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人际关系的诗句1、有一种人总希望别人在耕种时身强力壮,收获时却染病死去。 2、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用现代方式表达出圣经中“欲人施于己者,必先施于人”的金科玉律。 3、朋友是五伦之外的一种人际关系,一定要求朋友共生共死的心态,是因为人,没有界定清楚这一个名词的含意。 4、没有人在生活中能不与别人碰撞。他不得不以各种方式奋力挤过人群,冒犯别人的同时也忍受别人的冒犯。 5、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关键是清楚到底想要什么。得到想要的,肯定会失去另外一部 分。如果什么都想要,只会什么都得不到。 6、快乐最重要,谁人、何物、何事使你快乐,你就同他们在一起。何物让你不快乐,你就离开他。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离开他。 7、宁肯与好人一起咽糟糠,不愿与坏人一起吃筵席。 8、挑选朋友要慎重,更换朋友要更慎重。 9、己开小车,不要特地停下来和一个骑自行车的同事打招呼。人家会以为你在炫耀。 10、自我批评总能让人相信,自我表扬则不然。 11、暗中劝戒你的朋友,一定是大庭广众中称赞你的朋友。 12、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13、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就得先向别人表示友好。 14、玩弄别人感情,其实是自己情感受过伤害。 15、第一次敢于嘲笑你自己的时候,你便成熟了。 16、妥协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则。 17、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8、一个年轻时只顾自己的人,将会变成一个非常吝啬的人,老来便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守财奴。 19、如果我们想法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20、一个人虽然可以选择许多路,但不能同时走两条路。 21、清清楚楚看昨天,扎扎实实抓今天,高高兴兴看明天。向昨天要经验,向今天要成果,向明天要动力。 22、在朋友交谈之间,语言需要当心。成年人更要步步为营,不传坏话,便可促进双方的友谊。减少是非是促进人际关系重要的一环,好话要多传,坏话一句也不传。 23、一个人如果抛弃他忠实的朋友,就等于抛弃他最珍贵的生命。 24、高兴,就笑,让大家都知道。悲伤,就假装什么也没发生。 25、不要做刺猬 ,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 ,也不跟谁一辈子 ,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6、看穿但不说穿。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心里有数就好了,没必要说出来。 27、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 ,对别人要宽容 ,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 ,给人留条后路 28、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 29、只要肯开口赞美别人,你将会是最大的赢家。 30、尊重不喜欢你的人。 31、与朋友之间不要有金钱来往,不要借钱给朋友,要是你借钱给人家,就象胡适先生一样,我借了,就不要求还。人与人之间没有金钱来往,使我们人人际关系比较成功。 32、破裂的友谊虽然能恢复,但却再也达不到亲密无间的程度了。 33、人伦关系,便是以伦理的观点来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 34、永远不与任何人包括对你最不友好的人纠缠。你搞你的人际纠纷,我忙我的业务工作。 35、自己不喜欢的人,可以报之以沉默微笑;自己喜欢的人,那就随便怎么样了,因为你的喜爱会挡也挡不住地流露出来。 36、放弃是一种智慧,缺陷是一种恩惠。 37、先做人,后做事,只有做人到位,才能做事成功。 38、你真诚地接纳自己,你更能真诚地接纳别人。 2.和国家有关的诗句有哪些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意思:应该按照治家的要求治家,按照治乡的要求治乡,按照治国的要求治国,按照治天下的要求治理天下。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意思:面临祸患而不忘记国家,这是忠心。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意思:我常常长声叹息,还掩面哭泣,哀伤人民生活命运的艰难.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意思:如果这个事有利于国家,那么就算会影响个人的富贵也要去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意思: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意思:壮烈之士爱国好像爱自己的家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意思: 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意思: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意思:朝廷军队向北挺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一定不要忘记把这喜讯告诉你们的父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意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3.当下新兴国家与西方大国之间的关系可用什么词来形容世界格局是大国关系的整体结构。 虽然当今的国际政治已不能再简单地归结为大国政治,但大国关系的影响仍然举足轻重。回顾一年来的形势发展,可以看到世界格局呈现了明显可见的变化。 一方面,美国由于深陷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和金融危机,掌控世界事务的能力受到削弱;另一方面,G20取代G8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论坛,表明新兴大国的地位与影响力显著上升。在这种结构变化中,中国地位凸显,跌宕起伏的中美关系构成了大国关系中的一条主线。 (一)大国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大国关系的结构变化通常有一个较长过程。就年度形势进行判断,有两个重要事实是基本依据。 一个是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台,这一报告表明美国已认识到不可能单靠自己的力量掌控世界事务,必须重新评估自己的权力和使用权力的方式。另一个是G20取代G8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对话机制,这一重要过渡表明,新兴大国与西方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呈现了此消彼长的态势。 从权力政治的视角看,尽管美国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保持着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支配世界事务的能力却呈下降趋势。“9·11”事件之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泥潭使得美国对外政策的实施力不从心,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则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进行对外战略的调整。2010年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强调,将把外交作为战略重点,把外交接触、经济政策与军事力量结合起来,而战争只是最后不得已的手段。 这种调整体现了美国战略力量的收缩。2010年8月美国结束了在伊拉克的作战行动,驻伊美军从2009年的14.4万人减到了5万人;与此同时战略重点东移,增兵阿富汗,使驻阿美军达到10万人。 美国力图通过这样的调整,实现在2011年从伊拉克完全撤军和从阿富汗部分撤军的目的。从一年来美国的对外政策行为看,虽然并未放弃强硬的一面,军费继续大幅增长,在世界各地的军事活动极为活跃,但只要它不能摆脱两场战争的泥潭和金融危机,不能找到伊朗和朝鲜核问题的有效解法,反恐不能取得根本进展,在解决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上不能起主导作用,它就不能改变掌控世界事务力不从心的现状。 这一点构成了年度大国关系变化的一个基本事实。从国际机制的演进看,2010年G20地位凸显,正式取代G8,构成了大国互动结构变化的另一个重要事实。 自20世纪70年以来,G7和后来的G8作为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论坛,一直是大国外交的俱乐部。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新兴大国的崛起和各种全球问题的凸显,仅限于西方大国的小圈子开会,对解决当今世界的问题已没有多少意义。 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标志着由单一“富人俱乐部”主导世界经济时代的结束。与美国、欧洲身陷危机形成对照的是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走到了世界经济的前台,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这种格局的变化推动着更多新生力量参与到“游戏规则”的制定之中。 G20地位的上升,表明新兴国家取得了在“主桌”发言的权利,折射出了全球国际关系和力量结构的变迁。G20地位的凸显和新兴大国作用的增强,给了人们一种新的大国政治的图景。 观察这个集团的成员,可以看到,它们作为一个更具代表性的群体,其份量决定这个机制化的平台具有名符其实的大国政治的形式与实质。据统计,G20的GDP总量占全球的85%,[1]贸易占80%(包括欧盟内部的贸易),人口占三分之二。 [2]尽管G20成员国间的实力有很大差距,但它们在全球190多个国家中,都是位居前列的经济体,而且都具有突出的地区性影响。从统计排名看,G20包括领土排名前8位的国家、军费排名前14位的国家(2009年数字,SIPRI)、石油消费排名前12位的国家。 按照IMF的数据,G20的所有成员的名义GDP,都排在世界前32位之内,[3]而按PPP计算,则都排在世界前24位之内。[4]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是人口排名世界前5位的国家。 [5]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是出口位居世界前4位的国家。[6]沙特和加拿大是排名前两位的石油储量国。 沙特、俄罗斯、美国是石油生产排名前3位的国家。G8加上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投票权排在前20名的国家。 从这些数字来看,G20确实可以说是一个大国俱乐部。尽管从概念界定来讲,有些国家被称为“大国”可能有争议,但称这个互动结构为大国政治平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点,作为批评者的小国感受最清楚。例如,挪威就是G20的批评者。 挪威作为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发展规划的最大捐助者,象其他170个国家一样,在G20中没有发言权。挪威外长斯托雷(Jonas Gahr Støre)认为,“G20是一个自我任命的集团。 与只有最富裕国家代表的G7或G8相比,它可能更有代表性,但它仍然是武断的。我们不再生活在主要大国开会并重画世界地图的19世纪,没有人需要一个新的维也纳会议。” [7]比较今天的G20与19世纪的维也纳会议,应当看到,尽管都具有大国政治的形式,但实质并不一样。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列强进行权力角逐的外交形式,是权力政治竞争的产物,而G20则是一种全球治理结构,。 4.描写邻里关系的诗歌远亲不如近邻 邻里好 赛金宝 ------------------------------------- 安徽省桐城的“六尺巷” 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廷玉,康熙皇帝时期的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雍正时期,朝廷设军机处,其规章制度均由张廷玉拟定。乾隆时期张廷玉仍然深得信任,加太保,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张家的老家桐城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张英老家桐城的家人起墙脚做屋时与邻居吴家因地皮发生争执,家人去信请他出面处理。这位大学士看后立即回信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了信以后,主动让出三尺。邻居吴氏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三加三等于六,这就成了“六尺巷”,也就是相当于2米宽的小巷。从此“六尺巷”在张英的家乡、现在的安徽桐城市传为美谈。 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5年,桐城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1999年,桐城市人民政府拨款在其遗址进行复建与扩建。现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西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石等,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旅游景点。 5.形容人没有本领,全靠关系做事的诗句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嫩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萧管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扬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杜甫讽刺杨贵妃杨氏兄弟姐妹因裙带关系而飞黄腾达。 《古风》大风扬飞尘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聘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注释: 明断:英明果断。 天启:天生,天授。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秦始皇收尽天下兵器,铸成金人;由于天下统一,函谷关也可以向东开放了。 铭功:记功,这里指刻石记功。 会稽岭:在今浙江绍兴。 聘望:纵目远望。 琅琊台:在今山东诸城东南琅琊山。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东登琅琊台,南游会稽山,并在这二处树石立碑,歌颂秦王朝的功德。 鬐鬣:鱼脊和鱼颔上的羽壮部分。指鲸鱼的鬐鬣把青天都遮蔽了,怎能看到蓬莱等仙的山呢? 三泉下:三重泉水下,指很深的地下。但见二句指秦始皇求仙落空,只见三泉之下,铜棺埋葬了他的朽骨。 6.抒发爱国之情的诗句有哪些呃~~多了没关系吧 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陆游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杜甫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李白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杜审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唐•杜牧>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7.形容朋友之间关系密切的诗句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魏万之京【唐】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陈章甫【唐】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董大【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送人东游【唐】温庭筠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雨霖铃【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