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七律长征描写两次战役的诗句

1.【《七律.长征》中描写了许多次战役,快,】

抢渡大渡河:遵义会议后,确立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在**的军事思想及伟大战略战术指挥下取得乌江、金沙江等战役的胜利.1935年5月24日晚,红一方面军主力在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一带开始强渡大渡河.安顺场原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北渡失败之处,地势险要,两侧高山,中间河谷,无回旋余地,四川军阀曾扬言红军将重蹈石达开覆辙.红一军团袭占安顺场渡口,歼敌两个连,缴获渡船1只,控制了南岸渡口.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冒着敌人密集火力,奋勇渡过大渡河,击溃敌人1个营,占领了北岸渡口.红军以第二师沿西岸北进,抢夺上游的泸定桥;第一师主力继续渡河,配合第二师夺取泸定桥.这时,桥板已全部被撤,只剩下几根铁索悬在空中,另有两个旅的敌军正向泸定桥急进增援.5月26日起,大渡河东、西两路红军冒雨前进,冲破敌人据险扼守的数道隘口,突向泸定桥.西路第二师抢先占领桥西头,组织夺桥战斗.由第二师第二连22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冒着敌人密集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链冲向对岸,占领了桥东头.后续部队迅即渡河攻占泸定城,歼灭守敌1个团,与东岸第一师一部胜利会合.1935年6月,红军强渡大渡河后,又击溃四川军阀四个团,翻越了长征途中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与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人民网资料)。

2.七律长征中有那两个战役

《七律 长征》里 1 领起全文的句子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它和下面的那些诗句作呼应? 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 诗中表现了诗人与广大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请举例说说诗句是怎样体现的?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那么多大山,武夷山什么的。反正就是跋山涉水的,走大山跟走着玩似的,过大河跟过小溪似的。。乌蒙山再怎么难走,高大,在红军眼中就是小小的泥丸。

就是这个意思。。。作业还是尽量用自己的语言编辑吧,对自己的提高有好处。

3.七律长征诗中描述了长征路上的两个战斗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七律长征诗中描述了长征路上的两个战斗故事的名称 一、金沙水拍云崖暖-----巧渡金沙江; 敌人估计我军必定要强渡金沙江,于是就在几百里长的金沙江沿岸布置重兵,控制了所有的大小渡口。

我军派一个师在龙街架桥佯攻,引诱一切“追剿”军队都向这里靠近,我主力部队则在绞车渡歼灭守敌,用六只木船胜利完成了渡江任务。这是红军战士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结果。

二、大渡桥横铁索寒-----飞夺泸定桥。 大渡河的泸定桥只剩下铁索,桥东泸定城里有几个团的敌人,山坡上修筑了严密的工事,用机关枪、迫击炮封锁着桥头。

红军选了二十二名英雄组成突击队,下午四点,冲锋号响了,在震天动地的枪炮声中,突击队冒着弹雨,攀着铁索,冲杀过去。 敌人放起冲天大火,把桥头的城门封住。

勇士们奋不顾身,从火海中冲进城内。大队人马随即开过泸定桥,激战两小时,消灭敌人两个团。

扩展资料: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第一方面军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作为红军的领导人,**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红军不怕长征中的困难险阻,只把它们当做平平常常的事。

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就像河中细小的波浪,高大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看来就像脚下滚动的小泥丸。 金沙江的水拍打着悬崖两岸,让人感到温暖。

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横跨两岸,桥上只有十三根铁锁,让人看了心寒胆战。更令人惊喜的是岷山的皑皑白雪,三个方面军过后个个笑逐颜开。

因为到岷山是离长征结束不远了,很快就可以和陕北红军会合了。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的万般豪情壮志。 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

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律·长征。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