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里的植物都长什么样或许是出于“格物致知”的精神,“《诗经》中提到的草木鸟兽虫鱼长什么样”一直是《诗经》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历代研究《诗经》的学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诗经》中的动植物进行注释,比如,战国时期的毛亨,在其著作《毛诗故训传》中就对《诗经》提到的几乎所有的动植物都进行了注解;三国时期吴人陆玑,其代表作就是一本专门注解《诗经》中的动植物的著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宋代的蔡卞,著有《毛诗名物解》;等等。稍显遗憾的是,这些著作大多只有文字描述,若作物种辨识之用,难免显得不够直观,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无图无真相。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有图”的诗经名物注解书出现了:画家徐鼎有感于前人著作导致的“不见物胡知是名”的困境,创作了《毛诗名物图说》。而在同时代的日本,也陆续出现了一批影响甚广的诗经名物图鉴,如渊在宽的《陆氏草木鸟兽虫鱼疏图解》、冈元凤的《毛诗品物图考》以及细井徇的《诗经名物图解》等。 然而是不是有了图,大家就能够很轻松地开启诗经物种辨认模式了呢?这个嘛……不一定。 2.扬之水的主要著作《棔柿楼读书记》宋远(扬之水)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3年1月 300册 此书有仿印本 《脂麻通鉴》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5年3月 1.05千册 《终朝采绿》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年7月 1万册 《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0年2月 平装3000册 精装600册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年7月修订版 《诗经别裁》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7月 中华书局 2007年3月再版 6千册 中华书局 2012年2月精装再版 《先秦诗文史》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 3000册 中华书局 2009年4月再版 4000册 《古诗文名物新证》紫禁城出版社 2004年12月 5000册 《采蓝集》崇川末名社 2007年9月 自印300册 《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年11月 1万册 《梵澄先生》与陆灏合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年04月 《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全三册 中华书局 2010年4月 4千册 《明式家具之前》上海书店 2011年1月 《香识》广西师范大学出 社 2011年8月 《〈读书〉十年》(一)1986—1990 中华书局 2011年11月 8千册 《无计花间住》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年12月 《曾有西风半点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年1月 《采绿小辑》岳麓书社 2012年2月 分绿色、紫红色毛边本和紫红色普通精装本 《诗经别裁》2012 年2月 布面精装本 中华书局 6千册 《物中看画》2012年5月 金城出版社 《〈读书〉十年》(二)1991—1993 中华书局 2012年4月 1.4万册 《桑奇三塔——西天佛国的世俗情味》三联书店 2012年6月 《古诗文名物新证合编》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2年6月 《棔柿楼集(三)》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4年2月 《棔柿楼集(四)》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2月 《中国古代金银首饰(全三册)》故宫出版社 2014年10月 3.诗经 风雅颂 分别指的是什么 还有那些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比:比喻。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扩展资料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风雅颂 搜狗百科-诗经 4.诗经名句 带作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 顺流而下寻找她。仿佛在河的中间。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含苞满枝头,花开灿烂如红霞。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 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我曾经对你说过,我愿意握着你的手,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魏风·硕鼠) 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 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 斯干》 译:潺潺的山涧水,深远的南山。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译:汉水之南有乔木,我却不愿探林幽。 隔水美人在悠游,我心渴慕却难求。 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 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甫田之什·车舝》译:高山抬头看得清,沿着大道向前奔。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身姿窈窕步轻盈,让我思念心烦忧。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诗经·国风.周南.卷耳》 译: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 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诗经·国风·召南·采苹》 译:哪儿可以去采苹? 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 就在积水那浅沼。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诗经·国风·召南·鹊巢 》 译:喜鹊筑成巢,鳲鸠(布谷鸟)来住它。这人要出嫁,车队来迎她。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 译:美丽姑娘真可爱,她约我到城头来。故意躲藏逗人找,惹我挠头又徘徊。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诗经·国风·邶风·燕燕》 译:燕子双飞,前后相随。 妹妹出嫁,我一送再送。抬首远望,看不见妹妹,我泪如雨。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译: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薄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诗经·秦风·无衣》 译: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战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诗经·小雅·天。 5.为什么宝盖头下面住“猪”就是“家”,住“牛”怎么就变成了“牢”家 jiā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牢 láo 【名】 (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juàn)。 同样是牲畜确实不一样的待遇。哈哈,我们的祖先好聪明。好的环境——屋内就是家。坏的环境——栏圈就是监狱呀。 6.诗经名篇名句有哪些诗经又称诗三百,共有三百首。比较有名的有以下名篇: 1.《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诗经·国风·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4.《诗经·国风·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5.《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6.《诗经·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7.《诗经·国风·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8.《诗经·国风·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9.《诗经·国风·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10.《诗经·国风·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是古代人民的歌谣,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包括直叙和大量的比喻象征,由于历史较久远,诗文的发展尚属早期,诗句大多质朴可爱,表现活泼有力,大多体现先民淳朴的情感。理解诗经,要结合当时的时代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来解读诗句中包涵的感情。不过大体上来讲,只要准确识别文字意义,诗经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