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中英雄

1.诗经中某个人物或者一类人物的赏析

诗经中的美丽女子

诗经中有许多描写女子盼望美好的爱情和良人的篇幅,这类的女孩子往往对爱情怀有无比的憧憬。像《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若我不来的话,你竟然不愿意来个信?良人未至,女子爱怨交加,烦闷不安,在城楼徘徊不定。纵然羞怯,也对心上人怀有深深的爱,“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表达了倾心的爱恋。

诗经中涉江而过的女孩子们都是安谧而温婉的,如月华般动人。“月出皎兮,皎人撩兮。”写出与情人相会的女子迷人如月色。彼时的爱情就是这样单纯而静好。又如《绸缪》中新婚女孩的心声“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迫于社会的压力,女子并没有多大的选择权利。在《氓》中女主人公可以和丈夫自由相恋的实际是很少的(虽然这首表达的结局不好)。但女性对爱情自由的不懈追求仍然是从古至今的不变主题,时光辗转,岁月如斯,那些诗句里的干净爱情也许早已泛黄,我们也依稀可以在文字间触摸千年前的甜蜜和忧伤。

起兴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晨风》《隰桑》中的起兴尤为精妙。“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女孩的爱和思念在晨风中缠绕,表现的淋漓尽致。心中怀有无限的牵挂,却因客观因素思君而不见,就像拜伦说的,“时间不能毁灭爱情,绝望会使爱情更加神圣”。树林郁郁,鸟鸣嘤嘤,朝气蓬勃的环境却更衬托了思妇的孤寂和忧郁。而《隰桑》中更加描写了女子暗恋的苦涩和甜美。“心乎爱矣, 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这些字字如诉的心声正是有了之前繁盛桑枝的烘托才如斯的动人,仿若泪水般敲的千年流光空空一响。

而今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当爱人已唱起老鼠爱大米,我们又如何送一首《蒹葭》。如琢如磨的男子和清扬婉兮的美人也仅仅在笔墨间寻得杳然的芳踪了。诗经中的女孩子永远保留着一种如水墨画般朦胧又清明的美,不论是候于城门的静女,还是巧笑倩兮的硕人。然而人生百年,浮华万象之美不过流于形态。但时光的痕迹却宽恕了这些被记录的爱情,纵然红颜白发,它们终究是鲜明如新,只余我们笑谈间遥望这些凝伫的年华。

原创 希望符合你的要求

E.L.

2.那首诗词中提到过英雄

1.提到了当年西楚霸王项羽。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提到了东吴开国君主孙权。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提到了鞠躬尽瘁的蜀汉贤相诸葛亮。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提到了孙权、宋武帝刘裕、宋文帝刘毅隆、赵将廉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诗经中有哪些描写人物

人物描写的不太好概括。

⑴ 手如柔,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犀。

螓如峨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硕人》 ⑵ 挑兮达兮,在城阕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子矜》 ⑶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采葛》 另外《采芑》中,大量写兵车配备的数量,龙旗龟蟠的颜色,主将车毂车衡的装饰,方叔受命穿的戎装,杀敌中雷震破天的车声,将方叔领兵的神明,讨伐的大功烘托刻画出来了。

《桃夭》首章的起兴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以盛开的鲜艳的桃花象征美丽的新娘。《采薇》里描写了战士和期盼战士平安早日回来的女人。

网上推荐说共描写了152种野生植物一、草本植物(一)粮食作物【麦】《鄘风•桑中》、《鄘风•载驰》、《王风•丘中有麻》、《魏风•硕鼠》、《豳风•七月》、《大雅•棫朴》、《鲁颂•閟宫》。 【稻】《唐风•鸨羽》、《豳风•七月》、《小雅•白华》、《鲁颂•閟宫》。

【稌(稻谷)】《周颂•丰年》。【重穋(亦作“种稑”两种谷物)】《豳风•七月》。

【梁(高梁)】《唐风•鸨羽》、《小雅•黄鸟》。【黍】《王风•黍离》、《魏风••••••硕鼠》、《唐风•鸨羽》、《豳风•七月》、《小雅•黄鸟》、《小雅•信南山》、《小雅•楚茨》、《小雅•甫田》、《小雅•大田》、《小雅•黍苗》、《周颂•丰年》、《周颂•良耜》、《鲁颂•閟宫》。

【稷(通称为谷或为粟)】《王风•黍离》、《唐风•鸨羽》、《豳风•七月》、《小雅•楚茨》、《小雅•信南山》、《小雅•甫田》、《小雅•大田》、《周颂•良耜》、《鲁颂•閟宫》。【粟(小米)】《小雅•黄鸟》、《小雅•小宛》。

【秬(黑黍)】《大雅•生民》、《鲁颂•閟宫》。 【秠(黍的一种)】《大雅•生民》。

【穈(赤梁粟)】《大雅•生民》。【芑(白梁粟)】《大雅•生民》。

【菽(大豆)】《豳风•七月》、《小雅•小宛》、《小雅•小明》、《小雅•采菽》、《大雅•生民》、《鲁颂•閟宫》。【苴(麻子)】《豳风•七月》。

(二)挺水植物【荇菜(莕菜)】《周南•关雎》。 【藻(杉叶藻)】《召南•采苹》、《鲁颂•泮水》。

【苹(浮萍)《召南•采苹》【蒲(香蒲)】《陈风••••••泽陂》、《小雅•鱼藻》、《大雅•韩奕》。【蕑(泽兰)】《郑风•溱洧》、《陈风•泽陂》。

【荷华(荷花)】《郑风•山有扶苏》、《陈风•泽陂》。 【菡萏(荷花)】《陈风•泽陂》。

【藚(泽泻)】《魏风•汾沮如》。【蓼(水草)】《周颂•小毖》、《周颂•良耜》。

【葭(芦苇)】《卫风••••••硕人》。【苇】《卫风••••••河广》、《小雅•小弁》、《大雅•行苇》。

【菼(荻)】《卫风••••••硕人》、《王风••••••大车》。 (三)纺织纤维植物【麻】《王风•丘中有麻》、《齐风•南山》、《陈风•东门之枌》、《陈风•东门之池》;【葛】《周南•葛覃》、《邶风•旄丘》、《王风•采葛》、《魏风•葛屦》、《唐风•葛生》;【纻(纻麻)】《陈风•东门之枌》;(四) 瓜菜植物【瓜】《豳风•七月》、《小雅•信南山》、《大雅•绵》、《大雅•生民》。

【芹】《鲁颂•泮水》。【卷耳(苍耳)】《周南•卷耳》。

【蕨(蕨菜)】《召南•草虫》、《小雅•四月》。【葑(蔓菁)】《邶风••••••谷风》、《鄘风•桑中》、《唐风•采苓》。

【菲(萝卜)】《邶风••••••谷风》。【荠(荠菜)】《邶风••••••谷风》。

【葵(葵菜)】《豳风•七月》。【茆(莼菜)】《鲁颂•泮水》。

【荼(苦菜)】《邶风••••••谷风》、《豳风•七月》、《豳风•鸱鸮》、《大雅•绵》、《周颂•良耜》。【苦(苦菜)】《唐风•采苓》。

【瓜苦(苦瓜)】《豳风•东山》。【匏(葫芦)】《邶风••••••匏有苦叶》、《大雅•公刘》。

【壶(葫芦)】《豳风•七月》。【瓠(葫芦)】《小雅•瓠叶》。

(五)其它草本植物【竹】《卫风•淇奥》、《卫风•竹竿》、《小雅•斯干》;【芣苢(车前草)】《周南•芣苢》。【蓫(羊蹄菜)】《小雅•我行其野》。

【蒌(蒌蒿)】《周南•汉广》。【葍(小旋花)】《小雅•我行其野》。

【莪蒿(抱娘蒿)】《小雅•谷风》。【莪(萝蒿)】《小雅•菁菁者莪》。

【蔚(牡蒿)】《小雅•蓼莪》。【茑(常绿寄生灌木名)】《小雅•頍弁》。

【女萝(松萝)】《小雅•頍弁》。【蘩(白蒿)】《召南•采蘩》、《豳风•七月》、《小雅•出车》。

【薇(野碗豆)】《召南•草虫》、《小雅•四月》、《小雅•采薇》。 【白茅】《召南••••••野有死麇》、《小雅•白华》。

【荑(白茅)】《邶风••••••静女》、《卫风••••••硕人》。【苓(甘草)】《邶风••••••简兮》、《唐风•采苓》。

【唐(菟丝子)】《鄘风•桑中》。【蝱(贝母)】《鄘风•载驰》。

【芄兰(夏藦)】《卫风••••••芄兰》。 【谖草(黄花草或忘忧草)】《卫风••••••伯兮》。

【蓷(益母草)】。

4.古代诗词中论英雄一词有何典故

三国时,群雄竞相 起兵,并争天下。

时刘备为吕布所 败,弃小沛而依曹操。一日,曹操于小亭置青梅一盘、煮酒樽,邀刘备 一会。

酒至半酣,曹操遥望天外之龙挂(龙卷风),谓刘备曰:“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刘备历数袁术、袁绍及刘表、孙策诸辈,曹操皆以为不足挂齿。刘备请曹操言之,曹操乃以手指刘备,后自 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后世之人遂以曹、刘“青梅煮酒论英雄”一事为典,喻指壮志慷慨、指点时世英杰之宏论。

清•查慎行《黔阳杂诗》:“英雄稚子论谁是?广 武登临叹有余。”。

5.简论《诗经 天衣》的英雄主义精神

《诗经·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无衣》是2500年前秦国(今陕西、甘肃一带)有名的爱国诗篇。它是一首反映军旅生涯的爱国诗歌,也是一首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

1、义无反顾共赴患难的豪情:战士们大敌当前,慷慨从军、同仇敌忾,共同抗击侵略者。

2、团结一致保家卫国的崇高情怀:真诚团结铸就了战无不胜的力量,生死与共喷射出气贯长虹的诗篇。谁说没有衣服穿呢?再穷再苦,我与你同穿一件战袍;谁说没有衣服穿呢?流血流汗,我与你同穿一件裹衣;谁说没有衣服穿呢?不羞不耻,我与你同穿一件裳裙。

3、英勇献身的精神:生活艰苦,处境恶劣,有人牢骚满腹,怨声载道,这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可是,尽管如此,这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理由,更不能充当贪生怕死的借口。这些不惧艰险、不畏生死的英雄,用真诚侠义,用爱国良知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动地惊天的战斗之歌。

6.古诗词中的人物

思路: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指诗人自己,要从诗句中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品格正直,不为政坛所容;或者流落异乡,孤独思乡;或者国破家亡,心系国运盛衰,感慨万端;或者怀才难遇,襟抱未开,慨叹壮志难酬,诸如此类,诗人说话或直或曲,除了直抒胸臆,多数情形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等。

1、判断诗歌里写的人物是自己还是亲故,是兵民还是僧道,是隐士还是官吏,是豪侠还是权贵。

2、判断诗歌里抒写的情感倾向是赞美还是讽喻,是愉悦还是苦闷,是欣喜还是凄凉等等。

3、判断诗歌哪些写景,哪些叙事,哪些直接抒情,哪些借古人古事说话等等。

4、组织文字,流畅表达,尽量全面概括人物形象。

答题模版:

概括诗中的人物形象

结合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可翻译诗句

表明人物在诗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7.《诗经》中的四首诗经分别是什么

《诗经》四首,通常是指被引入高中课本的四首古诗,他们都出自《诗经》,分别是: 《国风·卫风·氓》、《国风·魏风·伐檀》、《国风·秦风·无衣》、《小雅·鹿鸣》。

1、《国风·卫风·氓》出自《诗经》。为先秦时代卫国华夏族民歌。

共6章,每章10句。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

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全诗六章,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叙述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

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原文欣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国风·魏风·伐檀》是魏国的民歌,共3章,有27句,为《诗经》中最为人们熟悉的篇目之一,较多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

全诗强烈地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怨恨,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责问,是《诗经》中反剥削反压迫最有代表性的诗篇之一。 原文欣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3、《国风·秦风·无衣》,为先秦时代汉族民歌。

作为《诗经》中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此诗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叙说着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原文欣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4、《小雅·鹿鸣》,《诗经·小雅》第一篇。先秦时代华夏族宫廷乐歌。

此诗主题,历来有争论,大致有美诗和刺诗两种意见。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原文欣赏: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8.诗经中,哲成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哲成”:意旨冀望男孩能够成为德才兼备的英雄人物。出自:《大雅·瞻卬》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原文节选: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译文:有才男子称霸王,有才女子便国亡。可叹此妇太逞狂,如枭如鸱恶名当。花言巧语善说谎,灾难邪恶祸根藏。祸乱不是从天降,出自妇人那一方。不是他人来教诲,只因帖近女红妆。

扩展资料

此诗痛斥了周幽王荒淫无道,祸国殃民的罪恶,抒发了诗人忧国悯时的情怀和嫉恶如仇的愤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周末年的黑暗现实和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

全诗共七章,首章、三章、尾章每章十句,余四章每章八句。诗中语特新峭,然又有率意处。卒章语尽而意犹未止。修辞造句,颇有特色,或以对比反衬,正反排比的句式,尽情抒发胸中的积愤,或低回沉思之情。或以形象的比喻,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剖示而匠心独运。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讽刺周幽王乱政亡国的诗。周幽王昏愦腐朽,宠幸褒姒,败坏纪纲,任用奸人,斥逐贤良,倒行逆施,招致天怒人怨;北方犬戎趁机入侵,杀周幽王于骊山下,遂导致西周灭亡。

因此,诗人作这首《大雅·瞻卬》讽刺之。此诗与《小雅·节南山》、《小雅·正月》、《小雅·十月之交》、《小雅·雨无正》、《小雅·小旻》和《大雅·召旻》等为同类作品。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