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芳草”在古代诗歌中表达什么情感草虽凡物细物,却有许多令人敬仰之处。 严冬方尽,余寒犹厉,一抹青青之痕曾是大地唯一的装饰。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而当繁华一时的桃李诸君在风雨中零落殆尽,草色却无声地染遍了大地,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曾巩《城南》诗云:“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诗人词人慧眼独具,从小草的春绿秋黄、枯荣自在中还悟出了其不为名利所累、点缀春色而又无所企求的潇洒超逸。 然而,唐宋诗人词人们面对绿茵翠坪,还往往有说不尽的愁和诉不完的怨。 草的盛衰轮回,虽让人羡慕不已,也让人生出年年岁岁“草”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伤感;小草沐浴过朱雀桥边繁华的朝日,也领略过乌衣巷口冷落的夕阳,它成了人事盛衰的见证,也自然地成了人事盛衰的象征;尤其是它枯竭的秋色更易引发国运衰危、江河日下等令人意兴阑珊、悲不能抑的联想。以之入诗词,萋萋芳草就有了黯淡萧瑟之情味。 更多情况下,唐宋诗人词人笔下的芳草意象,是作为个人人生选择上的一个象征。 当文人的用世之心受到严重挫伤时,他们往往投身田园,怡情山水,在大自然中感受自己本性中最真实的东西,求得一种慰藉和解脱。 尽管大多数的归隐者并未真正摆脱心理重负,无法将生活中的痛楚淡化成一个彻悟的微笑,但山水田园毕竟为他们看开人生提供了一个契机,乃至一副良药。 从《诗经》始,比兴便成为了诗学中的一种传统,为什么诗人们都喜欢选择芳草这个意象?芳草有什么特别的内涵吗? 一 青草——春天——生命 马一浮老曾这样言说春天的到来: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 严冬方尽,余寒犹厉,太白《长歌行》云: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小草儿先天下而春,诗人的喜悦之情不言而喻。 “春”从造字初就与“草”紧密相连,草、太阳还有一个“屯”,这就说明芳草从原初便是春天的象征。而以“草先天下春”为喻,则是出于一种对春天到来的喜悦。 曾巩《城南》: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春天的一个美学意义——短暂(暂且不论), 因为春天的短暂,达观者可以怀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想象,对来年充满期待;失落者则叹息,佳句已为崔尚书妙手偶得,唐宋诗人词人们面对绿茵翠坪,不自禁当叹息“年年岁岁草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美好的东西便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崔尚书面对的桃花终于悟出“没有人会在原处等你”的道理,诗人们面对着青草也同样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时间永远是不可逃避的,于是对于春草就出现了这样的吟咏: 离恨更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浮世若浮云,千回故复新。 旋添青草冢,更有白头人。 岁暮客将老,雪晴山欲春。 行行车与马,不尽洛阳尘。(唐•于武陵《洛阳道》) 正因为短暂而又美好,在“青草”的生命象征意义上很少看到诗人们乐观向上的佳句。 有位著名的学者说:“兴”是最富有文化心灵意味的诗学诗学概念,其最重要的文化内涵就是生命与生命的相触。此论与王国维所谓“以我观物,物亦具我之情”用在诗学解释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诗人们选择了“青草”作为兴象,诗人的生命便已经与青青碧草同化,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萋萋芳草成为了诗人的化身。此刻的诗人用他的分身欣赏着自己,是诗意的栖居还是无限愁绪,达者若丘为“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寻西山隐者不遇》),草色兴衰自然而然,荡心耳;若曹邺“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回一寸心,不敢怨东风”( 《庭草》),春绿秋黄、枯荣自在,不为名利所累、点缀春色而又无所企求,潇洒飘逸,超群脱俗。 哀者若以上所引用之诗人于武陵,空以白头对青草,无限哀思寄予其中,诗人又何用明言?单单“青冢”“白头”就足堪悲戚唏嘘。 在翻阅《全唐诗》时发现这样一首诗非常有趣: 朔风扣群木,严霜凋百草。 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薛耀《子夜歌》) 诗歌虽直白却也直率,主题直接接触到生命,同样问题也是很多人所关心的——长生,生命永远不止于个人,生命的精神是一种永恒。 芳草在唐宋诗人词人笔下便成为了生命的代言,何其幸运! 诗人们除了以青草为兴象来表达对人所拥有的短暂生命的叹息,对时光易逝的哀惋,还将其意义泛化、扩大化,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句子: 春天百草秋始衰,弃我不待白头时。罗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张籍《白头吟》) 兔丝固无情,随风任颠倒。 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 (李白《白头吟》) 在这里并不是说芳草的生命又多长,恰恰相反是用一种短暂来衬托另一种短暂,草儿春绿秋黄,生命已经是够短暂的了,你连这样的短暂都及不上,更何谈什么经受时间的考验呢?这样的责问是在心灵深处的鞭笞,婉转的用芳草表达了自己的对对方忘恩负义的不满,对一种“生命”不能“善始善终”的。 2.关于芳草的古诗有哪些1、《芳草》王铚(宋代) 会时曾忆梅笼雪,别后常怀月照沙。 到底多情是芳草,长随离恨遍天涯。 2、《芳草》黄滔(唐代) 泽国多 芳草 ,年年长自春。 应从屈平后,更苦不归人。 3、《芳草》罗邺(唐代) 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连。 年年点简人间事,唯有春负不世情。 4、《芳草》王安石(宋代) 芳草知谁种,缘阶已数丛。 无心与时竞,何苦绿匆匆。 5、《芳草》苏曼殊(近代) 芳草天涯人似梦,碧桃花下月如烟。 可怜罗带秋光薄,珍重萧郎解玉钿。 3.诗经 里那个“芳草萋萋”那首的原文是什么出自《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如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希望能帮到你O(∩_∩)O~ “芳草萋萋”的那首,不是诗经中的,是崔颢的黄鹤楼,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偶们学过的~~O(∩_∩)O~ 4.关与"芳草"的诗词或诗歌苏轼的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牟融《赠欧阳詹》诗:“岛外断云凝远日,天涯芳草动愁心。” 宋杨冠卿《蝶恋花》词:“绿怨红愁春不管。天涯芳草人肠断。一纸云笺鱼雁远。” 天涯芳草迷征路。还又是、匆匆春去。乌兔里光阴,莺燕边情绪。 云梢雾末,溪桥野渡,尽是春愁落处。把酒劝斜阳,小向花间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