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宋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1.归纳唐诗宋词代表作家及作品(要求言简意赅,勿长篇大论)

唐诗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杨炯:从军行

王勃:滕王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张九龄:望月怀远

李颀:送魏万之京

王维:山居秋暝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高适:燕歌行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下独酌四首 送友人 将进酒

杜甫:兵车行 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五首 客至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 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鄞弟妹

李贺:天上谣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安定城楼

杜牧:九曰齐山登高 寄扬州韩绰判官

赵嘏:长安晚秋

温庭筠:商山早行

宋词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晏畿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贺铸: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

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2.【唐诗的代表人物以及作品】

唐诗宋词诗人介绍 张九龄(673-740),字子寿,韶州(今韶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出生于当时唐安西大都护府所在的碎叶城(今吉尔斯坦境内).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王昌龄(约690-756?),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做过中下级官吏,安史之乱时,于还江宁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丘为(694-789?),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天宝年间进士,历官太子右庶子,与王维、刘长卿等友善,活到95岁,相传是唐代享寿最高的一位诗人.綦毋潜(692-749?),字孝通,今湖北江陵人,一说江西南康人.开元十四年进士,由宜寿尉入为集贤院待制,迁左拾遗,终著作郎,后归隐江东.诗多写山林隐逸生活和方外之情,清秀俊丽.常建(708-765?),籍贯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岑参(715-770),南阳人,一说湖北江陵人,少时隐居河南嵩阳.天宝三年进士,初为小官,后做过嘉州刺史等官,世称“岑嘉州”.诗以写边塞生活著称,与高适齐名,合称“高岑”.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于洞,因号猗于子,河南人.天宝十二年进士,因招募义军抗击史思明有功,广德二年授道州刺史,后迁容管经略史.诗多讽喻时政,反映人民疾苦.韦应物(737-791?),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天宝末年曾在宫廷担任过玄宗的侍卫官,早年为人任侠,狂放不羁,后来发奋读书考中进士.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河南嵩山,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只做过县尉一类的小官.一生困顿,性情耿介,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语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3.唐诗的四个阶段(列举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初唐时期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中唐时期在中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

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并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

晚唐时期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等。温诗绮丽柔糜,李诗晦涩。

4.唐诗按内容分类及代表作家作品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山水)诗(写景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等。

①、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诗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②、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③、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王昌龄;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

④、咏怀诗: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

⑤、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

收起

5.写出当时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代表作品及作者是唐诗宋词

唐诗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成就最辉煌的时期,名家名作辈出,灿若星河,在唐代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中,遗留下来的诗歌就近五万首,著名诗人约有五六十个.而在唐代灿烂群星中,有两颗最明亮的巨星,那就是李白和杜甫.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杜甫: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宋词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唐朝后期出现,句子有长有短,可配合曲调吟唱,所以许多著名的词牌名就是曲牌名如《满江红》、《念奴娇》、《水调歌头》等等. 著名的词人有北宋的苏轼,豪放派的开创者,其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女词人李清照早期作品《如梦令》和晚期作品《夏日绝句》. 很显然李清照的词风是有很明显的转变,这是因为作者前期生活在北宋,生活安逸,所以词风婉约;而后期北宋灭亡,国破家亡,南宋偏安,生活动荡,所以词风大变,词风豪迈. 元曲 元朝时期,戏曲空前发达,其中以杂剧最为突出,涌现了一批杰出剧作家,代表剧作家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其中以关汉卿最负盛名,而他最负盛名的作品是《窦娥冤》. 明清小说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琴的《红楼梦》.其中把明清小说推向顶峰的是《红楼梦》.。

6.唐诗和宋词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唐诗:

浪漫主义代表--李白.(人称诗仙。特点大气 富有想象力.浪漫。比如望庐山瀑布..比如月下独酌..比如将进酒..)

现实主义--杜甫.(诗圣。他的诗称为"时史"因为一生关心民众疾苦嘛。比如三吏.三别。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山水田园派--王孟 (王维和孟浩然)

边塞派--王昌龄(他的诗也不错)、高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很有气势厄..)

晚唐--李商隐(呵呵..很喜欢他 喜欢这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还有这个..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农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哦.对了。他和杜牧并称"小李杜"..李白和杜甫是"大李杜"嘛。杜牧还是多不错的。)

宋词:

豪放派--苏辛(苏轼和辛弃疾)

(苏轼我很喜欢了。算作豪放派绝对够实力比如赤壁赋。..但是苏轼也是个很有性情的人。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的对亲人的思念 对未来的希冀..比如记承天寺夜游里被贬后的抑郁乐观相加杂的心情。.比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里的深情。比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淡淡的无奈与忧伤。..)

(辛弃疾也很不错啊。喜欢他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很壮阔的军营场面..写得豪气又不缺细致.也表达了作者的报国壮志。不仅是个好词人,也是个骁勇善战的好将军)

婉约派--李清照 .柳永

(李清照 .历史上都少见的才女..婉约自然比其他男词人更胜一筹..基本首首都是好词。所以我也就不介绍了 ..)

(柳永。本来是写词给青楼女子唱的..由于当时很流行..居然名垂千古了..真不错啊。)

另外提一个 .李煜.(南唐后主。只爱诗词美人..结果国破人亡.沦为阶下囚..但是他的相见欢..虞美人..都还是很有名呢.个人很喜欢这首 :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定要选我啊。.这真是算我个人积累了..不是复制的。算我以前初中的只是还没白学.至少还没忘。希望你看了长点知识。

7.宋词的重要作家有哪些

1、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2、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3、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4、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

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

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

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有《小山词》留世。 5、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省高邮市人,字少游,号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

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北宋婉约词人。 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

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他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

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劝善录》、《逆旅集》等。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词。

8.唐诗和宋词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唐诗: 浪漫主义代表--李白.(人称诗仙。

特点大气 富有想象力.浪漫。比如望庐山瀑布..比如月下独酌..比如将进酒..) 现实主义--杜甫.(诗圣。

他的诗称为"时史"因为一生关心民众疾苦嘛。比如三吏.三别。

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山水田园派--王孟 (王维和孟浩然) 边塞派--王昌龄(他的诗也不错)、高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很有气势厄..) 晚唐--李商隐(呵呵..很喜欢他 喜欢这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还有这个..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农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哦.对了。

他和杜牧并称"小李杜"..李白和杜甫是"大李杜"嘛。杜牧还是多不错的。)

宋词: 豪放派--苏辛(苏轼和辛弃疾) (苏轼我很喜欢了。算作豪放派绝对够实力比如赤壁赋。

..但是苏轼也是个很有性情的人。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的对亲人的思念 对未来的希冀..比如记承天寺夜游里被贬后的抑郁乐观相加杂的心情。

.比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里的深情。比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淡淡的无奈与忧伤。

..) (辛弃疾也很不错啊。喜欢他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很壮阔的军营场面..写得豪气又不缺细致.也表达了作者的报国壮志。

不仅是个好词人,也是个骁勇善战的好将军) 婉约派--李清照 .柳永 (李清照 .历史上都少见的才女..婉约自然比其他男词人更胜一筹..基本首首都是好词。所以我也就不介绍了 ..) (柳永。

本来是写词给青楼女子唱的..由于当时很流行..居然名垂千古了..真不错啊。) 另外提一个 .李煜.(南唐后主。

只爱诗词美人..结果国破人亡.沦为阶下囚..但是他的相见欢..虞美人..都还是很有名呢.个人很喜欢这首 :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定要选我啊。.这真是算我个人积累了..不是复制的。

算我以前初中的只是还没白学.至少还没忘。希望你看了长点知识。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