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鱼跳出水面的成语有哪些白鱼入舟、白鱼登舟、鱼跃龙门 、老鱼跳波、鲤鱼跳龙门 成语: 白鱼登舟 拼音: bái yú dēng zhōu 解释: 为殷亡周兴之兆。同“白鱼入舟”。 出处: 《汉书·终军传》:“盖六鶂退飞,逆也;白鱼登舟,顺也。”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谓武王伐殷而鱼入王舟,象征而必获,故曰顺也。” 成语: 白鱼入舟 拼音: bái yú rù zhōu 解释: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出处: 《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诸侯皆曰:‘纣可伐矣。’” 示例: 武王~,君臣变色。(《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成语: 鱼跃龙门 拼音: yú yuè lóng mén 解释: 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出处: 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唐·元弼有《鱼跃龙门赋》。 示例: 俗说~,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成语: 老鱼跳波 拼音: lǎo yú tiào bō 解释: 鱼随着乐声跳跃。比喻音律精妙绝伦 出处: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梦入神仙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成语: 鲤鱼跳龙门 拼音: lǐ yú tiào lóng mén 解释: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出处: 《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2.描写关于鱼在河里或者海里的古诗提及庄子,最先想到的便是《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鱼,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正是用如 此充满想象力和张力的绝唱打动我们、征服我们的。 鲲与鹏的形象,不仅体现这一种傲气,更 是一种霸气。 姑且看看鲲是如何化鹏的。 鲲的身体没长到足够大时,不叫鲲,叫大鱼。大鱼和其他生物一起 在遥远的北海之湾生活着,它吞食着水中生物,吸收日月精华,终于有天,它身体长到几千里 长了,这时,大鱼就成了鲲。 鲲在北海自由生活,方圆之内已经很难找到匹配的对手了。然而 ,在无边漆黑的海里,鲲是忧郁的。 于是,它为了寻觅更好的天地,开始计划着如何跳出水面 ,尝试飞行,想体会一下迁徙的滋味。 鲲在海底诡秘地游着,一次次跳起,落下,它试探着水面的风。 它一直等到了六月,盛夏美好 的时光,这时,天地间热气环旋,鲲等来了大风,它熟练的跃起,拼命一搏,双鳍一展,宽大 的翅膀就出现了,只有在这一刻,鲲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鹏。鹏在风中学习飞行,它借着风越 飞越高,终于,它告别了北海,向更广阔的天地飞去。 之前,有谁想过,一条海里的鱼能像鸟儿一样飞行? 回过头来分析这整个过程的内在含义。大鱼之所以能变大鸟,因为它主观意识上就想变。 上文所说的,鲲在轻易就能称王称霸的北海里,是忧郁的,这样的忧郁其实是“领袖气质”与“英 雄无用武之地”间的一种不妥协,它试图跳出水面的行为正是这种不妥协心理的反映。换个角 度来看,鲲对世界的理解,与其他鱼类相比,思想觉悟是不同的,它奋发、自强。 它不想一辈 子在海里抬头看天,它要站得更高,以天的视角去看海。鲲跳出水面时,不叫鹏,依然叫鲲,或者叫大鸟,只有它飞起来了,飞高了,飞到云朵里了,才叫鹏。 我把鲲跳出水面学习飞行看成它的第一个突破。鲲变成大鸟在我眼种是一种自省与鞭策。 自省 ,可以理解成自我反省,也可以说成“众人皆醉我独醒”。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 翻看历史,在春秋时代就有个著名的“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故事。 楚庄王没当上皇帝时,楚国内政就经历里很长一段时间的混乱。 他的爷爷楚成王要称霸中原, 他攻打晋国时被对方打败,没多久后,又祸起萧墙。原先,成王想把商臣(庄王的爸爸)立为 太子,但后来成王发现这个儿子相貌不好,心想这样的人必定生性残忍,于是想改立王子职为 太子。 商臣听了,为弄清楚事情,故意在宴席上调戏姑母。姑母顿时大怒:“难怪你爸要杀了你另立太子,你这个无耻的人!”商臣一听,急了,成王遇事总与妹妹斟酌,现在姑母这样说 ,可见事情果真如此。 3.描写鱼儿的诗句唐人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李白《赠崔侍郎》“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唐朝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宋代王安石的《鱼儿》“绕岸车鸣水欲开,鱼儿相逐尚相欢。 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宽?”宋朝范成大《鲈鱼》“细捣橙姜有脍鱼,西风吹上四鳃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清人徐鹄庭《汉口竹枝词》“不须考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苔香。” 李群玉-唐【新荷】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郑愔-唐【莲曲】锦楫沙棠舰,罗带石榴裙。绿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鱼鸟争唼喋,花叶相芬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诗经•大雅•灵台》诗云:“王在灵台,于轫鱼跃。”•《左传》:“春,公将如棠观鱼者……陈鱼而观之。” •《汉书•地理志下》:“巴蜀广汉,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木疏食果实 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 ;又“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瓜遍及赢蛤,食常充足。”•《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唐]柳宗元:“潭中鱼可数百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 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乐。” •《渔翁》[唐]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烛。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酬张少府》[唐]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唐]张志和:“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晚唐]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踏莎行》[宋]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渔父》陆游:“镜湖俯仰两青天。 万顷玻璃一叶船。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渔父》陆游:“晴山滴翠水挼蓝,聚散渔舟两复三。横埭北,断桥南,侧起船篷便作帆。” •《浣溪沙》[北宋]苏东坡:"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行路难》[唐]李白:“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白日边”•《江村》[唐]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划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雪》柳宗元[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村即事》[唐]司空曙:“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黄花浅水边。”•《鹊桥仙》[南宋]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水钓台四。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道情》[清]郑板桥:“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往来无牵绊。” •《渔父》[唐]岑参:“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清。”。 4.描写鱼儿的诗句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谛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儿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今宵剩把银灯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儿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5.关于“鱼”和“水”的诗句有什么描写鱼: 1、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佚名《江南》 译文:鱼戏耍游走在莲叶里。 2、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苏轼《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译文: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鱼儿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 3、鳞细粉光鲜,开书乱眼前。——李远《咏壁鱼》 译文:鱼鳞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细的光彩,在我的眼前游来游去。 4、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李郢《南池》 译文:太阳升起两竿高了,正是鱼儿觅食的时候,咬钩的鱼一条接着一条。 一家人欢欢喜喜在南池继续垂钓。 5、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王建《野池》 译文:河口的风雨停了天晴啦,蜻蜓和鱼都开始活动啦。 描写水: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译文: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译文: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译文: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译文: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5、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