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清明全首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唐代晚期的著名诗人。人们把他和杜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为“老杜”。“小杜”有才华,有抱负,写诗喜欢评今论古,抒发军事、政治见解。他有不少描写山水风光的小诗,名朗秀丽,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②欲断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③借部――请问。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2.清明现代诗篇一:清明节 作者:飘在云中央 轻盈,醉在这无助的尘世 点一烛清香 膜拜一生的寂然 闪烁间 回忆打开,排山倒海 层次分明的年轮 回应着无情的钟声 清明的泪眸,清明的心灵 在清明节里,静默,安心 篇二:清明节的哀思 作者:流波艾菲 没有比被每一个人牢记 更盛大的祭礼。 没有比被人民永远缅怀 更崇高的奠仪! 你的碑文是 人民铭刻于心的 你的丰功伟绩, 气壮山河的壮举。 抑或平凡中的点点滴滴 却因为你真情的浸润, 璀璨如星 光彩熠熠。 我用灵魂 虔诚的抚摸 你短暂却永恒的生命 凝聚成的文字, 每一次触摸 我蒙昧的灵魂都如经历 脱胎换骨的洗礼; 我被欲望荒芜的良知 都在接受刑罚与拷问。 所有洁白淡雅的花朵 都应堆簇在你的墓前, 这是你风华的延续, 这是你音响的凝聚。 所有悲悯的心灵 都应接受你的检阅, 即便是伪善的凭吊 那也是敬畏, 那也是卑微 在高尚面前的惊惧畏缩。 站在你的墓前, 我感知着我的心在滴血! 慨叹苍茫的天穹 谁的堕落 让你们的荣光 为他们的腐败陪绑? 是谁的糜烂 让你们的风华 为他们的罪恶殉葬? 篇三:又是一年清明节 作者:王情水 又是一年清明节 天沉沉 雨蒙蒙 飘落发丝间晶莹的水珠 苍天泪 微风凉 心潮湿 天地两行路 泪行行 结相思 杨柳绿丫渐出头 延续着 昨日落叶的 轮替 杏儿花枝满头 浅淡的 白粉色 花瓣落满地 延续着 花开花落的 生息 白茫茫 寄哀思 今非昨 昨非今 同安 唯努力与幸福 可天地同笑 篇四:祭奠清明节 作者:邢哲平 古老的祖先定下了这个特殊的节日, 祭奠所有的故人。 使他(她)们在天堂那边不要孤独, 不管是自己亲人祖先还是革命的烈士。 他们曾经走过的土地, 血脉仍在延续。 你们的事迹, 你们的历史, 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此时荒原的坟墓上插满了鲜花, 烧尽了纸币。 愿你们在那头不要在贫穷, 不要孤寂。 泪水洒满了记忆, 光荣飘满了思绪。 我赞扬革命的烈士, 你们留下了坚强的意志。 中国的军魂, 影响深远,永不停止。 我思念已故的亲人, 泪水淋湿了双眸。 你们的劳累,我们的幸福, 永远联系在一起。 篇五:清明节(组诗) 作者:简易 土之下 土之下,那是阴界 里面住着不同的姓氏 猜想定是极乐世界 去的人,都没有回来 闭上眼睛,进去 绕过一场葬礼 让一些泪和纸灰 飘起来 土之上的人 不能停止怀念 不相信人真的已经死去 想,他们是去了异地生活 在地下保佑我们 念叨我们 清明 清明节 其实不清明 雨纷扰,雾隐隐 一米外,见鬼骑墙 路上,风佛动白幡与蝶灰 白头荻花,招摇 水涨水落,泼墨春天 清明,不清不明 巫咒,从发霉的蒲坐 不断渗出,漫过三月 语无伦次地诅咒着明媚的诗地 让桃花神经错乱 搅动四月的静,搅动 阴阴的黑,不清明 清明雨 细细的丝 密密麻麻的斜织着 忧伤 不安的灵魂飘动 看不见黑色的睡眠 被雨分割成 泪眼 澹泊的清明 心情沉潜,宁静 在词根里视而不见 做一座山 风来岿然,狗吠无惊 让泪水,在隐忍中闪烁 让巫咒,溺于无声俗尘 雨过,天就会清。 3.有关清明的小诗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二寒食唐】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清明【唐】孙昌胤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长安清明【唐】韦庄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三《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偁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四清明-【宋】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宋】王禹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日忆诸弟 朝代:唐朝 作者: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朝代:唐朝 作者: 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4.清明时节雨纷纷全诗(1)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 清明时节雨,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改者认为:既然是“清明时节雨”,自然是“纷纷”然,不说自明;行人不在路上,又在何处?故“路上”亦属多余。“借问”二字去掉,不影响句意;“遥指”者也不必是“牧童”,比如“村姑” 又有何妨?改得有无道理,这里不去谈它;有趣的是诗中每句都去掉了两个字,由七言绝句变成了五言绝句,也很自然。 有趣的是,有人竟将这首诗变为一首词。请看: 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 杏花村。 相同的字,构造出不同的句子,表达出相同的意境。这不能不说是汉语句法灵活的一种表现! 更有趣的是,有人将这首诗加上一些标点符号,竟改编成了一出短剧: (时间):清明时节 (天气):雨纷纷 (地点):路上 (人物):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是原诗的字,但加上了标点符号以后,就变成有时间、地点、环境、人物、动作、对话、语气的戏剧片段了。 我也是看的网上的,不知是否是你想要的。 望采纳! 5.描写清明时节的古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古诗: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杜牧《清明》2、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____黄庭坚《清明》5、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____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6、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____高翥《清明日对酒》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8、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____王禹偁《清明》9、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____冯延巳《鹊踏枝·清明》10、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____张先《青门引·春思》11、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____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12、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____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13、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____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14、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____白居易《清明夜》15、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____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16、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____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1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____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18、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____白居易《寒食野望吟》19、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____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20、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 ____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21、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 ____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22、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____程颢《郊行即事》23、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____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24、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____王禹偁《清明日独酌》25、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____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26、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____李冠《蝶恋花·春暮》27、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____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28、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____孟浩然《清明即事》29、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____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30、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 ____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31、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 ____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32、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____张继《闾门即事》33、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____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34、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____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35、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 ____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36、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____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37、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____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38、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____韦庄《长安清明》3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____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6.有哪些关于清明节的古诗1、清明日独酌 宋代:王禹偁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2、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宋代:柳永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垧。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 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拼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3、朝中措·清明时节 宋代: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4、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代: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