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把宋词分为哪两派常把宋词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 1、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2、婉约派代表人物——晏殊 晏殊,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3、婉约派代表人物——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累赠太师、楚国公。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4、豪放派代表人物——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5、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 苏轼,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婉约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豪放派。 2.宋词分为哪两个派两大派的代表人分别是谁宋词分为两大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 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 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被婉约派为正统的词论家称为“异军”、“别宗”、“别派” 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 欧阳修等. 3.宋词分哪几个派别宋词中常提到“婉约清丽狂放”还有其实派别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岳飞等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像曾因写过"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当时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必有柳词"之说,以至于宋朝的一个宰相(他的名字我不太记得了,好像叫什么宴殊的在当上宰相之后,他对于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他写的。 我们也都知道,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他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士大夫们一起,构成了宋朝的享乐主义,虚华的文化。 一个朝代,一个国家,若强盛,那么它在文与质两方面是并重的,这里文指的是文风或者说一个社会的风气吧,我们知道,一个人若专门读书,钻研学问的话,那么就必须脱离生产劳动,也不能去打仗,这在宋朝就叫做"养士""八股"确立之后,天下的秀才就专门来钻这个东西捞取功名利禄养活自己,所以也就没得工夫去思考事情,去造反了,如果一个国家"文风"越盛,那么做实事的人就越少,这个国家也就会出问题了。 历朝写诗的人很多,宋诗也很有名,为什么独独诗以 "唐"命名呢?唐诗就算是歌颂风花雪月,也有一股质朴的美,透露出这个民族质朴,粗野与宏伟的气魄,而宋词则是比较多矫饰浮夸的文风,一个国家的文化若是推动这个国家的发展的,那么它就是强势的,有生命力的, 在进化论和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如果”和“假设”,只有残酷的现实,宋朝被野蛮民族灭掉,这就是结果,而士大夫群体人格的堕落,从这个帮闲享乐的社会就开始出现征兆了。 。 4.宋词的派别有哪些宋词的派别主要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 明代人张铤最早提出“婉约”和“豪放”的 概念。他于明万历年间著《诗余图谱》三 卷,取一百多首宋词,用黑、白圈标识平 仄,这是最早的一部词谱。 词分婉约派和豪 放派之说,也由此传开。 婉约,即婉转含蓄。 词本是为了娱宾遗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 怨。五代时期便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 北宋词人承 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 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婉转柔美之风。 婉约派 的主要特点是词的内容比较狭窄,侧重描写男女恋情,词的结构缜密深细,音 律婉转和谐,语言清丽圆润,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词风长期主宰词坛,且一 直延续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很多词人皆受其影响。 豪放派因与婉约派在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方面的不同,因 此,视婉约派为正统的词论家称其为“异军”、“别派”、“别宗”。 豪放派 的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一般认为,自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一 词,悲壮苍凉之感溢于词间,发豪放之先声。 之后,苏轼大力提倡写豪壮词, 想要与柳永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人奠基阶段。南宋词论家王灼曾说苏轼作 词“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此后,经贺铸中传,加 上发生了靖康之难,使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这一时期除产生了豪放词领袖 辛弃疾之外,还有李纲、朱敦儒、陈亮等词人。 在豪放词风统领词坛之后,由 于南宋国势衰败,风雅词兴盛,词人们的豪放之气或返典雅,或转成悲叹之 感,宋词也由此而走向衰微。 豪放派的特点是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 而且更喜欢把军国大事之类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一样地反映生活,所 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崇尚直 率。但豪放词人嗜于用典、追求散化、议论过多,故有些豪放词有词意晦涩、形象不明、格律欠精等缺点。 5.宋词分为那几派别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 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欧阳修等。 花间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