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画家

1.关于画家或者作画的古诗词

《金陵晚望》 高蟾(唐)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画鸡》唐寅(明)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贻费道人》谭用之(唐 )谁如南浦傲烟霞,白葛衣轻称帽纱.碧玉蜉蝣迎客酒,黄金毂辘钓鱼车.吟歌云鸟归樵谷,卧爱神仙入画家.他日凤书何处觅,武陵烟树半桃花..《范宽秋林萧寺图》 乾隆(清 )禅有南宗及北宗,画家笔法与之同.限于地气因殊风,北之巨擘华原翁.《山居杂诗九十首》宋 曹勋 画工作江梅,粉桧良自夸.吾侪晕澹墨,一枝才数花.风情意自足,横斜不可加.须知自古来,画家须诗家..《次韵卢直院题秀邸所赠春龙出蛰图》 宋 戴栩中兴断鳌四极立,黄河不动银河湿.群龙作御翊天飞,岂有泥蟠初破蛰.画家画甜难尽神,诗家诗苦空绝尘.上圣调合二能事,从此角鬐成活身.《已亥杂诗 202》 清 龚自珍 料理空山颇费才,文心兼似画家来.矮茶密致高松独,记取先生亲手栽.《渔家》明 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2.古诗《画》的作者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扩展资料: 公元701年,王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此后半官半隐。

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终尚书右丞。

他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在诗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岁时写成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可见,他在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

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 当时,在那贵族世袭的社会中,像王维这样多才多艺的资质,自然会深受赞赏。

因此,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了进士。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

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 王维在这时和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这就是他的半官半隐的生活情况。 一直过着舒服的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

而这在战乱平息后却成了严重问题,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审讯。 按理投效叛军当斩,幸其在乱中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加上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弟弟(曾跟随皇帝出逃)的求情,恳请将其官职等换其兄性命,王维才得免于难,仅受贬官处分。

其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职。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

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

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画。

3.唐朝的画家有哪两个

唐朝的画家不止两个:

韩滉(723~787)

中国唐代画家。字太冲 。长安(今陕 西西安)人。曾任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晋国公。博雅多才,工书法,善鼓琴。绘画师法陆探微,擅画人物、农村风俗及马、牛、羊、驴等,作品多反映唐代的文人生活及农村的生活习俗。今有《五牛图》传世

张萱,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艺术活动主要集中在唐开元、天宝年间(713-755),张萱供奉于内廷,在集贤院中任画直,司宫廷画家之职。以善绘贵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在画史上通常与另一稍后于他的仕女画家周昉相并提。唐宋画史著录上记载张萱的作品计有数十幅,不少还一再被许多画家摹写,但出于张萱本人手笔的原作,今已无一遗存。

周昉,

中国唐代画家。字景玄,又字仲朗。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不详。出身贵族。周昉见于记录的最早活动时间是唐代宗大历(766~779)年间任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长史。最后见于记载的活动时间是德宗贞元(785~804)奉诏画章敬寺壁画。

顾闳中(约公元910--980年)

活跃于南唐时期,是后主南唐画院翰林待诏。善画,独见于人物,“是目识心记”的高手。画风沿承唐代仕女传统,并创立五代清秀娟美形象的造型特征他的作品传世只有《韩熙载夜宴图》,但却以“孤幅压五代”的气派存留于世。闪耀着永不熄灭的艺术之光。

4.关于画家或者作画的古诗词

关于画家或者作画的古诗词满身雪白走将来,犹陪落日泛秋声,好作寒江钓雪图,黄河不动银河湿。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 曹勋 画工作江梅,画家须诗家。上圣调合二能事,武陵烟树半桃花。

《渔家》明 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金陵晚望》 高蟾(唐)曾伴浮云归晚翠。画家画甜难尽神,白葛衣轻称帽纱。

吾侪晕澹墨。风情意自足。

生平不敢轻言语,诗家诗苦空绝尘。群龙作御翊天飞。

《已亥杂诗 202》 清 龚自珍 料理空山颇费才。画家不识渔家苦。

须知自古来,横斜不可加,文心兼似画家来,一叫千门万户开。 ,卧爱神仙入画家。

吟歌云鸟归樵谷,粉桧良自夸。碧玉蜉蝣迎客酒,北之巨擘华原翁;世间无限丹青手,黄金毂辘钓鱼车。

限于地气因殊风,满船凉月雪模糊.《范宽秋林萧寺图》 乾隆(清 )禅有南宗及北宗。他日凤书何处觅,岂有泥蟠初破蛰。

《画鸡》唐寅(明)头上红冠不用裁,一片伤心画不成,一枝才数花,画家笔法与之同。矮茶密致高松独,记取先生亲手栽.《次韵卢直院题秀邸所赠春龙出蛰图》 宋 戴栩中兴断鳌四极立。

。《贻费道人》谭用之(唐 )谁如南浦傲烟霞,从此角鬐成活身满身雪白走将来,犹陪落日泛秋声,好作寒江钓雪图,黄河不动银河湿。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 曹勋 画工作江梅,画家须诗家。上圣调合二能事,武陵烟树半桃花。

《渔家》明 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金陵晚望》 高蟾(唐)曾伴浮云归晚翠。画家画甜难尽神,白葛衣轻称帽纱。

吾侪晕澹墨。风情意自足。

生平不敢轻言语,诗家诗苦空绝尘。群龙作御翊天飞。

《已亥杂诗 202》 清 龚自珍 料理空山颇费才。画家不识渔家苦。

须知自古来,横斜不可加,文心兼似画家来,一叫千门万户开。 ,卧爱神仙入画家。

吟歌云鸟归樵谷,粉桧良自夸。碧玉蜉蝣迎客酒,北之巨擘华原翁;世间无限丹青手,黄金毂辘钓鱼车。

限于地气因殊风,满船凉月雪模糊.《范宽秋林萧寺图》 乾隆(清 )禅有南宗及北宗。他日凤书何处觅,岂有泥蟠初破蛰。

《画鸡》唐寅(明)头上红冠不用裁,一片伤心画不成,一枝才数花,画家笔法与之同。矮茶密致高松独,记取先生亲手栽.《次韵卢直院题秀邸所赠春龙出蛰图》 宋 戴栩中兴断鳌四极立。

。《贻费道人》谭用之(唐 )谁如南浦傲烟霞,从此角鬐成活身梅 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朵朵花开淡墨痕次韵卢直院题秀邸所赠春龙出蛰图》 宋 戴栩中兴断鳌四极立,黄河不动银河湿。群龙作御翊天飞,岂有泥蟠初破蛰。

画家画甜难尽神,诗家诗苦空绝尘。上圣调合二能事,从此角鬐成活身。

《白梅赞 》 《步云桥仙境》(刘宝纯作) (刘宝纯作) 乱山残雪过风雷, 千山杳杳竞云合,白梅缀玉冰霜摧。 一水潺潺劈岸开。

浩态孤芳须善养, 松自悬崖穿雾过,只留风骨不成魁。 人从绝壑乘云来。

5.赞美画家的古诗句

赠画师

作者:鲁迅 朝代:现代 体裁:七绝

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 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范宽秋林萧寺图

作者:乾隆 朝代:清

禅有南宗及北宗,画家笔法与之同。 限于地气因殊风,北之巨擘华原翁。

秋山丛樾凡几重,林凹萧寺隐其中。 流泉 如飞虹,是何结撰杰且雄。

故应心醉米南宫,约略境界记所逢, 文殊五台叶斗峰。

题王蒙秋林散步

作者:乾隆 朝代:清

不为荷叶皴,只作笋尖矗。 峰脚横秋云,屋头笼古木。 欲变画家格,别开生面目。 策杖一行人,明告此意独。

已亥杂诗 202

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

料理空山颇费才,文心兼似画家来。 矮茶密致高松独,记取先生亲手栽。

山居杂诗九十首

作者:曹勋 朝代:宋

画工作江梅,粉桧良自夸。 吾侪晕澹墨,一枝才数花。 风情意自足,横斜不可加。 须知自古来,画家须诗家。

赠别郑秋蕃兼谢惠画

作者:梁启超 朝代:清

【诗词】:鲁孱漆室泣,周蠢嫠纬悲,谋国自有肉食辈,干卿甚事,胡乃长叹而累欷?覆巢之下无完卵,智者怵惕愚者嬉,天下兴亡各有责,今我不任谁贷之。 吾友荥阳郑秋子,志节卓荦神嵚崎,热心直欲炉天地,视溺己溺饥己饥。 少年学书更学剑,顾盼中原生雄姿,此才不学万人敌,大隐于市良自嗤。 一槎渡海将廿载,纵横商战何淋漓,眼底骈罗世界政俗之同异,脑中孕含廿纪思想之瑰奇。 青山一发望故国,每一念至魂弗怡,不信如此江山竟断送,四百兆中无一是男儿。 去年尧台颁衣带,血泪下感人肝脾,义会不胚走天下,日所出入咸闻知。 君时奋臂南天隅,毁家纾难今其时,悲歌不尽铜驼泪,魂梦从依敬业旗。 誓拯同胞苦海苦,誓答至尊慈母慈,不愿金高北斗寿东海,但愿得见黄人捧日、崛起大地、而与彼族齐骋驰。 我渡赤道南,识君在雪黎,貌交淡于水,魂交浓如饴。 风云满地我行矣,壮别宁作儿女悲。 知君有绝技,余事犹称老画师。 君画家法兼中外,蹊径未许前贤窥;我昔倡议诗界当革命,狂论颇颔作者颐。 吾舌有神笔有鬼,道远莫致徒自嗤;君今革命先画界,术无与并功不訾。 我闻西方学艺盛希腊,实以绘事为本支,尔来蔚起成大国,方家如鲫来施施。 君持何术得有此,方驾士蔑凌颇离,英人阿利华士蔑,近世最著名画师也。 希腊人颇离奴特,上古最著名画师也。 一缣脱稿列梳会,君尝以所画寄陈博览会,评赏列第一云。 博览会西名曰益士彼纯,又名曰梳。 万欧谓欧罗巴人也。 喷喷惊且咍,乃信支那人士智力不让白皙种,一事如此他可知。 我不识画却嗜画,悉索无餍良贪痴,五日一水十日石,君之惠我无乃私。 棱棱神鹰兮历历港屿,君所赠余画,一为飞鹰搏鸮图,一为雪港归舟图,皆君得意之作也。 雪黎港口称世界第一,画家喜画之,而佳本颇难。 缭以科葛米讷兮藉以芦丝,西人有一种花名曰科葛米纳,意言勿忘我也,吾译之为长毋相忘花。 芦丝即玫瑰花。 君所赠画,杂花烘缭,秾艳独绝。 画中之理吾不解,画外之意吾颔之。 君不见鸷鸟一击大地肃,复见天日扫雰翳,山河锦绣永无极,烂花繁锦明如斯;又不见今日长风送我归,欲别不别还依依,桃花潭水兮情深千尺,长毋相忘兮攀此繁枝。 君遗我兮君画,我报君兮我诗,画体维新诗半旧,五省六燕惭转滋。 媵君一语君听取,人生离别寻常耳,桑田沧海有时移,男儿肝胆长如此,国民责任在少年,君其勉旃吾行矣。

6.写古诗《画》的作者是谁

《画》为初唐诗人王维所做的一首五言绝句。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祖籍山西祁县。

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官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接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原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扩展资料这是一首画作欣赏诗,从诗中的描述来看,画中有山、水、花、鸟都是典型的中国画题材,而且肯定是一幅画得相当逼真、传神的作品。

作者通过文字的描述,把一幅本是静止的画变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卷轴展现出来:苍翠的山,流动的水,绽放的花,欢鸣的鸟,一派鲜活的景象,把读者引入了无限的遐想之中。当读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的时候,才发现,画中的一切不过是一个个无生命的静物。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

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

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画 (唐代王维诗作)。

7.有关作画的古诗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作者:刘黻 朝代:宋 默观羲圣书,先天著复坤。

画画妙理具,森立河图文。 宇宙斡生意,日月棕辞奔。

乘承著不息,反穷性存存。 透彼名利关,沿此道义门。

用功不精密,频复何由敦题海云楼下一碧万顷亭作者:蒲寿宬 朝代:宋 倚阑心目净,万面一磨铜。 欲画画不得,托言言更穷。

阴晴山远近,日夜水西东。 此意知谁会,鸥边独钓翁。

题海慧寺画水壁作者:释德葵 朝代:宋 【诗词】:君不见昔人十日画一水,摩挲洼窿随手起。 若非胸次吞江湖,安得波澜来笔底。

我来萧寺观奇踪,壁间隐隐腾蛟龙。 初疑乘风驭弱水,恍然坐我蓬莱宫。

又疑去年八月秋水溢,阴风袭人廊庑湿。 谁知画者巧通神,董羽至今羞死笔。

此水不是画,一水一水势相及。 对此融神坐终日,后人虽画画不出。

何如倒却毗陵华严壁,海慧北廊推第一。 曾德礼墨梅竹篆隶皆精岁在己未示似墨梅酬价作者:曾丰 朝代:宋 【诗词】:北枝顽顿如不仁,南枝警敏如有神。

方当群有急归宿,忽自太无偷发春。 画画清修枝拔萃,点点精明花引类。

幻尽岁寒姿者天,吾宗所幻天相似。 溪边照水周逸民,檐下横窗晋诗人。

胸次还余墨外墨,笔端更写真中真。 把南金报犹轻议,举赵璧归非厌嗜。

只今随牒广之南,彼大庾山吾画笥。 王翠岩写竹求诗作者:赵孟坚 朝代:宋 【诗词】:古画画物无定形,随物赋形皆逼真。

其次祖次有师绳,如印印泥随前人。 尚疑屋下重作屋,参以新意意乃足。

晋魏而来几百年,羲献断弦谁解续。 何况高束李杜编,江湖竞卖新诗读。

愿君种取渭川一千亩,饱饭消遥步扪腹。 风晴烟雨尽入君心胸,吐出毫端自森肃。

8.古诗《画》

《画》

【作者】王维 【朝代】唐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

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

王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9.求图题诗诗画家资料及诗句注释谢谢

《惠崇江晓景》(苏轼)这是一首题画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欲河豚时。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

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人称“苏东坡”,号“东坡居士”。

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 余,苏轼为人宽大如海”。苏轼是苏洵的次子(长子夭折),嘉佑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亲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因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并非完全不同意,还是有部分认可的,前期反对,后期深入民间,了解到新法的好处,转而赞成新法好的方面。),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再迁至密州(今山东诸城),移至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文。

哲宗立,高太后临朝,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二品),知礼部贡举。

元佑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州市区),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六岁,御赐谥号文忠(公)。 编辑本段 苏轼生平 宋四家苏轼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懒,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

10.有关“作画”的古诗有哪些

1. 《题海岳后人烟峦晓景图》元代 唐珙

襄阳米友仁,作画但画意。

须臾笔砚间,淋漓走元气。

2. 《试夜题省廊桂》唐代 唐彦谦

麻衣穿穴两京尘,十见东堂绿桂春。

今日竞飞杨叶箭,魏舒休作画筹人。

3. 《画菊》宋代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4. 《画鸡》明代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5. 《画鹰》唐代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