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诗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余光中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茶 叶 孙友田 像一朵清香的云 飘遇周秦漠唐 你是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 绿色名片 赴汤蹈火的壮攀 成全了你对人间的爱 於是 膏瓷为你而生 紫砂为你而生 从百姓到帝王都是你的知已 叶落而不归根 带著春天的故事 乘蕾龙马精神 去漫游天下 让世界在一片小小的叶子上 品尝中国 落日山河 汪国真 看落日山河 山峰巍巍如诗 江河滔滔如歌 更有无数英雄豪杰 用情怀染成火的颜色 镀成金的光泽 百川归海 万仞齐指蓝天 何等气魄 何等规模 太阳落 山河不落 那是一个名族 脊梁挺立着 血液奔流着 雨夜 雨淅淅沥沥地下 象是诉说 也象是回答 没有星星的夜晚 流水是最好的家 石子铺成的小路上 一顶草帽 就是一阕词 一把动听的吉它 不论推开门 或者关上窗子 心都没有篱笆 到这里来 到一株海棠树下 滴溜溜的雨水 洗长长的睫毛如画 女孩 拣起一朵朵娟秀 不知是爱怜自己 还是惋惜那遍地落花 凌空复我旧山河 汪国真 凌空复我旧山河 壮士梦中犹奋戈 国土沦丧 心中泣血 乡亲背井离乡 流离失所 江山失却旧日颜色 玉可碎 志不可夺 男儿生来为报国 一声长啸 天地动容 烈士的英名是霞光了的花朵 试看我血肉筑成的新长城 耸立是高山 蜿蜒是长河 千秋万代是一首气势磅礴的歌 这个是音乐盒的歌词,但也相当不错: 琵琶语 琵琶声,到如今还在这响起 穿越千年的寻觅,旧梦依稀 这一声叹息,是人间多少哀怨 天涯漂泊落浔阳,伤心泪滴 琵琶声,到如今还在这响起 素手弄琵琶,琵琶清脆叮咚叮咚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琵琶声,到如今还在这响起 欢笑声,已成乐昨日的回忆 素手弄琵琶,琵琶清脆叮咚叮咚 分明有泪滴有泪滴,人间何事长别离 琵琶声,到如今还在这响起 欢笑声,已成乐昨日的回忆 红颜已老不如昔,空自悲戚 这一声叹息,是人间多少哀怨 弹尽千年的孤寂,空自叹息。 2.【诗经共收集了多少篇诗歌,其中什么篇为笙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一、采诗说 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左传》.另外在《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 当时的采诗官被称为“行人”(见于《左传》). 二、献诗说 《国语·周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三、删诗说 《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 但是众学者认为此说法不可信,其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是孔子参加了诗经的编订.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的诗歌总集.《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 诗经封面 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齐、楚、韩、赵、魏、秦),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诗经》共收集了311篇诗歌(又称诗三百),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取其整数,成为诗三百).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 孔子说:《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每一篇讲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有一个道理,可以说相当多了,然而用其中的一句话就可以涵盖《诗经》中所有的义理而没有丝毫遗漏,这就是《鲁颂 駉》中说的:思无邪.它的意思是,人的思想念头,都是由天理中生来的,而不是由私欲所扭曲的,这一句话,就把《诗经》的思想、道理完全概括了.诗人的言语有赞美的,有讽刺的,对善良的人和事,就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它,以感发人的善心,对丑恶的人和事,就用尖刻的言语来讽刺它,以惩罚人的恶念.都是要提起人们善良的念头,除去人们丑恶的思想,使得人们的性情温和纯正.如果人心的每个念头都是纯正的,没有被私欲邪念扭曲的,那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充满了善行,而没有恶行,充满了被赞美的行为,而没有被讽刺的行为.诗人的赞美和讽刺,也不过是为了劝善惩恶而已,因此由思无邪三个字,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了.想要修身的学人务必了解,应该将功夫下在“慎思”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