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范成大全宋词

1.《霜天晓角》范成大

这首词以“梅”为题,写出了怅惘孤寂的幽愁。上阕写景之胜,下阕写愁之绝。

起首二句先写天气转变之佳:傍晚,天晴了,风歇了 ,春寒料峭的威力,有所折损。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现在春暖之和。紧接“晚晴风歇”,展示了一幅用淡墨素彩勾画的绝妙画面。脉脉,是含情的样子;“花疏”,点出梅花之开。以“脉脉”加诸“花疏天淡”之上,就使人感到不仅那脉脉含情的梅花,就连安详淡远天空也仿佛在向人致意呢。“天淡”是静态,接“云来去”成为动态 ,更见“晚晴风歇”之后 ,气清云闲之美。“花疏”与“天淡”相谐,既描写了“天”之“淡”,所以末一句“数枝雪”,又形象地勾画了“梅”之“ 疏”。如此精心点笔。生动景物立于眼前了“脉脉”二,也就不是泛泛而说了。显然,词人缀字的针线是十分细密的;而其妙处在天然浑成,能够运密入疏。

下阕“胜绝”是对上阕的概括。景物美极了,而“愁亦绝”。“绝”字重叠,就更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这层意思。如果说原来春零抖峭,馀寒犹厉,景象的凄冷萧疏,与人物心情之暗淡愁苦是一致的话,那么,景物之极美 ,与人之极愁,情景就似乎很不相阔了。其实这种“不一致”,正是词人匠心独运之所在。“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 ”,以景色之优美,反衬人之孤寂,不一致中就有了一致,两个所指相反的“绝”字,在这里却表现了矛盾的统一。词中的主人到底为什么景愈美而愁愈甚呢?“ 此情谁共说”。无处诉说,这就衬出了悲愁的深度。结尾三句,又通过景物的映衬写出了人之情。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寂寞孤独;雁行之低,写鸿雁将要归宿,而所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至今未归。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鸿雁可以传书,则此情可以托其诉说者,也只有这两行低雁了。下片所写之景,有雁,有楼,有月,从时间上来说,比上片已经迟了;但是,从境界上来说,与上片淡淡的云,疏疏的梅,恰好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调和的画面,与画楼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独处的心情正复融为一体,从而把怀人的感情形象化了。越是写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的深沉和执着。以淡景写浓愁,以良宵反衬孤寂无侣的惆怅,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这种艺术手法是颇耐人寻味的。

霜天晓角①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②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③?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释】:

①霜天晓角:因林逋咏梅词有“霜洁”、“晓寒”、“玉龙三弄”而得名。

②春威:春寒的威势。

③“胜绝”句:景色极美,人也极愁苦。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绍兴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官,并做了两个月的参知政事(副宰相)。乾道六年(1170)作为使节到金朝去谈判国事,抗争不屈,几乎被杀。淳熙九年(1182)退隐到故乡石湖。他怀有报国大志不能实现,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这种思想构成他的诗歌创作的主题。特别是后半生,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写绝句,诗风清丽精致。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桂海虞衡志》等。《全宋词》存词八十余首,断句数则,《补遗》八首。

2.关于宋词.什么是同调异名,异调同名,同调

优质解答同一个词牌可以有多种称呼,即所谓“同调异名”,又多数词牌的格律都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种变体,即所谓“同名异体”.由于词调定名的情况比较复杂,就出现了同一个词调有几个名称,或词牌名称虽同,指的却是全不相干的两个词调的现象.1同调异名这往往是后人不断改换词题的结果.比如《忆秦娥》,调名本是概括传为李白所作的词“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词意而得的,但也有人就开首一句后三字,称作《秦楼月》,后来因苏轼《忆秦娥》词有“清光偏照双荷叶”句,又有人改称《双荷叶》,宋无名氏词有“水天摇荡蓬莱阁”句,因此后又别名《蓬莱阁》,宋张辑《忆秦娥》有“碧云暮合,有美人兮”句,乃又改称《碧云深》,宋郑文妻孙氏《忆秦娥》首句作“花深深,一钩罗袜行花阴”,于是又易名《花深深》.再举几个常见而多名的词调如下:忆江南——谢秋娘、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菩萨蛮——重叠金、子夜歌、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巫山一片云院溪沙——小庭花、满园春、东风寒、醉挥、霜菊黄、广寒枝、试香罗、清和风、怨啼鹃蝶恋花——鹊踏枝、黄金缕,卷珠帘、明月生南浦、凤栖梧、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百尺楼、楚天遥、眉峰碧念奴娇——大江东去、醉江月、赤壁词、湖中天慢、大江西七曲、太平欢、古梅曲、湘月、淮甸春、白雪词、百字令、百字谣、无俗念、干秋岁、庆长春、杏花天2异调同名往往是一调多名造成的.不同的词调各有许多调名,难免重复,子是出现名同而调异的现象.如“相见欢”又名“一鸟夜啼”,而另有别名为“锦堂春”的“乌夜啼”一调,“菩萨蛮,又名“子夜歌”,而另有‘子夜歌”一调,“念奴娇”又名“于秋岁”,而另有“千秋岁”一调等.异调同形要注意区别同调异名跟异调同形.所谓“异调同形”,调是指音乐说的,形是指格律说的.有些词调,就词句看,格律基本相同,甚至完全一样,但它们所据的乐曲不同,就不能认为是同一词调的不同名称.这种情况大多出现于早期.比如《竹枝》、《杨柳枝》、《浪淘沙》、《八拍蛮》、《渭城曲》、《唉乃曲》、《采莲子》等都是七言四句,但井不是同一词调;象《竹枝》本是川东民歌,《杨柳枝》则源于隋代旧曲等.再如《解红》、《赤枣子》、《捣练子》都是二十七字,三三七七七句式,句中平仄大致相同,但也非同调异名.在曲谱尚存时,各谱音律、节奏不同,适宜表达的感情自然也不相同,词人填词时,必然有所选择.到了后代,曲谱散失,填词人完全依据旧词字面格式填写,这些词调之间的区别就看不出来了.3一调数体同一词调,现存各家词的字数、句式、平仄格式等略有不同,叫“一调数体”,这和“异调同名分是不同的.异调同名的词,各词所据乐曲不同,而一调数体的词,其乐曲则应该相同.造成一调数体的原因大体是:要求,对词中某些句子的字数、断句的位置.押韵的方式、句中的平仄等略加变动.在乐谱尚存时,表现出来的只是唱法上有些不同,然而,离开曲潜光看词句,格式上就有了明显的区别;后来“曲谱”佚去,只依”文谱”填写,便被认为是一种异体.比如《忆秦娥》较早的名作有传为李自的和冯延巳:的两首,格式不同,比较如下:忆秦娥 ·李白 马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忆秦娥 ·冯延巳风淅淅夜雨连云黑滴滴窗外芭蕉灯下客除非梦魂到乡国免被关山隔忆忆一句枕前争忘得后人填词时,你依李白词,我依冯延已词,于是形成同调而异体.(2)变单调为双调.例如《忆江南》,原为单周,五句二十七字,后重复一遍成为两段、十句五十四字的双调,前后段宇数、句法、平仄完全相同.《何满子》(单调三十一七字,双调七十四字)、《南砍子》单调二十六字,双调五十二字)等都是这种情况.(3)有些词调的正体跟变体相差较远.比如《三合》,韦应物所作仅二十四字,万侠雅言所作便扩展为一百七十一字,三段(称三叠),词谱仍认为是异体.再如《浪淘沙》,皇甫松所作二十八字,李煌所作五十四字.造成这种“异体”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原调乐曲比较简单,乐工歌者以原调音律为基础扩展成较为复杂的乐曲.就好象今人把一首短曲扩展成大型、多部的乐曲一样(《碧鸡漫志》所说某曲“乐工加减节奏”,大约就是类似的情况).依原曲填同,词句较短;依扩展曲填词,词句就长了.一是本体跟异体本来不同调,是异调同名,而传统上却看成是同调的异体,后世编辑词谱的人便依传统算作同调.有些词调的异体很多.如《贺新郎》,词谱列十一体,最常见的是116字与115字两体,(均为两片、三十句、十二仄韵);《满江红》,词谱列十四体,常见的有仄韵、平韵两式,91字、93字、94字三体;《念奴娇》,词谱列十二体,常见的有前后片各十句、四仄韵,前片九句、后片十句、八仄韵,前片十句、后片十一句、九仄韵三体,《水龙吟》,词谱所列竟有二十五种异体.据《饮定词谱》,共收词调八百四十余种,两千三百多体,平均每调三体.以上是关于词调的简单概述,大家如果。

3.宋代诗人陈造

陈造(南宋官员)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文学成就

著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刊刻行世,陆游为之序,称能居今笃古,一洗纤巧摘裂为文、卑陋俚俗为诗之病。明神宗万万四十六年(1618)仁和李之藻获抄本,称其“学赡而笔劲”,“诗则宋诗,文则涉汉轶唐”,并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文则恢奇排奡,要亦陈亮、刘过之流。其他札子诸篇,多剀切敷陈,当于事理。记序各体,锤字炼词,稍伤真气,而皆谨严有法,不失规程”(卷一六一)。

文集最初由其子师文刊刻行世,原本已佚,明李之藻于万历间据抄本重刻,与秦观诗文合为一集,今存李之藻刻本、《四库全书》本。近人赵万里又辑有《江湖长翁词》一卷,收入《校辑宋金元人词》。《全宋词》第三册收其词十首。《全宋诗》卷二四二二至二四四一录其诗二十二卷。《全宋文》卷五七四九至五七七○收其文二十二卷。事迹见郑兴裔《荐举陈造状》、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宋史翼》卷二九。

人物评述

陈造字唐卿,自号江湖长翁,高邮人,有“江湖长翁文集”。他是陆游、范成大、尤袤都赏识的诗人,跟范成大唱和的诗很多。自从杨万里以后,一般诗人都想摆脱江西派的影响,陈造和敖陶孙两人是显著的例外。他敢批评当时的社会习尚,肯反映人民疾苦,只可惜堆砌和镶嵌的古典成语太多,意思不够醒豁,把批评的锋口弄得钝了、反映的镜面弄得昏了。

4.有什么好听的宋词

全宋的词人名:潘阆,范仲淹,柳永 张先 晏殊 欧阳修 杜安世 张伯端 韩维 王安石 韦骧 晏几道 张舜民 苏轼 李之仪 舒 黄庭坚 晁元礼 郑仅 李元膺 刘 秦观 米芾 李甲 赵令 贺铸 晁补之 陈师道 张耒 周邦彦 陈 阮阅 谢逸 晁冲之 苏庠 毛滂 谢 沈蔚 葛胜仲 米友仁 曾纡 吴则礼 赵子发,徐俯,王安中,张继先,叶梦得,李光,刘一止,汪藻,曹组,王庭 ,陈克,朱敦儒,周紫芝,赵佶,李纲 李祁 张纲 李清照 吕本中 赵鼎 向子 沈与求 洪皓 蔡伸 王灼 李弥逊 王以宁 陈与义 张元干 邓肃 吕渭老 王之道 董颖 朱翌 欧阳澈 杨无咎 曹勋 刘子 胡铨 史浩 仲并 高登 李石 康与之 曾觌 黄公度 倪 王之望 葛立方 曾协 毛 洪适 韩元吉 朱淑真 张抡 侯?赵彦端 王千秋 李吕 李流谦 袁去华 朱雍 程大昌 曹冠 姚述尧 管鉴 陆游 姜特立 周必大 范成大 赵老 王质 沈瀛 杨万里 李洪 沈端节 张孝祥 李处全 (全宋词》辑录,共收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章近两万首。

孔凡礼《全宋词补辑》,又增收词人百家,词作四百多篇。

5.有关桥的两首诗歌(不论年代)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州桥

(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白居易)

雁齿小虹桥,垂檐低白屋。

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

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

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