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麟之趾注音《麟之趾》出自先秦佚名《诗经国风·周南》全文注音如下: lín zhī zhǐ 《麟之趾》 lín zhī zhǐ ,zhēn zhēn gōng zǐ ,xū jiē lín xī 。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lín zhī dìng ,zhēn zhēn gōng xìng ,xū jiē lín xī 。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lín zhī jiǎo ,zhēn zhēn gōng zú ,xū jiē lín xī 。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白话译文:麒麟脚蹄不踢人,仁厚的公子呵。哎呀你是麒麟啊!麒麟额头不撞人,仁厚的公姓呵。哎呀你是麒麟啊!麒麟尖角不伤人,仁厚的公族呵。哎呀你是麒麟啊! 扩展资料: 这是赞美诸侯公子的诗歌。此诗以麒麟比人,祝贺人家多子多孙,且子孙品德高尚,如同麒麟。全诗三章,每章三句。三章回旋往复,反覆唱叹,通过视觉意象与听觉效果的交汇,营造出一种兴奋、热烈的诗情画意。 其首句描写麒麟,次句描写贵族,末句慨叹不幸的麒麟。意在以贵族打死麒麟比喻统治阶者迫害贤人(包括孔子自己)。赞美贵族公子,而以“麟”起兴,这在古代却是一桩异常庄重和动情的事。所谓“麟”,其实就是糜,鹿之一种而已。 不过古代传说中的“麟”,却非同寻常,是一种兆示“天下太平”的仁义之兽。所以后儒赞先王之圣明,则眉飞色舞于“麒麟在圃,鸾凤来仪”;孔子生春秋乱世,则为鲁哀公之“获麟”而泣,以为麟出非时也。 三章回旋往复,眼前是麒麟、公子形象的不断交替闪现,耳际是“于嗟麟兮”赞美之声的不断激扬回荡。视觉意象和听觉效果的交汇,经过了叠章的反覆唱叹,所造出的正是这样一种兴奋、热烈的画意和诗情。 2.谁读过一篇关与诗经药名的散文,里面有关于车前子等植物描述,请发芣苢满阡陌 五月,阳光明媚。天空辽阔旷远,洁白柔软的云朵在遥远的天际悠悠地飘浮。 林间风煦,陌上草薰,碧色连天。蒲公英、苦麻菜、紫云英及其它不知名的小草一簇簇,一片片,热热闹闹,幽深浓密,铺满了陌上。各色细碎的花儿在浓浓的绿意里极力绽放着,展示着它们短暂的不为人知的美丽。泥土的湿润、植物的清香在空气里无声地弥漫着。 在这生机盎然的阡陌上,车前草也正默默地生长着。车前草,《诗经》里叫“芣苢”,春初生,圆润的叶片紧贴着潮湿的地面,舒展着纯粹而明净的绿意。不妖娆,不张扬,温良敦厚,独自散发着淡淡的香息。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恍然间,有清越的歌声隐隐响起,若远若近,飘飘渺渺,随着茸茸青草的幽香,漫过绿野,漫过阡陌。 伴随着歌声,陌上走来了一群《诗经》里的葛衣女子,挎着竹篮,三三两两,笑语盈盈,且歌且舞,左右采之。车前草啊密又多,快点把它采下来;车前草啊叶儿圆,撸不尽来采不完;车前草啊绿又嫩,快快把它采回家。 采回家做什么呢,一定是晾晒干了做药吧。一直以来,只知道车前草是一味中药,可以当菜食用还是近来才知晓的。 周末游玩九龙瀑布,来到布依山寨的农家乐就餐。原木小方桌上,蕨菜翠生生、青玉米饱满香糯、五彩的花米饭晶莹圆润,各种布依特色的食物摆满桌。 待我们坐下,主人又端上一汤盆色青翠的绿叶菜,放在中央,说,这是野菜,猪耳朵叶,味道不错。 我疑惑地看着,这不是车前草吗?还是可以食用啊。挑起一棵,白根绿叶,赏心悦目。入口,清香滑爽,无一点苦味。 在我的记忆里,车前草一直跟常喝的中药一样苦。 小时候,身体不好,隔三差五,母亲就带我去找镇上的王老先生瞧病。抓好一大包中药后,总需车前草做药引子,有时是桑叶或竹芯。因在田埂、河沟等到处都有车前草,老先生便不开这味药。 回到家后,母亲拿了镰刀,拎着竹篮,带我去田埂上挖车前草。 蜿蜒的陌上,芳草萋萋,翠色欲滴。青青的麦苗已开始吐穗,蒲公英开着一朵朵金黄的小花。绿绿的车前草,这儿一簇,那儿一丛,嫩嫩的叶片平滑如匙面,闪烁着光泽。 母亲小心翼翼地连根劁起一株肥嫩的车前草,对我说,孩子,这车前草,它是那么的普通、朴素,不被人注意,但它的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车辙马道上生长,即使被马蹄踩烂了,也能重新挺起腰杆。所以,也叫马蹄草。我们人哪,也要像车前草一样。 母亲的话,我似懂非懂。只是在想曾读过的一句“踏花归来马蹄香”,那踏青归来的马蹄上,可有车前草的清香呢? 挖了两三株车前草,回家洗净。白白的细密的根须好似老人的胡须,根与茎叶的长度几乎相等。母亲把先前抓好的中药放进一个土制的黑色陶罐,再把车前草放在最上面,倒上水没过药面,便盖上盖子,浸泡一会儿,就放在炉子上熬着药。 我坐在小板凳上,看着。慢慢的,药熬开了,扑扑地响着,白色的水汽升腾,屋子里弥漫着浓郁的药味。母亲把火关小,又用文火熬上10多分钟。然后,把药罐拿下来,倒了一大碗酱色的中药给我,浓浓的,酽酽的,极苦。 我揭开盖子,看那车前草,不再鲜活青绿,已经跟其他中药一般色泽。 就这样,中药的苦涩,车前草的记忆,几乎伴随了我整个童年时光。 此时,已值初夏。陌上,到处都是车前草的身影,那样的翠绿水灵,沉静优雅。有的车前草已抽穗扬花,叶柄长长,花穗亭亭,犹如素婉的女子,立在阡陌上,姿态清秀,等待有人把它想起,在它身边留下足迹。无论是否有人经过,是否有人驻足,它都是那么素朴静然,不喜亦不悲,在清寂的风里安静地等候着,守望着。 在那遥远的故乡,我那容颜苍老的母亲,是否也似这样,默默地等待着独自天涯的女儿? 注释:芣苢就是车前草,是一味中药。 3.诗经 唐诗 宋词 元曲 现代诗 各一首并写意思 谢谢 好的加分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首诗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 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此曲描绘的秋景图由两部分构成:前面部分是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而后面部分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前后画面同样都是秋天之景,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果联系白朴不愿在元朝做官的态度,读者就不难理解同样的秋景会有如此巨大反差的原因。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语出《诗经·周南 ·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咏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咏 就是歌颂 咏梅 就是歌颂梅花, 具体可能歌颂梅花的不畏严寒的品质等~ 虞美人 ·李煜 (自己找) 天净沙 秋 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理由自己找)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选自《北方》 我爱这土地 ,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人对于土地之爱,在他的许多诗篇中都表达过。而像这首诗写得这样集中,这样浓烈,这样撼动人心,还是不多见的 对于土地的感情如何,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的自白。含在这“泪水”里了。 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人是如何卓越地把握住了自己的情感,又是如何卓越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情感啊! 4.带“绿”字的诗句《江南春》(唐朝杜樊川全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天净沙 秋》(元朝白仁甫作品)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成都曲》(唐朝张籍作品)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忆江南》(唐朝白居易全集,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送别》(唐朝王维作品,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128_52)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泊船瓜洲》(宋词:宋代王安石作品,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咏鹅》(唐朝骆观光全集,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采桑》(南北时期全集,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 《咏柳》(唐朝贺知章作品,选自全唐诗全唐诗:卷112_15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送郭司仓》(唐朝王少伯全集,选自全唐诗全唐诗:卷143_8)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椽,春潮夜夜深。 《城东早春》(唐朝杨巨源作品,选自全唐诗)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立春偶成》(宋朝张轼作品,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次北固山下》(唐朝王湾全集,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115_12)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北山》(宋朝王安石全集,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115_12)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春暮》(宋朝曹豳全集,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115_12)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乡村四月》(宋朝翁卷作品,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115_12)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环山胜景》(清代王良谷全集,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115_12) 三青高岭峙东西,岭上风光一望齐。 千顷绿畴平似掌,蒙蒙春雨动春犁。《初夏睡起》(宋朝杨万里作品,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115_12)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三衢道中》(宋词:宋代曾几作品,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115_12)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山亭夏日》(唐代高骈作品,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115_12)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钱塘湖春行》(唐朝白居易作品,选自全唐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安定城楼》(唐朝玉溪生全集,选自全唐诗)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不知腐鼠成滋味,猜忌宛雏竟未休。《村景即事》(范成大作品,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丰乐亭游春》(欧阳修全集,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书湖阳先生壁》(宋朝王安石作品,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感遇》(唐代张九龄全集,选自唐诗三百首)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入直》(宋词:宋代周必大作品,选自唐诗三百首)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 《赠刘景文》(宋词:宋代苏轼作品,选自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郊行即事》(宋朝程颢全集,选自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如梦令》(宋朝李清照全集,选自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满江红》(稼轩居士作品,选自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章,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栏干曲。《辛夷坞》(唐代裴迪全集,选自全唐诗:卷129_31) 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 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渔家傲》。 5.离离原上草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扩展资料 这首诗开篇就描写了小草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春草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即使秋冬野火燎原,大片大片枯草被烧光,它还是斩不绝烧不尽的,只要草根残存,待到来年春风化雨,野草就会复苏,蔓延整个原野。 诗的前半首重在写“草”,到了五六句则笔锋一转,重点落在了描写古原上。古原上野草蔓延到远方,淹没了古道,草香清新可嗅,绿草沐浴着阳光,明秀翠绿,蔓延扩展与荒城相连。 大地春回,芳草青青,景色迷人而富有诗意,在这样的美景下,诗人送别知心的朋友,茂密的青草代表着送别的深情。全诗自然流畅,字字饱含真情,余味无穷,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诗词之外 在我国古代诗歌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诗人往往用某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感情,比如用“残月落花、浮萍飞絮”表示哀愁伤感,以“折柳”象征友人惜别,用“黍离之悲”表示哀叹国家昔盛今衰等,这就形成了传统诗词中大量的意象。 本诗中的芳草也是众多诗词意象之一,《楚辞·招隐士》就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诗句,意思是春光明媚,而王孙远游未归,看到茂盛翠绿的芳草,不免使人愁思郁结。自此,在文学作品中远接天涯、绵绵不尽的芳草,逐渐成为诗人表达思念远方亲人的意象。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赋得古原草送别 6.以绿野为标题的作文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我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一块沃土,在那里我播下欢乐与知识的种子——看书。 站在阳台上,风轻轻地拂过脸颊,我捧着宝贝似的书如饥似渴地“啃”着。这天,老师介绍给我们看流传百年的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当知道一个才满19个月的孩子海伦就遭受病痛的折磨,失去了光明和声音,五官三残,我的心弦一颤,一股酸酸的味道涌上心头,眼前反复出现了这句话:“光明,光明,我需要光明!”想想自己平时,唉。 但是这位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在社会的关爱下从暴逆到优秀,学会感受自然,也学会了感恩,考上了哈佛大学,我的心不禁被震撼,也为海伦这样的成就而感到高兴。 书,是知识的海洋,是我们的老师,它给予了我们喜怒哀乐!我爱看《小读者》,里面有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人应有的美德,使我受益匪浅;我还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小时侯受尽苦难,遭人欺侮,但他却重情重义,也愿为革命而贡献出一切,包括生命!我深深地记住了他:保尔.柯察金。 我爱看书,爱闻书中那散不尽的淡淡的油墨香味。 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带给我们的是朝气蓬勃的艳阳天,带给我们的是喜气洋洋的喜庆。 书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充实了我的每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生活 阅读文学作品是打开了一扇窗,阅读生活是打开了一道门。 阅读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走近了我的生活,我只知道,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每当晚霞逐渐隐去的时候,总喜欢洗净自己的身体与灵魂,打亮台灯,然后在阳台上虔诚地掀开一片书页。任庭前花开花落,阅读中的世界却始终如一的精彩。 我相信作家是用感情用心灵去写作的,他们将一个活生生的异域展现给我们。每当读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面前就冉冉升起一片落日的大漠;每当读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面前就展现出烟雨江南的水雾纷纭;读着《瓦尔登湖》沉入梦乡时,我总成为了书中的主角;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总含着热泪振臂高呼……阅读停留了时间,连接了空间,最重要的是连系了作者与读者的双眼与心灵。 “三年得两句,一吟双泪流”,这样的诚挚,让我对阅读产生了无限的热爱、尊重与敬意。 然而,这一天,一切都变了。 我看到了一个集市,肮脏的街道,粗鲁的肉贩,逃课的孩子。没有华丽的词藻,但那个举起手掌游泳的孩子已深深地印入我心中。 这是沈从文的《我在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在读一本大书》,语气如此平淡自然,就好像领着我在那一条道路上行走。我在阅读吗?不,我在走路。 那一年,沉迷于哲学、心理学、《圣经》的我就这样惊醒了。抽象离我远去,我看到了自己贫瘠的思想。 我想起了海子,想起了他躲在泡面房里的一句“从明天起,关心粮食与蔬菜”。我觉得,这些年来的阅读来得太轻易,太丰富,就像隔窗看花,拙劣地想象他人的梦。 这种阅读太廉价,就显得毫无分量。多年来的积累,写出来还是一纸空文。 我的阅读之路,也许还有很长的路途要走。 于是,开始下定决心写日记。 写下生活中平凡的细节。走进了染满泥污的市场,亲眼看肉贩子如何将零钱一张张铺在猪肉上,亲眼看鸡贩如何吹弄鸡屁股,亲眼看那行人如何将唾沫一口啐在泥污里任车辆驶过。 那一夜,我跟从文一起阅读。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稚嫩的孩子。 是的,文学源于生活,文学作品是教会我们去阅读生活,教我们重回坚实的大地。当我的手在日记上游走时,我想我真到了一扇门面前,这儿,我读了,我写了,这才是阅读的开始。 ----------------------------- 在阅读中收获真善美 在宁静的午后,斟上一杯醇茶,捧上一本心爱的书,在日影下细细翻阅,书香与茶香在那个午后醉了我的心,我仿佛神游天外,见到了书中的人物,他们在教我什么才是真善美。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苦苦追寻着真的影子。 《药》中,华老栓握着那个带血的馒头,怀里抱着身体已冰冷的小栓。在泪眼朦胧中鲁迅发出振聋发聩的一声大吼:封建社会扼杀了人的本性,要我真,去新社会找吧!《骆驼祥子》里,祥子还拉着他的手拉车在烈日里奔走,只是他早已不是那个善良单纯的祥子,他的麻木,他的堕落早已销去了他的魂。 老舍告诉我:真早已不在了!我抬头眺望,真原来还在,他在冰心的小桔灯上,在沈从文的边城中,也在于秋雨的苦旅中,人们依然在用心追求着真的境界,“真”如同一颗被重新洗涤过的珍珠,在我们心中闪闪发亮。 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我在苦苦追寻着善的影子。 《海的女儿》中美人鱼为了王子的幸福,甘愿牺牲自己,化作朝阳中那脆弱的泡沫,我读罢潸然泪下,为了这凄美的爱情,也为了美人鱼的善良;《小王子》中那个满头柔软金发的小王子走过无垠的沙漠,对我说:“请帮我画一只羊。”银铃般的笑容,忧伤的表情,时时提醒我,不要拒绝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你的帮助,可能会像甘露一般滋润一颗濒临绝望的心。 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我在苦苦追寻着美的影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7.写春天的诗句及翻译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很多,现收集了27首关于春天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 其全文诗句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 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二、《白鹿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白贞。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三、《春望》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四、《春夜喜雨》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诗句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多好的春雨啊,好像知道时节变化,到了春天,它就自然地应时而生。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飘洒,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 野外的小路上空乌云一片漆黑,只有江面小船还亮着一盏孤灯。清晨观赏细雨湿润的处处春花,朵朵沉甸甸地开遍美丽的成都。 五、《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其全文诗句如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湿润得松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六、《清平调·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看到彩云想起她的衣裳,看到花儿想起她的面容,春风吹拂着栏杆露珠闪艳浓。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也会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七、《元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诗句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普照着,每年春节都取下了旧春联换上新春联。 八、《绝句》(其一)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 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 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九、《春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其全文诗句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十、《登科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郊。 其全文诗句如下: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十一、《钱塘湖春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全文诗句如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掩映于绿杨浓荫下的白沙堤。 十二、《忆江南》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 其全文诗句如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中的滚。 8.描写春天的古诗有哪几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春日》 春来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诗经·小雅·出车》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春日京中》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春中喜王九相寻》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早春寄王汉》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落日忆山中》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行即兴》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金门答苏秀才》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春运》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腊日》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曲江对雨》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绝句漫兴》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城东早春》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苏溪亭》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晚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叹花》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应诏赋得除夜》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无题》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菩萨蛮》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木兰花》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春日西湖寄》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春夜》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好事近》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次元明韵寄。 9.花草树木和水果的名称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诗经·小雅·出车》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