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王孙唐诗

1.请教:唐诗中的“王孙”是何指

以下摘自百度百科词条,供您参考。

王孙简介 一、王孙 [wángsūn] 1。 [prince's descendant]∶王爵的子孙 2。

[young man]∶泛指贵族子孙,古时也用来尊称一般青年男子 王孙公子 二、王孙 读音:wangsun 解释; 1, 王的子孙后代。 出处:《左传。

哀公十六年》:“王孙若安靖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启之愿也。” 2, 泛指一般贵族官僚的子弟。

出处:马融《长笛赋》:“游闲公子,暇豫王孙,心乐五声之和,耳比八音之调。” 3, 对人的尊称,如同公子。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4, 猴子的别名。

出处:柳宗元《憎王孙文序》:“猿、王孙居异山,德异性,不能相容。” 5, 复姓。

王孙满,周朝有名的大夫。 注:古文中都有涉及。

唐诗中通常见到的多为前三种词义。 百度漏掉了很重要的一条,王孙是一种草本药用植物,又名长孙、海孙、白功草、蔓延、黄孙、黄昏、杜蒙、露水一颗珠、露水珠、清水珠、七叶一枝花。

出自《神农本草经》。 1。

《唐本草》:《小品》述本草牡蒙一名王孙,《药对》有牡蒙无王孙,此则一物明矣。 2。

《蜀本草》:王孙,叶似及己而大,根长尺余,皮肉亦紫色。 3。

《纲目》:王孙,叶生颠顶,似紫河车叶。按神农及吴普《本草》,紫参一名牡蒙。

陶弘景亦曰,今方家呼紫参为牡蒙,其王孙并无牡蒙之名,而陶氏于王孙下,乃云又名牡蒙,且无形状。 唐苏恭始以紫参、牡蒙为二物,谓紫参叶似羊蹄,王孙叶似及己。

但古方所用牡蒙,皆为紫参,后人所用牡蒙,乃王孙,非紫参也,不可不辨。唐玄宗时,隐民姜抚上言,终南山有旱藕,饵之延年,状类葛粉。

甘守诚曰,旱藕者,牡蒙也,方家久不用,抚易名以神之尔。据此,牡蒙乃王孙也。

盖紫参止治血证、积聚、疟痢,而王孙主五脏邪气、痹痛,疗百病之文,自可推也。 因此,古诗中肯定会有涉及,只是不为我们熟知而已。

2."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唐诗吗

是唐诗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当日的王维正如他此诗的题跋中所写,正是凉秋季节,隐居于山中。时而放纵于山林,时而安然于草庐。恬淡的田园生活给作者的创作打下了优美,幽雅,悠闲,的印痕。而这种魅力无限的印痕迹也使我们深深理解了作者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之摒弃名利场,出离红尘界的高洁情怀。

3.王孙归不归的前一句是什么古诗

1.“王孙归不归”的前一句是“春草年年绿”。出自唐代王维的《山中送别》,全文如下: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2.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3.赏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4.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