士鞅、卫国的孔圉率军讨伐鲜虞。

安葬了刘文公。冬季。

十一月十八日,蔡侯领着吴子在柏举和楚国人作战,楚军大败。楚国的囊瓦逃亡郑国。

二十八日,吴军开进郢都。传 鲁定公四年春季。

三月,刘文公在召陵会合诸侯,策划玫打楚国。晋国的荀寅向蔡昭公索取财物,没能得到,便对范献子说:“目前国家正处于危急时刻,诸侯对我们也都有了二心,在这种情况下攻打r和我们势均力敌的楚国,不很难成功吗!现在阴雨连绵。

疟疾流行,鲜虞人又不顺从。破坏盟约,招致怨恨。

对楚国不会造成损害,却会失去鲜虞,不如拒绝蔡侯的请求。自从鲁襄公十六年方城一战,我们一直没有能够在楚国身上满足过心愿。

现在这么做也只能是白白地劳民伤财。”于是晋国便拒绝了蔡昭公。

晋国人向郑国人借用羽毛以装饰旌旗。郑国人给了他们。

第二天。晋国就打着这面旗子去参加盟会,从此晋国丧失了诸侯的拥护。

盟会开始之前,卫国的子行敬子对卫灵公说:“这次会盟难以取得一致意见。互相争论而各有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希望能派祝佗和我一同前往。”

灵公说:“好吧。”便让祝佗前去参加盟会。

但祝佗推辞说:“我使尽全力来办理份内的事情,尚且担心做不好而犯下罪过。如果再委派我一项工作,恐怕更会招致大罪了。

再说祝史是国家一刻也离不了的官员。社稷的神灵不出动,祝史就不能走出国境,这是传统的制度。

假如国君率军出发,祭祀社神,杀牲衅鼓,祝史才奉社神而行,这种情况下才能走出国境。至于朝会之事,国君出动有两千五百人随从,卿出动有五百人随从。

还用得着我去吗?”灵公说:“你还是去吧。” 当他们行至皋鼬时,听说会盟时准备让蔡国在卫国之前歃血。

于是卫灵公派祝佗私下对苌弘说:“我们在来的路上听说这个消息,不知是真是假?”苌弘说:“是真的。蔡国始祖蔡叔是卫国始祖康叔的哥哥,把蔡国安排在卫l前面,难道不可以吗?”祝佗说:“从先王的用人标准来看。

是崇尚德行。从前武王战胜了商朝,成王安定天下,然后便选拔分封有德行的贤人,以作为周朝的屏障。

因此周公得以辅佐王室,治理天下,诸侯和周朝也都和睦相处。赐给周公的儿子伯禽食公的东西,有金车、龙旗、夏后氏的璜玉、封丈的繁弱弓,以及殷朝的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共六个家族并让这六族率领大宗,集合小宗,带着所属的奴隶,放弃殷商的法令,来顺从周公的法制,归服周朝听从命令。

这是为了让他们到鲁国做事效力,以宣扬周公的德行。还分给鲁国土田和附庸国,以及太祝、宗人、太卜、太史。

还有各种器物,典籍简册、百官、祭器。以商奄之地的百姓为基础,颁布了《伯禽之命》这篇诰命。

把他封在少皞的故城,赐给康叔的东西,有金车、白旗、红旗、杂色旗,大吕钟、以及殷朝的陶氏、施氏、繁氏、樊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共七个家族。分封的土地从武父以南直到圃田的北境,并把有阎的土地也送给他以让他在五室供职,还把相土的车都送给他以让他协助天子在东方巡视。

周公的弟弟聘季也送给他上地,陶叔送给他百姓,颁布《康浩》,把他封在殷朝的故城。鲁公和康叔开始都是沿用殷朝的政治制度,但治理土地边疆都是采用周朝的制度。

赐给唐叔的东西,有金车、密须国的鼓、阙巩国的甲、沽洗钟、以及怀姓的九个宗族、五正的职官。颁布了《唐诰》,把他封在夏朝的故城。

唐叔开始沿用夏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疆土则是依照戎人的制度。这三个人都是武王的弟弟。

都有美好的德行,所以分赐他们很多东西,以宜扬他们的德行。如果不是出于这一原因,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儿子中年长的还有很多,为什么得不到赏赐和分封呢,就是因为天子崇尚德行而不看重年龄。

管叔、蔡叔煽动商朝遗民发动叛乱,企图谋犯王室,天子因此而杀了管叔放逐了蔡叔,只给了蔡叔七辆车护,七十个随从。蔡叔的儿子蔡仲改恶从善,周公提拔他为自己的卿士,并让他进见天子,天子命他为蔡侯。

天子在任命书上说:‘胡!不要象你父亲那样违抗天子的命令!’为什么要把蔡国安排在前面呢?武王的同母弟弟有八个,周公做了太宰。康叔做了司寇,聃季做了司空,其他五叔管叔、蔡叔、成叔、霍叔、毛叔都投有任何官职。

难道是崇尚年龄吗?曹国的先祖是文王的儿子。晋国的先祖是武王的儿子,而曹国身为伯爵只是做了甸服。

这也并没有看重年龄。现在如果改变这种传统做法,而崇尚年龄,就是违反了先王的制度。

当初晋文公召集践土盟会时,卫成公没有参加,代表他参加的是他的同母弟弟夷叔,尚且排在蔡国之前。当时盟书上说:‘晋国的重耳、鲁国的申。

6.关于倾城的诗句有多少

西施 曹雪芹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 瞻昂 诗经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瞻昂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

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 罪罟不收,靡有夷瘳。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 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 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

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鞫人懠忒,谮始竟背,岂曰不极,伊胡为慝。

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

不吊不祥,威仪不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天之降罔,维其优矣,人之云亡,心之忧矣。

天之降罔,维其几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觱沸槛泉,维其深矣,心之忧矣,宁自今矣。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藐藐昊天,无不可巩。 无忝皇祖,式救尔后。

-------------------------------------------------------------------------------- 北方有佳人 李延年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 咏怀 阮籍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 碧玉歌 孙绰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碧玉小家女, 不敢攀贵德。 感郎千金意, 惭无倾城色。

-------------------------------------------------------------------------------- 轻薄篇 张华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末世多轻薄,骄代好浮华。 志意既放逸,赀财亦丰奢。

被服极纤丽,肴膳尽柔嘉。 僮仆余粱肉,婢妾蹈绫罗。

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 横簪刻玳瑁,长鞭错象牙。

足下金鑮履,手中双莫邪。 宾从焕络绎,侍御何芬葩。

朝与金张期,暮宿许史家。 甲第面长街,朱门赫嵯峨。

苍梧竹叶清,宜城九酝醝。 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

美女兴齐赵,妍唱出西巴。 一顾倾城国,千金不足多。

北里献奇舞,大陵奏名歌。 新声逾激楚,妙妓绝阳阿。

玄鹤降浮云,鲟鱼跃中河。 墨翟且停车,展季犹咨嗟。

淳于前行酒,雍门坐相和。 孟公结重关,宾客不得蹉。

三雅来何迟?耳热眼中花。 盘案互交错,坐席咸喧哗。

簪珥或堕落,冠冕皆倾斜。 酣饮终日夜,明灯继朝霞。

绝缨尚不尤,安能复顾他? 留连弥信宿,此欢难可过。 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

促促朝露期,荣乐遽几何? 念此肠中悲,涕下自滂沱。 但畏执法吏,礼防且切磋。

-------------------------------------------------------------------------------- 浣溪沙 薛昭蕴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倾国倾城恨有余, 几多红泪泣姑苏, 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 越王宫殿半平芜, 藕花菱蔓满重湖。

-------------------------------------------------------------------------------- 千秋乐 张祜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 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妙解愁。

--------------------------------------------------------------------------------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黄庭坚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 圆圆曲 吴伟业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夭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晰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 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

7.步余马于兰皋兮 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驰椒丘且焉止息。

语出屈原《离骚》,节选: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译文:

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既然进取不成反而获罪,那就回来把我旧服重修。

注释:

步:徐行。

皋(gāo):水边高地。

止息:休息一下。

尤:罪过。

修吾初服:指修身洁行。

《离骚》是一首“屈原的政治生涯传记”诗。以浪漫抒情的形式来叙事是其主要的风格。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法灵活穿插转换是其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

全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现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和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8.翻译战国策.楚策四

卷十七楚策四 有人对楚王说:“我听说,那些主张合纵联盟的人,想要联合诸侯以尊奉大王,我希望您答应他们。

由于受到挫折,却可以得到伸张,由于受到患难的激励,却可以得到成功,勇敢的人应该如此。因为遭受灾祸,却可以转祸为福,因为收获微少,却可以转少为多,聪明的人理解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才甘愿去做这种事。

屈与伸、患与成、祸与福、少与多,它们之间反反复复,相反相成的变化,是没有一定规则的。它们都是在无形中进行变化的。

只有您大王才能够这样做。有祸就有福,有福就有祸;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

为了正义当死而苟生,为了正义当生而轻死,是不可能成就王、霸大业的。没有经过战争灾祸的考验和磨炼,不可能具有盖世的本领。

长期以来,秦国捐弃道德、不顾性命,无所畏惧,而诸侯不知。现在主张连横一伙的人,夸夸其谈,以利相诱,对上惑乱君主的心意,对下侵害百姓的利益,国家一有行动,那些主张连横的家伙就乘机谋取私利。

因此,国家权力比鸿毛还轻,而积祸比丘山还重。 魏王赠给楚王一位美女,楚王很喜欢她。

夫人郑袖知道楚王很喜爱新人,也表现出很爱她。于是,衣服和妆饰品挑选新人喜欢的给她购置;房间和卧具挑选新人爱好的给她装设。

郑袖甚至比楚王还要喜爱新人。楚王说:“女人靠美色来侍奉她的丈夫,有忌妒心理,这是人之常情。

现在郑袖知道我喜爱新人,可是她甚至比我还喜爱新人,这简直是孝子在侍奉双亲,忠臣在侍奉君王啊!” 郑袖知道楚王认为自己没有忌妒心理,就对新人说:“大王很喜爱你的美丽。可是,讨厌你的鼻子。

您如果去见大王时,一定要用手把鼻子捂住,”新人见到楚王,就捂住鼻子。楚王对郑袖说:“新人见到我就捂住鼻子,这是为什么?”郑袖说:“我知道。”

楚王说:“即使不好听你也一定要说出来。”郑袖说:“她好像是讨厌闻到大王的臭味。”

楚王说:“真是胆大妄为!”于是下令给新人处以劓刑,绝不宽赦。 楚国的王后死了,还没有新立王后。

有人对昭鱼说:“您为什么不请求新立王后呢?”昭鱼说:“大王如果不听从我的意见,这样,我不仅十分尴尬,而且新立的王后和我的关系就会恶化。”这人说:“那末,您就买五双耳环献给大王,其中一双是最好的,第二天看看谁戴着那双最好的耳环,您就请求立谁为王后。”

庄辛规劝楚襄王说:“君王您左有州侯,右有夏侯,车上又有鄢陵君和寿陵君陪伴,您毫无节制地寻欢作乐,奢侈浪费,不顾国家大事,这样下去,毁都必遭危亡!”襄王说:“您是老糊涂了呢?还是用妖言惑乱楚国人呢?”庄辛说:“我确实看到了必定会这样,不敢用妖言惑乱楚国人啊。如果君王还继续宠幸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这四个人,楚国必定灭亡,我请求避往赵国,待在那里,静观楚国的事变。”

庄辛去到赵国,在那儿停了五个月,秦国果然逐步攻下了鄢郢、巫、上庸等地,襄王流亡到城阳。在这时,襄王命人派专车,到赵国去召请庄辛。

庄辛说:“行”。 庄辛回到楚国,襄王说:“我没有听先生的话,现在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可怎么办呢?”庄辛回答说:“俗话说得好:‘见到兔子再放出猎犬,还不算晚;丢掉了羊再修补羊圈,还不算迟。

’我听说,从前商汤和周武王最初只是百里小国的诸侯,终于能昌盛起来;夏桀和殷纣虽然富有天下,却终遭灭亡。现在,楚国虽小,如果截长补短,也有方圆数千里,何止是百里之地呢? “大王就不曾见过蜻蜓吗,它有六只脚,四个翅膀,飞翔在天空中,下俯可以吃蚊蝇,上仰可以饮甘露,它自以为无优无虑,与人无争。

没料到,那几岁的儿童用糖浆却粘捕它,蜻蜓正在离地面四仞的空中飞着,却被胶丝加在身上,粘住了它,结果掉了下来,被蝼蚁吃掉了。 “蜻蜓还算小的,黄雀也象这样,遭到与蜻蜓同样的命运。

它在地上,啄食白米,飞往高处,栖息在树上;鼓动翅膀,自由飞翔,自以为无忧无虑,与人无争。没料到,公子王孙左手拿着弹弓,右手拿着弹丸,当黄雀在十仞的高空飞翔时,他们却把它的脖子当着活靶子。

顷刻之间,就落在他们手里。白天黄雀还在树林中游荡,日暮却成了桌上的佳肴。

“黄雀还算小的,黄鹤也象这样,遭到与黄雀同样的命运。它在江海中游荡,在池沼边休息,吞食鲶鱼、鲤鱼,咀嚼菱角、水草,乘风而振翅高飞,翱翔于太空之上,自以为无忧无虑,与人无争。

没料到,猎人准备好黑色的强弓,又拿上带绳的利箭,在百仞的高空,黄鹤被利箭射中,便拖着细绳,随风从半空中坠落。白天它还自由自在地在江河中邀游,晚上却成了锅里的清炖美味。

“黄鹤还算小的,蔡圣侯之事也象这样,遭到与黄鹤同样的命运。他南游于嵩陂,北登上巫山,马饮茹溪之水,人食湘江之鱼,左手抱着幼妾,右手搂住美女,和他们游逛于高蔡之中,而不管国家大事,没料到,楚宣王命令子发进兵包围蔡国,蔡圣侯却成了阶下死囚。

“蔡圣侯之事还算小的,君王您的事也象这样,您左有宠臣州侯,右有宠臣夏侯,鄢陵君与寿陵君与您同车,吃的是得自采邑的粮食,载的是国库四方之金,游乐于云、梦泽中,而不管天下,国家的大事。不料,穰侯冉接受秦王的命。

9.屈原写《湘夫人》的目的是什么

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因为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她像慈爱的母亲,哺育着楚国世世代代的人民。人们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体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与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为原型的。这样一来,神的形象不仅更为丰富生动,也更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使人感到亲切可近,富有人情味。

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