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夏日昆虫的诗句

1. 描写夏蝉的诗句有哪些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宋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宋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3、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 唐 · 李商隐《霜月》 4、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清 · 袁枚《所见》 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南北朝 · 王籍《入若耶溪》 6、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 宋 · 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7、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 唐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8、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 唐 · 骆宾王《咏蝉 / 在狱咏蝉》 9、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唐 · 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10、绿槐高柳咽新蝉 —— 宋 · 苏轼《阮郎归·初夏》 11、湖上西风急暮蝉 —— 宋 · 晏殊《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12、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 宋 · 杨万里《初秋行圃》 13、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 唐 · 李商隐《乐游原》 14、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 唐 · 李商隐《柳》 15、乱蝉衰草小池塘 —— 宋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

2. 描写夏天蝉鸣的诗句

闲听蝉鸣读蝉诗

蝉,俗称知了,也叫蚂蛣鸟、蛣蟟猴,世界上现有3000多种。在我国,科学家已发现200种左右,并根据其生长季节,将其分为春蝉、夏蝉、秋蝉。春蝉鸣声尖而高,夏蝉鸣声响亮,秋蝉的鸣声听起来有些哀转。雌蝉不会鸣叫,故称“哑蝉”,古希腊诗人萨拉朱斯曾有两句非常幽默的《咏蝉》小诗:蝉的生活多么幸福呀,因为它们有不会开口的太太。

虽然说雄蝉被人们誉为“不知疲倦的歌手”,但它唱歌却不是用嘴,而是靠胸腹部的一对鸣器。这鸣器内有气腔,外有响板,气流从气腔中冲出,响板和全身震动,便发出了声音。昆虫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雄蝉的歌唱能反映出天气的变化。例如,众蝉齐鸣,是好天气,蝉鸣嘎然而止,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天气阴沉,忽有蝉鸣,说明天气即将放晴。唐朝著名诗人许裳在《闻蝉》一诗中就有明确表述:“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唐朝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则在《六月三日夜闻蝉》一诗中告诉人们在苏州一代,蝉鸣开始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壤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时吸食植物的汁。然而,古人却误以为蝉靠饮露为生,因而把蝉视为高洁的昆虫,不少文人雅士也就写下众多的咏蝉诗,或寄托自己的理想,或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写道:“濯淖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这里以蝉为比喻,高度赞扬了屈原的高风亮节,不随波逐流。隋朝旧臣虞世南,才高学广,为人正直,被唐太宗李世民留用并深得器重。他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咏蝉》诗:“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已远,非是藉秋风”,意思是说,只要立身高洁,不需凭借任何力量,自可声名远扬。而晚唐诗人李商隐满腹经纶,抱负高远,却想不到陷入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不受重用,潦倒终身。因而在听到蝉鸣之后,便由蝉的立身高洁,联想到自己的清白,于是以《蝉》为题作诗一首:“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诗人抓住蝉的特点,以情作诗,为情造文,诗中的蝉可谓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与颂扬蝉的高洁相反,咏蝉诗中也有讥讽蝉的污浊的。唐末诗人陆龟蒙和罗隐各作有一首《蝉》诗。在陆龟蒙的笔下,蝉是卑鄙无能之辈:“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而在罗隐的笔下,蝉则是趋炎附势之徒:“大地工夫一为遗,与君声调偕君绥。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两诗借蝉言志,对唐末的社会腐败、官场污浊,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和批判。曾担任任侍御史的唐代诗人骆宾王,在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受人诬陷被以贪赃罪名下狱。身陷囹圄的诗人在闻听蝉鸣后,联想自己的遭遇,便吟出一首也写过一首《咏蝉》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该诗借蝉抒怀,对当时社会的落后险恶进行了披露,并对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进行了描写。全诗取譬贴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到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

蝉声响亮而高远,对此许多诗人也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南北朝时期梁朝辞赋家萧子范曾作有《后堂听蝉》一诗:“试逐微风远,聊随夏叶繁,轻飞避楚雀,饮露入吴园。”全诗紧扣听蝉,一句一事,笔墨变幻,追新出异,如今读起来,似乎可使人们听到夏蝉的鸣声,看到夏蝉的活动。唐代诗人虞世南则作有一首题为《蝉》的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全诗表面是重写蝉声的远扬,实际是借以比贤德之人自然声名远播,并不需要外在的凭藉,显然是对人的品格美的赞颂,读之可从中悟出些道理。而唐代另一位诗人卢仝则作有《新蝉》一诗:“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短短几句,便把蝉鸣的声音描写得栩栩如生,那声声吟唱像幽咽的流泉,仍然响在人们耳边。而宋代词人王沂孙所作的 《齐天乐·蝉》托物抒怀,在描写蝉鸣的声音中流露封建士人对国家破败、身无所托的悲伤:“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

此外,唐朝诗人雍陶也作有一首《蝉》诗:“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清代诗人朱受新作有《咏蝉》一诗:“抱叶隐深林,乘时慧慧吟。如何忘远举,饮露已清心”,南朝诗人陈正见偶得一首《赋得秋蝉和柳应衡阳王教诗》:“秋雁写遥天,园柳集惊蝉;竞噪长枝里,争飞落木前。风高知响急,树近觉声连;长杨流喝尽,讵识蔡邕弦”,这些诗作虽同样是即景写景,描写蝉鸣,读之却有一番清新别致的机趣。

3. 描写花、鸟、鱼

花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鸟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虫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鱼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花:花的诗句 1。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寓意》)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9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荷花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梅花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鸟: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元·宋禧《即事》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入风波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中。

西寒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虫: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 向晚多愁思,闲窗桃李时。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

——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对酒》 花: 花的诗句 1。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寓意》) 6。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9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荷花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梅花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鱼: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清•朱凤翔《。

4. 有关夏蝉的诗词有哪些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早蝉 》白居易 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村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六月三日夜闻蝉 》白居易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白居易 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白发生头速,青云入手迟。 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

《答梦得闻蝉见寄 》白居易 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 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

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

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 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

《听蝉 》赵嘏 噪蝉声乱日初曛,弦管楼中永不闻。 争奈愁人数茎发,故园秋隔五湖云。

《闻蝉 》杜牧 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 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

时行仍仿佛,度日更分明。 不敢频倾耳,唯忧白发生。

《咏蝉 》李百药 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 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始闻夏蝉 》韦应物 徂夏暑未晏,蝉鸣景已曛。 一听知何处,高树但侵云。

1,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五代楚 ,刘昭禹《闻蝉》 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3,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

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早蝉》 4,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5,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

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闻蝉》 6,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

——(《闻蝉寄贾岛》) 7,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早蝉》 8,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9,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画蝉》 10,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

——《闻早蝉》 11,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白居易《早蝉》 12,鬓蝉似羽。

轻纨低映娇妩。凭阑看花,仰蜂粘絮。

春未许。宝筝闲玉柱。

东风暮。——《垂丝钓》 13,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

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闻蝉感怀》 14,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

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闻蝉》 15,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

——元稹《送卢诗》 16,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

——《秋蝉声》 17,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

——《听早蝉歌》 18,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

——《闻新蝉寄桂雍》。

5. 和昆虫有关的诗有哪些

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当推《唐诗三百首》。

在这三百首光辉篇章中,有一些与昆虫有关的诗句,是诗人以虫寓意、抒发情怀的。 |例如,“夜深静卧百虫绝, 清月出岭光入扉。”

(韩愈《山石》)描写一片万籁无声的宁静夜色;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以此比喻过路客人投宿时的情景;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 |颂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传说养蚕是黄帝的元纪螺祖首创,已有5200年以上的历史。

总之,蚕儿浑身都是宝,对人类贡献极大。 诗人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抒发情怀,表示“老骥伏枥”之志和“鞠躬尽瘁”之心。

唐代张籍《田家行》诗:“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描述了蚕作茧化蛹、茧中出蛾的现象。

|咏蝉 |蝉羽化期多在夏季,所以有“蝉鸣空桑叶、八月萧关道”(王昌龄《塞上曲》)的诗句。雄蝉的腹基部两侧有发音器,依靠振动发音器来“蝉鸣” 、“蝉唱”,如果清晨有露或大雨将至,蝉鸣则止、蝉唱暂休。

故有“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李商隐《落花》)的诗句。 |虽然有“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的诗句,来抒发诗人清闲悠然的心境。

但有的诗句却是借蝉声来表达诗人清高与思怀的。 如,“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在狱中咏蝉》)。

作者的高风亮节在其序中,以蝉喻之,描写得淋漓尽致!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抒发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戴叔伦《画蝉》诗:“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可算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成语的艺术再现。 |梦蝶 |庄周梦蝶就成了文人墨客借物言志的重要题材,蝶梦也就成了梦幻的代称。

|杜甫诗《曲江二首》中写道:“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觅食、交配、产卵和蜻蜓点水产卵,一触即飞之状,描绘得栩栩如生。 |北宋谢逸在《蝴蝶》中描述到:“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

|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诗云:“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扑萤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这是唐诗中的绝妙佳句,早已脍炙人口。

萤属于鞘翅目萤科,幼虫常在腐草堆中觅食小虫,故有“腐草为萤”之误。 |萤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所以有“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白居易《长恨歌》)的诗句,写的是唐明皇夜不成寐思念杨玉环的情景。

|防虫 |唐代戴叔伦《屯田词》:“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白居易《捕蝗》:“荐食如蚕飞似雨,飞蝗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 |北宋苏轼有诗:“今年春暖欲生蝻,地上戢戢多于土。

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哪肯吐。” |明代郭敦也有名句描述:“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盈血,牵衣顿足捕不能,大叶全空小枝折。”

说到中国的昆虫文化,不得不提到唐代的欧阳洵。有专家考证,在公元641年,欧阳洵编撰的《艺文类聚》就是最早将散落在中国民间的昆虫文化史料汇集起来的。

其中包含了关于蝉、蝶、蚊、蝇、蛾、蚁、蝗、蜂、蟋、尺蠖、螳等昆虫的诗赋。后来有关昆虫的诗词歌赋不断出现于诗作之中。

如2000多年前的《诗经·国风·七月》里载有“五月螽斯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左思的《巍都赋》中有“清戎绵幕,无异蛛蝥之网,弱卒锁甲,无异螳螂之卫”;古人扬雄的“雕虫小技,壮夫不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录有关虫类药物的70多条款中,就有不少生动的描述,如蜣螂“其虫深目高鼻,状如羌胡,背负黑甲,状如武士,故有蜣螂、将军之称”等等。

古代仅养蚕、养蜂就有相当多的专著,如淮南王的《蚕经》;宋元明的《蚕书》、《艺桑总论》;清朝的《蚕桑辑要》;后魏的《齐民要术》;唐宋的《尔雅翼》有“蜜蜂蛰人,芒入人肉,不可复出,蜂亦寻死。”等等,其中不仅体现了相当的科学水平,而且涉及有不少昆虫文化的素材。

据《中国农书》记载,我国古代放养白蜡虫首次被国外知晓的是英国耶稣传教士N.特里高尔特,他在1651年对此做了记述。此后消息传到了欧洲,W.洛克哈特于1853年将白蜡样品连同白蜡虫从上海送到英国供作研究。

1913年,美国的E.H.威尔逊特地亲临我国,对四川的白蜡进行了考查。由此可见,昆虫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在国际民间和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还有许多昆虫在远古时期,就已默默无闻地在民间装点着人民生活。如蝉在晋、汉时代就饲养用作娱乐,陶毂的《清异录》记载了唐代长安有赛蝉的风俗,聚蝉较鸣,称为“仙虫社”。

金龟子在七八百年前已经用来作装饰品和玩具,“金龟子,体绿色,光若金,里人取之,以佐妇钗环之饰”记录于《益州方物记》中;在《癸辛杂识》有“甲能飞,其色如金,绝类小龟,小儿多取以为戏”的记载。几丁虫也同样被用于装饰品,陈常器的“吉丁虫,甲虫也,背正绿,有翅。

6. 描写昆虫的诗有哪些

1、《东都酺宴》 唐 张说

尧舜传天下,同心致太平。

吾君内举圣,远合至公情。

锡命承丕业,崇亲享大名。

二天资广运,两曜益齐明。

道畅昆虫乐,恩深朽蠹荣。

皇舆久西幸,留镇在东京。

合宴千官入,分曹百戏呈。

乐来嫌景遽,酒著讶寒轻。

喜气连云阁,欢呼动洛城。

人间知几代,今日见河清。

2、《奉和御制春台望》 唐 许景先

睿德在青阳,高居视中县。

秦城连凤阙,汉寝疏龙殿。

文物照光辉,郊畿郁葱蒨。

千门望成锦,八水明如练。

复道晓光披,宸游出禁移。

瑞气朝浮五云阁, 祥光夜吐万年枝。

兰叶负龟初荐祉,桐花集凤更来仪。

秦汉生人凋力役,阿房甘泉构云碧。

汾祠雍畤望通天, 玉堂宣室坐长年。

鼓钟西接咸阳观,苑囿南通鄠杜田。

明主卑宫诫前失,辅德钦贤政惟一。

昆虫不夭在春蒐, 稼穑常艰重农术。

邦家已荷圣谟新,犹闻俭陋惜中人。

豫奉北辰齐七政,长歌东武抃千春。

3、《蜡辞 / 伊耆氏蜡辞》 先秦 佚名

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

草木归其泽!

4、《农臣怨》 唐 元结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

5、《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唐 沈佺期

家住东京里,身投南海西。

风烟万里隔,朝夕几行啼。

圣主讴歌洽,贤臣法令齐。

忽闻铜柱使,走马报金鸡。

弃市沾皇渥,投荒漏紫泥。

魂疲山鹤路,心醉跕鸢溪。

天鉴诛元恶,宸慈恤远黎。

五方思寄刃,万姓喜然脐。

自幼输丹恳,何尝玷白圭。

承言窜遐魅,雪枉间深狴。

坟垄无由谒,京华岂重跻。

炎方谁谓广,地尽觉天低。

百卉杂殊怪,昆虫理赖暌。

闭藏元不蛰,摇落反生荑。

疟瘴因兹苦,穷愁益复迷。

火云蒸毒雾,阳雨濯阴霓。

周乘安交趾,王恭辑画题。

少宽穷涸鲋,犹愍触藩羝。

配宅邻州廨,斑苗接野畦。

山空闻斗象,江静见游犀。

翰墨思诸季,裁缝忆老妻。

小儿应离褓,**未攀笄。

梦蝶翻无定,蓍龟讵有倪。

谁能竟此曲,曲尽气酸嘶。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