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油画家唐诗

1.关于画家或者作画的古诗词

关于画家或者作画的古诗词满身雪白走将来,犹陪落日泛秋声,好作寒江钓雪图,黄河不动银河湿。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 曹勋 画工作江梅,画家须诗家。上圣调合二能事,武陵烟树半桃花。

《渔家》明 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金陵晚望》 高蟾(唐)曾伴浮云归晚翠。画家画甜难尽神,白葛衣轻称帽纱。

吾侪晕澹墨。风情意自足。

生平不敢轻言语,诗家诗苦空绝尘。群龙作御翊天飞。

《已亥杂诗 202》 清 龚自珍 料理空山颇费才。画家不识渔家苦。

须知自古来,横斜不可加,文心兼似画家来,一叫千门万户开。 ,卧爱神仙入画家。

吟歌云鸟归樵谷,粉桧良自夸。碧玉蜉蝣迎客酒,北之巨擘华原翁;世间无限丹青手,黄金毂辘钓鱼车。

限于地气因殊风,满船凉月雪模糊.《范宽秋林萧寺图》 乾隆(清 )禅有南宗及北宗。他日凤书何处觅,岂有泥蟠初破蛰。

《画鸡》唐寅(明)头上红冠不用裁,一片伤心画不成,一枝才数花,画家笔法与之同。矮茶密致高松独,记取先生亲手栽.《次韵卢直院题秀邸所赠春龙出蛰图》 宋 戴栩中兴断鳌四极立。

。《贻费道人》谭用之(唐 )谁如南浦傲烟霞,从此角鬐成活身满身雪白走将来,犹陪落日泛秋声,好作寒江钓雪图,黄河不动银河湿。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 曹勋 画工作江梅,画家须诗家。上圣调合二能事,武陵烟树半桃花。

《渔家》明 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金陵晚望》 高蟾(唐)曾伴浮云归晚翠。画家画甜难尽神,白葛衣轻称帽纱。

吾侪晕澹墨。风情意自足。

生平不敢轻言语,诗家诗苦空绝尘。群龙作御翊天飞。

《已亥杂诗 202》 清 龚自珍 料理空山颇费才。画家不识渔家苦。

须知自古来,横斜不可加,文心兼似画家来,一叫千门万户开。 ,卧爱神仙入画家。

吟歌云鸟归樵谷,粉桧良自夸。碧玉蜉蝣迎客酒,北之巨擘华原翁;世间无限丹青手,黄金毂辘钓鱼车。

限于地气因殊风,满船凉月雪模糊.《范宽秋林萧寺图》 乾隆(清 )禅有南宗及北宗。他日凤书何处觅,岂有泥蟠初破蛰。

《画鸡》唐寅(明)头上红冠不用裁,一片伤心画不成,一枝才数花,画家笔法与之同。矮茶密致高松独,记取先生亲手栽.《次韵卢直院题秀邸所赠春龙出蛰图》 宋 戴栩中兴断鳌四极立。

。《贻费道人》谭用之(唐 )谁如南浦傲烟霞,从此角鬐成活身梅 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朵朵花开淡墨痕次韵卢直院题秀邸所赠春龙出蛰图》 宋 戴栩中兴断鳌四极立,黄河不动银河湿。群龙作御翊天飞,岂有泥蟠初破蛰。

画家画甜难尽神,诗家诗苦空绝尘。上圣调合二能事,从此角鬐成活身。

《白梅赞 》 《步云桥仙境》(刘宝纯作) (刘宝纯作) 乱山残雪过风雷, 千山杳杳竞云合,白梅缀玉冰霜摧。 一水潺潺劈岸开。

浩态孤芳须善养, 松自悬崖穿雾过,只留风骨不成魁。 人从绝壑乘云来。

2.求图题诗诗画家资料及诗句注释谢谢

《惠崇江晓景》(苏轼)这是一首题画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欲河豚时。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二十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

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人称“苏东坡”,号“东坡居士”。

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 余,苏轼为人宽大如海”。苏轼是苏洵的次子(长子夭折),嘉佑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亲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因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并非完全不同意,还是有部分认可的,前期反对,后期深入民间,了解到新法的好处,转而赞成新法好的方面。),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再迁至密州(今山东诸城),移至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文。

哲宗立,高太后临朝,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二品),知礼部贡举。

元佑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州市区),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六岁,御赐谥号文忠(公)。 编辑本段 苏轼生平 宋四家苏轼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懒,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

3.当代诗人、画家,字摩诘,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 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科第一(即状元)。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