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三篇作品

1.诗经的哪几篇很出名

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桃夭(逃之夭夭,灼灼其华)

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邶风·绿衣(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卫风·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卫风·硕人(美目盼兮,巧笑倩兮)

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诗经》分为三部分,共305篇诗歌作品.其中民歌主要保存在什么里,

《诗经》民歌保存在《风》里。《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多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就是你所说的民歌);《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颂》有40篇,《雅》有105篇,《风》有160篇,合起来是305篇。

《小雅》中有6篇“笙诗”(只存篇名而无诗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不计算在《诗经》305篇内。

3.《诗经》中的作品有哪些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只有题目共四五百年间的民间歌谣(风)、士大夫作品(雅),以及祭神的颂辞(颂)。《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国风·周南 国风·召南 国风·邶风

我们比较常看见的一部分是国风有·鄘风 卫风 ·王风 ·郑风 ·魏风 ·唐风 ·齐风 ·秦风 ·陈风 ·桧风 曹风 ·豳风 等等里面的篇章。比较脍炙人口的有《关雎》《蒹葭》《击鼓》《木瓜》《氓》《硕鼠》《采薇》《桃夭》《卷耳》《草虫》《君子于役》《采葛》《子衿》《鹿鸣》

4.《诗经》中有哪些经典篇目

诗经现存篇目305篇,所以又称为“诗三百”。据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整理出了共计三百零五篇的《诗》。

国风是《诗经》中的前160篇,收各诸侯国民歌(“风”)。

01 周南 东周王朝直接统治区(大致包括今河南的洛阳、偃师、巩县、温县、沁阳、济源、孟津一带地方)内受到“南音”影响的民歌。部分学者认为,周南和召南出自南方楚国

02 召南 召国及其南部之民歌 012-025

03 邶风 卫国民歌 026-044

04 鄘风 卫国民歌 045-054

05 卫风 卫国民歌 055-064

06 王风 王,是“王畿”的简称,即东周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和周南不同,王风所含的是东周国当地的固有音乐。 065-074

07 郑风 郑国民歌 075-095

08 齐风 齐国民歌 096-106

09 魏风 魏国民歌 107-113

10 唐风 晋国民歌 114-125

11 秦风 秦国民歌 126-135

12 陈风 陈国民歌 136-145

13 桧风 桧国民歌 146-149

14 曹风 曹国民歌 150-153

15 豳风 豳国民歌 154-160

小雅是《诗经》中的第161到第234篇诗歌的章目总称,共74首。《小雅》多为朝廷公卿大夫等在较私人场合的作品。

鹿鸣之什 161-170 白华之什 170-175

03 彤弓之什 175-185

04 祈父之什 185-195

05 小旻之什 195-205

06 北山之什 205-215

07 桑扈之什 215-225

08 都人士之什 225-234

注:鹿鸣之什的《南陔》、《白华》、《华黍》及南有嘉鱼之什的《由庚》、《崇丘》、《由仪》今佚,仅余篇名。本部分另有其他分法:鹿鸣之什、南有嘉鱼之什、鸿雁之什、节南山之什、谷风之什、甫田之什、鱼藻之什

大雅是《诗经》中的第235到第265篇诗歌的章目总称,共31首。《大雅》多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多歌颂周王室祖先,主要用于较为严肃的场合。

1 文王之什 235-244

02 生民之什 245-254

03 荡之什 255-265

颂是《诗经》最后40篇诗歌的章目总称。

周颂 西周王朝的颂歌。据考证,为周武王、成王、康王、昭王时代近一百年间(约前1046—约前977年)的作品。 266-296

01a 清庙之什 266-275

01b 臣工之什 276-285

01c 闵予小子之什 286-296

02 鲁颂 《鲁颂》是春秋时代作品,产生于春秋鲁国首都山东曲阜一带地区,是鲁国的宫廷音乐。 297-300

03 商颂 传说为商朝的礼乐。前三篇的创作时期较早,为祭祀礼乐。后两篇歌颂宋襄公(前650—前637年在位)伐楚国胜利,皆分章,产生的时间较晚。据魏源、皮锡瑞、王先谦、王国维等考证,本章实际上即《宋颂》,是春秋时代的作品,产生于宋国首都河南商丘地带。陆侃如、冯沅君所著《诗史》说《商颂》“一仿《周颂》,一仿《二雅》”。 301-305

5.《诗经》的作品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 题 】:蜉蝣

【内容】: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楚楚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2、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 题 】:硕鼠

【内容】: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3、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 题 】:桃夭

【内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4、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 题 】:子衿

【内容】: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5、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 题 】:采葛

【内容】: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6、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 题 】:采薇

【内容】: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6.诗经三百篇的思想内容

你好,

《诗经》思想内容广阔,主要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表现恋爱、婚姻题材的婚恋诗。这类诗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全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或写男女子相爱时的和谐欢乐,失恋时的痛苦忧伤,赞扬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和勇敢追求,如《关雎》、《静女》、《蒹葭》、《柏舟》等。或写爱情和婚姻的不幸,表现女性在当时社会所受迫害、凌辱及被遗弃的痛苦,如《日月》、《谷风》、《将仲子》、《氓》等。

二是描写农业生产的农事诗。这类诗也很多,有的赞颂农业成就,夸耀田土广大、农夫众多、收获丰盛,如《周颂》中的《臣工》、《隐嘻》、《载芟》、《良耜》、《噫嘻》等;有的描写欢快的劳动场面,如《周南·芣苡》;有的描写劳动生活的繁忙,如《豳风·七月》等。

三是关于战争和徭役的征役诗。这类诗主要表现战争和徭役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灾难和痛苦,或以征夫之口出之,或以思妇口吻言之,写来都感情真挚,声调凄楚,情节悲惨,如《东山》、《东方未明》、《何草不黄》、《君子于役》等。也有少数表现爱国思想的作品,如《秦风·无衣》、《鄘风·载驰》、《小雅·采薇》等。

四是颂歌。这类诗大都出自公卿列士或乐官之手,在三《颂》中保存最多,《雅》诗中也有不少。有的颂帝王歌天命,为周王统治的合理性寻求神学依据,如《维天之命》、《文王》;有的颂战功扬王威,如《殷武》、《江汉》;有的颂宴饮赞嘉宾,如《鹿鸣》、《南有嘉鱼》等。

五是反映社会矛盾、揭露批判现实的怨刺诗。这类诗主要存于《雅》诗和《国风》中,带有乱世的鲜明印记。“二雅”中的怨刺诗多为公卿列士的讽谕劝戒之作,的借古讽今,如《荡》、《正月》。更多的是针砭时弊,指斥昏君,如《民劳》、《板》、《荡》。还有一些以斥责奸佞为主题,如《巷伯》、《正月》等。《国风》中的怨刺诗多出自民间,更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其内容更深广,怨愤更强烈,讽刺也更尖刻,具有更激烈的批判精神,如《硕鼠》、《伐檀》、《新台》、《南山》、《黄鸟》。

六是周民族的史诗。《大雅》里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以粗线条较完整地勾画出周族发祥、创业、建国、兴盛的光辉历史。远古传世的史诗极少,此组诗显得格外珍贵。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望你采纳!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