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全宋词范成大

1.《霜天晓角》范成大

这首词以“梅”为题,写出了怅惘孤寂的幽愁。上阕写景之胜,下阕写愁之绝。

起首二句先写天气转变之佳:傍晚,天晴了,风歇了 ,春寒料峭的威力,有所折损。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现在春暖之和。紧接“晚晴风歇”,展示了一幅用淡墨素彩勾画的绝妙画面。脉脉,是含情的样子;“花疏”,点出梅花之开。以“脉脉”加诸“花疏天淡”之上,就使人感到不仅那脉脉含情的梅花,就连安详淡远天空也仿佛在向人致意呢。“天淡”是静态,接“云来去”成为动态 ,更见“晚晴风歇”之后 ,气清云闲之美。“花疏”与“天淡”相谐,既描写了“天”之“淡”,所以末一句“数枝雪”,又形象地勾画了“梅”之“ 疏”。如此精心点笔。生动景物立于眼前了“脉脉”二,也就不是泛泛而说了。显然,词人缀字的针线是十分细密的;而其妙处在天然浑成,能够运密入疏。

下阕“胜绝”是对上阕的概括。景物美极了,而“愁亦绝”。“绝”字重叠,就更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这层意思。如果说原来春零抖峭,馀寒犹厉,景象的凄冷萧疏,与人物心情之暗淡愁苦是一致的话,那么,景物之极美 ,与人之极愁,情景就似乎很不相阔了。其实这种“不一致”,正是词人匠心独运之所在。“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 ”,以景色之优美,反衬人之孤寂,不一致中就有了一致,两个所指相反的“绝”字,在这里却表现了矛盾的统一。词中的主人到底为什么景愈美而愁愈甚呢?“ 此情谁共说”。无处诉说,这就衬出了悲愁的深度。结尾三句,又通过景物的映衬写出了人之情。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寂寞孤独;雁行之低,写鸿雁将要归宿,而所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至今未归。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鸿雁可以传书,则此情可以托其诉说者,也只有这两行低雁了。下片所写之景,有雁,有楼,有月,从时间上来说,比上片已经迟了;但是,从境界上来说,与上片淡淡的云,疏疏的梅,恰好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调和的画面,与画楼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独处的心情正复融为一体,从而把怀人的感情形象化了。越是写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的深沉和执着。以淡景写浓愁,以良宵反衬孤寂无侣的惆怅,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这种艺术手法是颇耐人寻味的。

霜天晓角①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②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③?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释】:

①霜天晓角:因林逋咏梅词有“霜洁”、“晓寒”、“玉龙三弄”而得名。

②春威:春寒的威势。

③“胜绝”句:景色极美,人也极愁苦。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绍兴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官,并做了两个月的参知政事(副宰相)。乾道六年(1170)作为使节到金朝去谈判国事,抗争不屈,几乎被杀。淳熙九年(1182)退隐到故乡石湖。他怀有报国大志不能实现,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这种思想构成他的诗歌创作的主题。特别是后半生,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写绝句,诗风清丽精致。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桂海虞衡志》等。《全宋词》存词八十余首,断句数则,《补遗》八首。

2.不是一般的宋词的名称都是两段文字的吗

是词体的特殊用语方式,在同属韵文的诗、曲、赋三种文体中,曲的「衬字」曾被研究者与「领字」混为一谈,但事实上二者不同。

领字的研究在南宋时即已被提出,但历来的研究不多,而且历来研究或只针对单一作者的作品,或只是片面的提出几种现象,还没有人以「唐宋词」为范围作全面的研究。正因为已有的研究都是片面的,因此对於领字的起源、名称、定义、字数、位置、所领句式、声调、词类、所使用的词体、功能与作用、语法、常用词等等问题各有不同的见解。

那些词牌,在那些位置需使用「领字」,应属於词的格律问题;但是,除了龙榆生(龙沐勋)的《唐宋词格律》就其所整理的198种常用词谱标出领字位置之外,其余词谱均未标示。 前人只以少数资料进行领字研究,是因涉及庞大的资料数量统计分析,人力难以胜任。

本研究引用电脑作为辅助工具,以「唐宋词」为范围,建立词作及词谱电子档,将「唐宋词」全部词作依词牌排序,逐一查检每一阕词的格律,同一词牌之多数词作同一位置均使用领字时,即可认定该阕词之该位置须使用领字,并据以在该词牌之词谱标记领字之格律。再依此含有领字格律标记之词谱,标记「唐宋词」所有领字资料的位置、用字,以电脑开发自动化工具,标记、统计、以之分析其起源、位置、用字、句式、声调及所使用的词体等,并尝试从中探讨领字与音乐的相关性,希望以「唐宋词」文本为范围的研究,能为词体领字研究得出较明确的定论,词类及语法牵涉语意的问题,限於篇幅,日后另为文讨论。

【关键词】 唐宋词,领字,词谱,词体,词调,自动化工具 本研究以唐宋词为范围,作品总数24,226阕,唐五代词2,849阕,宋词21,377阕。唐五代词参校坊间各版本汇整出2,849阕。

宋词以唐圭璋主编,台湾文光出版社,1983年1月10日第三版的《新校标点全宋词》所收20,558阕词(不含苏轼词)以及孔凡礼辑,台湾源流出版社1982年12月出版的《全宋词补辑》所收440阕为底本,苏轼词379阕,以薛瑞生笺证,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的《东坡词编年笺证》为底本。在这24,226阕词之中,跨越唐宋代不同词人的重出词有626阕,其中八阕词分属於三位词人名下,302阕词分属於二位词人名下,在这626阕重出词里,扣除重复,只有309阕,总计唐宋词扣除重复之后的数量是23,909阕。

但是因为重出作品无法判断作者应当属谁,所以本研究后续的统计数据,唐宋词总数都以24,226阕计算。若以时代分,唐五代词2,849阕、[①]宋词21,377阕。

唐宋词作者计有唐五代144人,宋代1,528人,扣除宋人话本小说中人物词35人,宋人依托神仙鬼怪词18人,元明小说话本中依托宋人词35人,总计1,440人,所使用的词牌,唐五代274种,宋代1,337种,扣除唐五代与宋代重复的词牌152种,总计使用的词牌有1,459种。依梁启勋《词学铨衡》记载:「康熙二十六年(1687),万树撰《词律》二十卷,所收共六百六十调。

后来徐本立著《词律拾遗》,续收一百六十五调。杜文澜又著《词律补遗》,又补收五十调。

共计八百七十五调。杜著成於同光间,在最近八十年间,大概没有能自度新腔创作新调的人了,八百七十五调的数字应是准确的。

」[②]词调创调之后,后人或更改调名而产生同调异名之别,或增减字数、句法等,而有正格变格之异与同调异体的现象。假设梁启勋所述八百七十五调是正确的,从八百七十五调衍生多少异体?多少同调异名?《词律》及《词律拾遗》载有一千六百七十余体,《宋词大辞典》收词谱1,380种(含同调异名),词调与词体究竟有多少?那些是同调异名?那些是同调异体?都有待进一步研究比对,才能厘清。

2。研究动机 「领字」无论就唐宋词音乐性的作用或修辞学的作用,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历来词家与研究者对唐宋词领字的研究与唐宋词其他议题相比之下,实在是非常少。

文献的记载以及前人对领字的研究,分为五种:一、在词话等笔记中专条叙述,如沈义甫《乐府指迷》及张炎《词源》;二、在字词典工具书中立词条解释,如王兆鹏、刘尊明等主编《宋词大辞典》、施蛰存著《词学名词释义》;三、在词学研究著作中论及格律时以数行或数段文字论述,如龙榆生(龙沐勋)著《词曲概论》、朱承平编著《诗词格律教程》、陶尔夫、诸葛忆兵著《北宋词史?第二章柳永词风与慢词兴盛》、王力著《汉语诗律学》、王佐邦著《诗词津梁》、陈振寰著《读词常识》;四、在词学研究著作中论及词体特性时以数行或数段文字论述,如孙康宜著《晚唐迄北宋词体演进与词人风格》、吴世昌《诗词论丛?论词的读法》、高友工《中国美典与文学研究论集?小令在诗传统中的地位》、《中国美典与文学研究论集?词体之美典》等。五、在词谱格律书中注明领字的位置,如龙沐勋《唐宋词格律》;六、以单篇论文发表者,如蒋哲伦〈谈词中领字〉、张其煌〈词中的领字〉、张守刚〈词的领字〉、廖俊裕〈由语法分析论柳永词的一字豆领字的语法功能〉、拙作〈以资讯科技作为宋词领字研究方法探讨〉[③]以及王伟勇、赵福勇〈词体「领字」之义界与运用〉等等。

由於前人的研究或论述都不是。

3.宋代诗人陈造

陈造(南宋官员)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文学成就

著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刊刻行世,陆游为之序,称能居今笃古,一洗纤巧摘裂为文、卑陋俚俗为诗之病。明神宗万万四十六年(1618)仁和李之藻获抄本,称其“学赡而笔劲”,“诗则宋诗,文则涉汉轶唐”,并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文则恢奇排奡,要亦陈亮、刘过之流。其他札子诸篇,多剀切敷陈,当于事理。记序各体,锤字炼词,稍伤真气,而皆谨严有法,不失规程”(卷一六一)。

文集最初由其子师文刊刻行世,原本已佚,明李之藻于万历间据抄本重刻,与秦观诗文合为一集,今存李之藻刻本、《四库全书》本。近人赵万里又辑有《江湖长翁词》一卷,收入《校辑宋金元人词》。《全宋词》第三册收其词十首。《全宋诗》卷二四二二至二四四一录其诗二十二卷。《全宋文》卷五七四九至五七七○收其文二十二卷。事迹见郑兴裔《荐举陈造状》、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二九。

人物评述

陈造字唐卿,自号江湖长翁,高邮人,有“江湖长翁文集”。他是陆游、范成大、尤袤都赏识的诗人,跟范成大唱和的诗很多。自从杨万里以后,一般诗人都想摆脱江西派的影响,陈造和敖陶孙两人是显著的例外。他敢批评当时的社会习尚,肯反映人民疾苦,只可惜堆砌和镶嵌的古典成语太多,意思不够醒豁,把批评的锋口弄得钝了、反映的镜面弄得昏了。

4.有什么好听的宋词

全宋的词人名:潘阆,范仲淹,柳永 张先 晏殊 欧阳修 杜安世 张伯端 韩维 王安石 韦骧 晏几道 张舜民 苏轼 李之仪 舒 黄庭坚 晁元礼 郑仅 李元膺 刘 秦观 米芾 李甲 赵令 贺铸 晁补之 陈师道 张耒 周邦彦 陈 阮阅 谢逸 晁冲之 苏庠 毛滂 谢 沈蔚 葛胜仲 米友仁 曾纡 吴则礼 赵子发,徐俯,王安中,张继先,叶梦得,李光,刘一止,汪藻,曹组,王庭 ,陈克,朱敦儒,周紫芝,赵佶,李纲 李祁 张纲 李清照 吕本中 赵鼎 向子 沈与求 洪皓 蔡伸 王灼 李弥逊 王以宁 陈与义 张元干 邓肃 吕渭老 王之道 董颖 朱翌 欧阳澈 杨无咎 曹勋 刘子 胡铨 史浩 仲并 高登 李石 康与之 曾觌 黄公度 倪 王之望 葛立方 曾协 毛 洪适 韩元吉 朱淑真 张抡 侯?赵彦端 王千秋 李吕 李流谦 袁去华 朱雍 程大昌 曹冠 姚述尧 管鉴 陆游 姜特立 周必大 范成大 赵老 王质 沈瀛 杨万里 李洪 沈端节 张孝祥 李处全 (全宋词》辑录,共收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章近两万首。

孔凡礼《全宋词补辑》,又增收词人百家,词作四百多篇。

5.宋代诗词

1、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2、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译文: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

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3、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4、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5、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扩展资料: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

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泊船瓜洲 百度百科:元日 百度百科:题西林壁。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