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枸杞的诗句从《诗经·小雅》到唐宋,再到明清,有许多描写枸杞的诗歌。近现代,也不断有人为枸杞赋诗。 恶树 杜甫 独绕虚齐径,常持小斧柯。 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 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 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枸杞井 刘禹锡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灵。 翠黛叶生笼石(上“秋”下“瓦”音同“皱”),殷红子熟照铜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枸杞 神药不自闭,罗生满山泽。 日有牛羊忧,岁有少火厄。 越俗不好事,过眼等茨棘。 青荑村自长,绛珠烂莫摘。 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 大将玄吾鬓,小则饷我客。 似闻朱明涧,中有千岁质。 灵庞或夜吠,可见不可索。 仙人倘许我,借杖扶衰疾。 竹枝词(之四、五) 黄恩赐 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 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瘐田岁早丰。 亲串相遗各用情,年年果实喜秋成。 永康酒枣连瓶送,蒸枣枣园夙擅名。 黄恩赐,字素俺,云南永北府(今永胜县)人。乾隆十七年(1725年)进士,二十一年(1756年)任宁夏中卫知县。在任期间,编修《中卫县志》。 秋征 肖如薰 新秋呈霁色,塞草正在茸。 杞树珊瑚果,兰山翡翠峰。 山郊分虎旅,乘障息狼峰。 坐乏纾筹策,天威下九重。 肖如薰,字季馨,陕西延安人,明万历年间任宁夏总兵。 咏宁夏属植物 于右任 枸杞实垂墙内外,骆驼草耿路高低。 沙蒿五色斓如锦,发菜千丝柔似薏。 比屋葡萄容客饱,上田婴奥任儿吃。 朔主天府须栋梁,蓬转于思复而思 2.关于枸杞的诗词有哪些1.井上枸杞架 唐代:孟郊 深锁银泉甃,高叶架云空。不与凡木并,自将仙盖同。 影疏千点月,声细万条风。迸子邻沟外,飘香客位中。 花杯承此饮,椿岁小无穷。 2.井上枸杞架 唐代:孟郊 深锁银泉甃,高叶架云空。不与凡木并,自将仙盖同。 影疏千点月,声细万条风。迸子邻沟外,飘香客位中。 花杯承此饮,椿岁小无穷。 3.和郭使君题枸杞(一作枸杞寄郭使君) 唐代:白居易 山阳太守政严明,吏静人安无犬惊。 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吠夜声。 4.恶树 唐代:杜甫 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 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5.答窦拾遗卧病见寄 唐代:包佶 今春扶病移沧海,几度承恩对白花。送客屡闻帘外鹊, 销愁已辨酒中蛇。瓶开枸杞悬泉水,鼎炼芙蓉伏火砂。 误入尘埃牵吏役,羞将簿领到君家。 3.关于枸杞的诗词诗三百三首作者:寒山 原文: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如律令。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 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 联溪难记曲,叠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 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 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 琴书须自随,禄位用何为。 投辇从贤妇,巾车有孝儿。 风吹曝麦地,水溢沃鱼池。 常念鹪鹩鸟,安身在一枝。 弟兄同五郡,父子本三州。 欲验飞凫集,须征白兔游。 灵瓜梦里受,神橘座中收。 乡国何迢递,同鱼寄水流。 一为书剑客,二遇圣明君。 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 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 今日既老矣,馀生不足云。 庄子说送终,天地为棺椁。 吾归此有时,唯须一番箔。 死将喂青蝇,吊不劳白鹤。 饿著首阳山,生廉死亦乐。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 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 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天生百尺树,剪作长条木。 可惜栋梁材,抛之在幽谷。 年多心尚劲,日久皮渐秃。 识者取将来,犹堪柱马屋。 驱马度荒城,荒城动客情。 高低旧雉堞,大小古坟茔。 自振孤蓬影,长凝拱木声。 所嗟皆俗骨,仙史更无名。 鹦鹉宅西国,虞罗捕得归。 美人朝夕弄,出入在庭帏。 赐以金笼贮,扃哉损羽衣。 不如鸿与鹤,飖飏入云飞。 玉堂挂珠帘,中有婵娟子。 其貌胜神仙,容华若桃李。 东家春雾合,西舍秋风起。 更过三十年,还成苷蔗滓。 城中娥眉女,珠佩珂珊珊。 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 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父母续经多,田园不羡他。 妇摇机轧轧,儿弄口喎喎。 拍手摧花舞,支颐听鸟歌。 谁当来叹赏,樵客屡经过。 家住绿岩下,庭芜更不芟。 新藤垂缭绕,古石竖巉岩。 山果猕猴摘,池鱼白鹭衔。 仙书一两卷,树下读喃喃。 四时无止息,年去又年来。 万物有代谢,九天无朽摧。 东明又西暗,花落复花开。 唯有黄泉客,冥冥去不回。 岁去换愁年,春来物色鲜。 山花笑渌水,岩岫舞青烟。 蜂蝶自云乐,禽鱼更可怜。 朋游情未已,彻晓不能眠。 手笔太纵横,身材极瑰玮。 生为有限身,死作无名鬼。 自古如此多,君今争奈何。 可来白云里,教尔紫芝歌。 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 微风吹幽松,近听声逾好。 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 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俊杰马上郎,挥鞭指绿杨。 谓言无死日,终不作梯航。 四运花自好,一朝成萎黄。 醍醐与石蜜,至死不能尝。 有一餐霞子,其居讳俗游。 论时实萧爽,在夏亦如秋。 幽涧常沥沥,高松风飕飕。 其中半日坐,忘却百年愁。 妾在邯郸住,歌声亦抑扬。 赖我安居处,此曲旧来长。 既醉莫言归,留连日未央。 儿家寝宿处,绣被满银床。 快搒三翼舟,善乘千里马。 莫能造我家,谓言最幽野。 岩岫深嶂中,云雷竟日下。 自非孔丘公,无能相救者。 智者君抛我,愚者我抛君。 非愚亦非智,从此断相闻。 入夜歌明月,侵晨舞白云。 焉能拱口手,端坐鬓纷纷。 有鸟五色彣,栖桐食竹实。 徐动合礼仪,和鸣中音律。 昨来何以至,为吾暂时出。 傥闻弦歌声,作舞欣今日。 茅栋野人居,门前车马疏。 林幽偏聚鸟,溪阔本藏鱼。 山果携儿摘,皋田共妇锄。 家中何所有,唯有一床书。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 溪长石磊磊,涧阔草濛濛。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 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 六极常婴困,九维徒自论。 有才遗草泽,无艺闭蓬门。 日上岩犹暗,烟消谷尚昏。 其中长者子,个个总无裈. 白云高嵯峨,渌水荡潭波。此处闻渔父,时时鼓棹歌。 声声不可听,令我愁思多。谁谓雀无角,其如穿屋何。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碛碛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少年何所愁,愁见鬓毛白。白更何所愁,愁见**迫。 移向东岱居,配守北邙宅。何忍出此言,此言伤老客。 闻道愁难遣,斯言谓不真。昨朝曾趁却,今日又缠身。 月尽愁难尽,年新愁更新。谁知席帽下,元是昔愁人。 两龟乘犊车,蓦出路头戏。一蛊从傍来,苦死欲求寄。 不载爽人情,始载被沈累。弹指不可论,行恩却遭刺。 三月蚕犹小,女人来采花。隈墙弄蝴蝶,临水掷虾蟆。 罗袖盛梅子,金鎞挑笋芽。斗论多物色,此地胜余家。 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 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相笑傥不止,东边复西边。 富儿多鞅掌,触事难祇承。仓米已赫赤,不贷人斗升。 转怀钩距意,买绢先拣绫。若至临终日,吊客有苍蝇。 余曾昔睹聪明士,博达英灵无比伦。一选嘉名喧宇宙, 五言诗句越诸人。 为官治化超先辈,直为无能继后尘。 忽然富贵贪财色,瓦解冰消不可陈。 白鹤衔苦桃,千里作一息。欲往蓬莱山,将此充粮食。 未达毛摧落,离群心惨恻。却归旧来巢,妻子不相识。 惯居幽隐处,乍向国清中。时访丰干道,仍来看拾公。 独回上寒岩,无人话合同。寻究无源水,源穷水不穷。 生前大愚痴,不为今日悟。今日如许贫,总是前生作。 今生又不修,。 4.关于“赞美枸杞”的诗句有哪些1,《慈恩寺枸杞》 宋代 李复 枸杞始甚微,短枝如棘生。 今兹七十年,巨干何忻荣。 译文:枸杞树一开始是很不起眼的,短短的枝干像荆棘一样生长,现在七十年过去了,巨大的树干欣欣向上。 2,《舟中行自采枸杞子》 宋代 梅尧臣 野岸竟多杞,小实霜且丹。系舟聊以掇,粲粲忽盈盘。 译文:野外的河岸上竟然生长了很多的枸杞,精致小巧的像仙丹一样。把船系在岸边边聊边采摘枸杞,在谈笑中一会就摘满了一盘。 3,《赋枸杞》 宋代 蒲寿宬 神草如蓬世不知,壁间墙角自离离。 译文:世人不值这草的神奇药效 ,在石壁墙角独自生长。 4,《采枸杞子作茶饼子》 元代 黄玠 流水河边见碧树,上有万颗珊瑚珠。 译文:流水潺潺的河边有一棵碧绿的树,上面有万颗像珊瑚珠一样的果实。 5,《岸上摘枸杞》明代 释今无 枸杞因吾有,舟行似少陵。盘餐供早晚,眼力得轻清。 译文:因为我有枸杞,行船到少陵。早晚的盘子上都会有枸杞,吃了后视力越来越好。 5.描写枸杞的语句【第1句】盛夏六月,枸杞红了,漫山遍野,我站在山梁上静静地眺望,那南来的风轻轻地吹来,吹染了火红一片,又一片红火,那是老乡心头的燃起的热情,是我恋恋不舍红色海洋。感谢枸杞开花给人们带来生命之美,它那快乐与强劲的生命,令人称赞。它还有更为深邃的内涵予人沉思——在中国悠长的饮食文化中,枸杞之乡刻画出了一道独一无二的名片。 【第2句】枸杞,这颗东方神草,集上补和观赏于一身。如柳的蔓条上,六、七月份,成串的紫色花蕾,似条条锦带,惹得风轻雨瘦,黄沙疏松,盘错的根愈扎愈深,健硕的生命愈长愈旺。枸杞,这个不挑环境的塞上“红宝”,田园能栽种,盆中能插生,秋冬那长达半年的挂果期,是绝好的观果盆景。不仅如此,若是把它的根裸露在外,它又是裸根盆景。艺术家们,把它的老根取出,做成“百年根雕”,使它的美,既在灵气之时,也在静止之境。 【第3句】夏天的清晨,我沐浴着东方第一缕朝阳,迎着初夏的风走进六月杞乡的枸杞园,一望无际的红色滚滚而来,季节在六月的眉间缀满生命的喜悦,枸杞园在六月的季节里沉淀异样的风采,袅袅的炊烟从乡村飘来,盘旋在杞乡的天空,聆听枸杞园上空麻雀闲着枸杞觅食的歌喉。 【第4句】红色的果实,给家乡人民带来了吉祥富裕的生活,也使家乡变成美丽迷人的绝景。从盛夏到暮秋,枸杞红透了天山以北的精河县境内。那百万亩溢香的枸杞田园,就像一幅迷人的画卷,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纷纷涌向精河而来。瞧,蓝天、白云、雪山与红彤彤的枸杞林相映成辉,折射出一幅曼妙迷人的美景。家家户户的院落里晾满了枸杞,房顶上也是通红一片。到处是红色的世界,红色的海洋,昭示着火红的事业,遍地的红色勾勒出一幅多姿多彩的世界。 【第5句】我走过山梁,轻轻地吟唱,那北国的黄沙漫天飞舞,击打着风叶旋转,敲打出鼓乐声声,一家一家的寻找亮眼的枸杞红,那是摘玉女儿手中的红宝石,是人间盛世的颗颗奇葩,在田间,在地头,枸杞红的妩媚和多姿,是那样惊艳脱俗,是我赞美歌谣的红色霓裳。 6.关于枸杞的词语红艳艳、小巧、红火、鲜艳、娇小 一、红艳艳 [ hóng yàn yàn ] 解释:形容红得很鲜艳。 示例:王西彦 《眷恋土地的人·独行》:“远远望去,村旁满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石榴花。” 二、小巧 [ xiǎo qiǎo ] 解释:小而灵巧:身材~。 示例:梁斌 《红旗谱》二二:“这是一座小巧的院落,三合子青砖小房,当院摆着两盆夹竹桃。” 三、红火 [ hóng huo ] 解释:形容旺盛、兴隆、热闹:五月的石榴花越开越~。小店办得日趋~。联欢晚会节目很多,开得很~。 示例: 王汶石 《大木匠》二:“大木匠踏进集市的当儿,集市正红火到顶点。” 四、鲜艳 [ xiān yàn ] 解释:鲜明而美丽:~夺目。 示例: 秦牧 《花城·草原的花》:“干了之后就像绢制的花似的,永远保持着鲜艳的颜色。” 五、娇小 [ jiāo xiǎo ] 解释:娇嫩小巧:~的女孩子。~的野花。 示例: 巴金 《利娜》:“我的身子本来娇小,可是那张床几乎还容不下。” 7.诗经有几个地方描写枸杞和人们的关系共七个地方《诗经》中写到枸杞的6首诗全部在《小雅》部分.另一首诗在《国风·将仲子》.《小雅》第一篇写到枸杞的诗是《小雅·四牡》.这首诗共有5节,大意是在外服苦役的人们为了没完没了的\"王事\",远离家园,备尝艰辛,无暇顾及年迈的父母,为此而不胜悲伤.其中的第四节写到了枸杞:\"翩翩者骓,载飞载止,集于苞(茂盛状)杞.王事靡靡,不遑将母.\" 其二为《小雅·杖杜》,全诗共有4节,作品以一棵孤立生长的果树起兴,抒发了背井离乡的\"征夫\"与父母、妻子相互思念,盼望早日团圆的情怀.其中的第3节前4句写到了枸杞:\"陟坡北山,言采其枸.王事靡靡,忧我父母\". 其三为《小雅·南山有台》,全诗共5节.这是一首为贵族颂德祝寿的诗.作品以桑、杨、李和枸杞等树木比兴,颂扬\"君子\"德高望重,祝福他\"万寿无疆\",世代平安,子孙兴旺--\"保艾尔后\".诗中第三、第五两节与枸杞有关:\"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南山有枸,北山有喻……乐只君子,保艾尔后\".据说\"枸杞\"一名的来由,源自两个树种特征的合称,其树干为\"杞树\"的形态;树枝则状如\"枸树\"鸡爪形的果实.此说在这两节诗文中找到了答案. 其四为《小雅·湛露》,全诗共4节,其中的第3节为:\"湛湛露斯,在彼枸杞,显允君子,莫不令德.\"这首诗记叙的是贵族举行宗庙落成典礼时,一位宾客以枸杞、红枣和梧桐等树比兴,颂扬\"君子\"高贵的身份、显赫的地位、敦厚的美德和英武潇洒的气质. 其五为《小雅·四月》,全诗共8节,其中的最后一节写到了枸杞:\"山有蕨薇,隰有杞荑,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大意是一位下层小吏到远方行役,遭遇变乱,久不得归,以山地荒野中的几种苦寒植物比兴,抒发自己痛苦不堪的心情. 其六为《小雅·北山》,全诗共6节.开篇即写到了枸杞:\"陟彼北山,言采其枸.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靡,忧我父母\".这首诗记述一位长期担负繁重徭役的下层小吏为了\"王事\",带领役夫前往遥远的北山去采摘枸杞,供贵族们享用.抒发了作者对年迈父母的深切忧思;对权贵们不顾下层百姓的\"叫号\"和死活,一味贪图享乐的不满情绪.《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记述的大抵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事情,其中许多篇章系周人所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宁夏中河乡、中卫狼窝子坑的西周墓葬、车马坑证明,西周疆域已北越今六盘山,到达今宁夏黄河南岸的海原、中宁、中卫地区.《诗经》七篇歌咏的枸杞子在什么地方?其中六篇很难确指,唯独《小雅·北山》有地望可考,其歌咏采摘的应是今宁夏中卫市及其毗邻地区山川原野上生长的枸杞子.该诗篇名\"北山\",开篇头两句就是\"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其意思是说登上北山那高梁,采点枸杞子尝一尝.关于诗中的\"北山\",《山海经第十三·海内东经》载:\"泾水出长城北山,山在郁郅长垣北.\"《山海经》所说的\"长城北山\",即指\"郁郅长垣\"北面的\"北山\".\"郁郅长垣\"即今宁夏固原长城.固原长城北面的\"北山\",即今六盘山北垂及其余脉,亦即横亘于今中卫市海原县、中宁县及原中卫县香山地区的低山丘岭区.这一带的山脉,《山海经》称作\"长城北山\",《诗经》称作\"北山\".这一称呼延续时间很长.《三国志·魏书》载:\"若(诸葛)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上文中的\"渭\"即渭水;\"原\"即大原,今称固原、原州;\"北山\"即今宁夏固原六盘山北垂及余脉;\"陇道\"即穿越今宁夏海原、固原的六盘山古道.《三国志》说如果诸葛亮统兵渡过渭水,进入固原,占据六盘山北垂及其余脉的陇道关隘,就切断了曹魏从中原通往河西的陇山大道.由上可知,这一地区称做\"北山\",由来以久.这块低山丘岭区,古今都是盛产枸杞子的好地方.《山海经·西山经》等篇对枸杞子也有多处记载,指的还是这块地方及其毗邻地带种植的枸杞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