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大自然的诗句以下这些诗句都是赞美大自然的美景的: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78.春江晚景》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2.描写大自然的古诗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文解释】 我只喜爱那生长在涧边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树丛上黄莺在频频鸣叫。夜晚春天的潮水向岸边涌来,又赶上一场急促的春雨,在这郊野的渡口没有一个人影儿,只有那空空的渡船在水边静静停泊。 【词语解释】 怜:爱怜,喜爱。 急:猛,快。 野渡:荒僻的渡口。 【诗文赏析】 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苦的好官。 在仕途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中唐时期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苦,他有志改良而无能为力,有意退隐而又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任其自然。 仕途犹如遨游,无所作为,如同水急舟横。这首诗流露出了作者恬淡忧伤的情怀。 春游西涧,晚雨野渡,看似一幅没有主人公的山水画,但诗人的灵魂却无处不在。全诗以情写景,借景抒情。 涧边自甘寂寞的幽草、深树、自得其乐的黄鹂、急水中的横舟,没有一处不寓有作者的寄托。这与诗人的处境和心情是分不开的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这首诗的原来题目是《归桃源乡》。 桃源山就是作者刘眘虚的隐居之处。那么这首诗就写作者在桃源山隐居之处那超尘脱俗的志趣的。 整首诗透露出隐居环境的舒适和安逸。白云、青溪、落花、流水。 这是先天的自然环境,还有作者本人的心境。点缀出一幅色彩清新幽雅的图画,真是让人美不胜收,心驰神往。 词句之间如行云流水,恰到好处,描绘的景色也同样是清静而得趣,幽静而淡雅。看后我真想遍寻此处。 太美了,那是我理想的桃源,真是一个让人见而忘返的好去处。作者在这如此美妙的地方,仍然不能忘记的是读书。 这才是为这如此美好的地方添上重重的一笔,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作者才能领略出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心神俱佳的氛围。大有“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语句对仗之工整,环境这恬静,无不透露出这才是读书的好地方。这才是大家所认为的家园。 受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影响很深,据说作者喜与僧道交际,显然受佛学的影响很深。但是能够在在如此清幽之地,保持读书人和高尚情操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诗的写作和修饰丝毫不比王维差,且有明显略胜一筹的优势。我非常喜欢这首诗,是我较早加以背诵和记录的诗词。 诗情画意,闲云野鹤,潇洒舒坦,优哉可羡。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南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1.短篷——小船。 篷是船帆。船的代称。 2.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木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 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 桥东和桥西, 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 东风专指春风。 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 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 早春的风。 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於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 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 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 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 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 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 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 "短篷不就是小船吗?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注解】: 1、香尘:石崇为教练家中舞妓步法,以沉香屑铺象牙床上,使她们践踏,无迹者赐 以珍珠。 2、坠楼人:指石崇爱妾绿珠,曾为石崇坠楼而死。 坠楼人,绿珠是石崇爱妾,孙秀想占有她,石崇怒而不给,孙秀便在赵王(司马伦)前陷害石崇,崇因此被捕。 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主子)前。”乃投于楼下而死。 【韵译】: 繁华往事,已随沉香烟尘飘荡无存; 流水无情,野草却年年以碧绿迎春。 啼鸟悲鸣,傍晚随着东风声声传来; 落花纷纷,恰似那坠楼的绿珠美人。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诗。大概写诗人经过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遗址而兴吊古情 思。 前句写金谷园昔日的繁华,今已不见;二句写人事虽非,风景不殊;三、四两句 即景生情,听到啼鸟。 3.描写大自然诗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 2.霜叶红于二月花 3.天街小雨润如酥 4.千树万树梨花开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采菊东篱下,悠然南山下 8.山气日夕往,飞鸟相与还 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0.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3.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崖沓嶂凌苍苍。 14.山红涧碧纷烂漫 1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1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7.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1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9.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2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2.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4.写一首自己喜欢的描绘自然景象的古诗词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这样描写他的内心体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 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融。 《鹿柴》也是这样的: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请看他的山水小诗《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有一首描写深秋景色的小诗,名为《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更是一首集诗画乐于一体的佳作: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水诗直到盛唐时代才蔚为大观。 孟浩然与王维首开山水诗派,光被后代诗坛。孟浩然比王维稍长,他的山水佳篇很有意境。 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 “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 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山水诗是在表现山水之美,抒发观赏山水时的心境、感受的诗歌。 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的进一步勾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产生。《诗经》、《楚辞》中都有描写山水的成份,尤其是《楚辞》中的某些篇章,不仅较细致的写出了山水形貌,且具有意境。 但是这些也是如田园诗在《诗经》、《楚辞》的地位一样——并非为表现山水之美而作,只是做为背景和比兴的媒介。山水风景诗是我国诗歌宝库的珍品,呤诵这些诗篇,如同歌唱一曲曲祖国山河赞歌。 它们又是一幅幅优美的自然画卷,使人们欣赏大自然之美,陶冶健康情操。山水诗实在是从南宋谢灵运开始的,南齐谢眺继之,也称“大小谢”。 山水田园诗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艺术技巧很高。建安时期曹操所写的《观沧海》,开始以山水作为歌咏的主要对象,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如其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东临碍石,以观沧海。水何潺潺,山岛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雨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咏志。**的词《浪淘沙·北戴河》所写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所指就是这么一首。 曹操于建安十二年(207年)东征乌桓大胜,于归师四季经碣石,乘兴登临,即景抒情,写下这首豪迈的诗章,诗篇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大海图景。全诗以沧海为中心,动静结合,展现了它那吞吐日月含蓄星辰的雄伟气势和浩瀚景象。 5.关于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句和句子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渌:清澈。 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冰笋:冰棱。意谓从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从柳枝梢头看到春天已偷偷归来。 宋·张来《春日》 老树着花无丑枝 宋·梅尧臣《东溪》:“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翠色:嫩绿的草色。 和烟老:随着暮霭变成深绿。 宋·梅尧臣《苏幕遮》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春夜》 恼人天气又春阴 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宋·苏轼《定风波》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信:消息。露:显示。 宋·苏轼《一丛花》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 竟日:整日。 宋·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意谓春雨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鲜花,花儿在春风中摇动,满山弥漫着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梢红 芳菲:指春花季节。 宋·贺铸《小重山》 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 韶华:美好的年华。东君:春神,这里指春天。 宋·周邦彦《蝶恋花》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青:绿叶。红:红花。 宋·葛胜仲《临江仙》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将息:养护,调养。 宋·李清照《声声慢》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柳眼:柳叶。 梅腮:指梅花。 宋·李清照懈恋花》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杨柳句谓杨柳遮不断春大的景色。 宋·陆游《马上作》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陆游《豆叶黄》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 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东风吹雨细于尘 宋·辛弃疾《浣溪沙》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杜宇:杜鹃。 宋·辛弃疾《浣溪沙》 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 宋·辛弃疾《满江红》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春事:春景。 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时。 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春阴:春天的阴云。幽花:清幽的花。 明:绚丽。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宋·陈亮《南歌子》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荠麦:芥菜,麦子,泛指田间作物。 宋·姜夔《扬州慢》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黄柳》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著物:春风润泽万物。 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 酝造:酿造。 可人:喜人。 宋·石孝友《好事近》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瘦雪:残雪。 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飘零。青子:青青的小果于。 金·王庭筠《谒金门》 东风轻扇春寒 轻扇:轻轻地吹动。 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飞红:花瓣飞舞。 元·白朴《天净沙·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觉来:醒来。 元·胡只遹《阳春曲·春景》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袅:飘浮不定。 晴丝:虫类所吐的丝,春日常在空中飘游。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春到人间万物鲜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清·卢道悦《迎春》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夏颂——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 夏初——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 夏热——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夏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夏水——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 夏夜——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夏雨——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 夏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夏蝉——垂缍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夏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夏节——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桂绿云鬟。 夏思——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夏游——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夏趣——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 6.关于热爱大自然的诗句1. 《竹里馆》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 《岭梅》 年代: 宋 作者: 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3. 《滁州西涧》 年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 《山行》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 《送灵澈上人》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7.描写大自然热爱生命的古诗1、《黄河》【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2、《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黄河二首》【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4、《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5、《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关于自然的诗句1、新雷 清代: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译文: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每当寒冬将尽便促使春意萌生。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 2、山行 清代:施闰章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译文:山野寺庙把林子分开了,山亭好像从晚霞中间穿过去。春已经深了,可是从没有客人到来;一路走来,仿佛听到了松花落地的声音。 3、池上絮 唐代:韩愈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译文:池塘上没有什么风,只有那落日的余辉,杨花在天晴后又各自从池塘上飞起来了。柳絮为了依靠它的纤质越过这清镜似的池塘,却满身湿透而不能够归去了。 4、古悠悠行 唐代:李贺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译文:太阳天天落下西山,月亮夜夜升上高天。古往今来哪儿有尽头,千年的时光随风飘散。海中是沙粒慢慢变成岩石,如今的秦桥只见鱼儿吹沫戏玩。时光像流水不断逝去,汉武帝的铜柱也随着岁月更移早已不在人间。 5、山寺 唐代:杜甫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译文:荒凉的山寺里和尚很少,蜿蜒的小路愈盘愈高。麝香在石竹丛里安睡,鹦鹉悠闲地啄食金桃。乱流的溪水行人可以趟过,悬崖上建构的屋宇十分牢靠。登上山顶的高阁天色已晚,百里之外还能望见飞鸟的毫毛。 6、泰山吟 魏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译文:雄伟高大的泰山,以极其清秀的灵气直冲青天。它的山岩洞穴仿佛天然间隔的空虚宅院,寂寞无声,幽静深邃。它绝非人间工匠的制造,而是大自然造物所开发的高楼大厦。 变幻莫测的风云气象究竟是什么东西,竟然这样使我的思想波动不定。决定离开变化多端的人境,搬到泰山中生活,恬然无为,延年益寿,安享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