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鸟笼的诗句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鹅鹅鹅 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关于鸟的组诗》 伯 辰 《飞》 一部分生命看清路的险情 纷纷长出翅膀 跃向水洗奶炜? 有时 我们不能怪罪鸟的离去 这小小的身子 实在是一碰就灭 何况高空 也没有多少 风调雨顺的日子 鸟飞鸟走 在翅膀的痕迹里丢下火的啼叫 使冰冷的空气 承认身体的温度 更多的时候 鸟就是箭尖 让孤高的长空晓得肉的锐利 晓得洞穿的疼痛 鸟没有胜利 每一只鸟都是失败的英雄 小小的身子 一飞就灭 《爱》 长天作证 风云为媒 恋爱在高空开始 两只鸟 停在空中 不时碰撞的嘴唇 超出了接吻的意义 它们的幸福 是将对方火烫的身子不断叼起 让焦渴的生命 不至于在忘我的 爱情中坠毁 远离花朵 鼓荡的翅膀就是张开的花瓣 让对方在血肉的芬芳里认领幸福 林间 选定阳光充足的时辰 一只鸟揪住另一只鸟的头皮** 让爱在最容易晕眩的时候 懂得疼痛 懂得清醒 2.关于笼中鸟的诗句笼中鸟(诗歌) 2015-02-27 12:25 作者:大智若余 (一) 难以掩盖的忧伤, 假以不停地欢愉歌唱, 以换取那 并不喜爱却仰之果腹的干粮。 不愿摇尾乞怜,却没有 以死相博的勇气。 久羁的心渴望自由, 渴望,与同类 欢愉在 山林间 去寻找那一片清澈明亮的天空。 清脆的鸣叫, 由衷地发自歌喉, 即使,为填饱肚皮 起早贪黑; 哪怕,为躲避天敌 东躲西藏。 月明夜, 一声惊鸿, 从栖息的树梢 冲向天空 然后,下落 又回到我的故园。 我死了, 愿成为其它动物的腹中餐, 亦愿化作泥土隐匿于潮湿的草丛, 我相信, 我的生命 将永生。 (二) 匆忙穿梭于高楼林立的街道的人群, 有同样忧伤的目光, 不难看出 他们的迷茫与彷徨。 所需要的, 仅仅是 只只青虫 粒粒草籽 和大自然广阔的胸膛, 怎能因忘记了节制欲望 将这些统统送葬? “我心飞翔” 凝视我许久的主人, 颤抖的声音吼响。 笼子的门开了, 才发现,早已没了振翅高飞的力量。 他看着我, 我看着他。 而他,已是泪流两行。 3.请举出一例,关于鸟的诗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钱起 乍依菱蔓聚,尽向芦花灭。更喜好风来,数片翻晴雪。 崔道融 白鸟波上栖,见人懒飞起。为有求鱼心,不是恋江水。 王建 神鹊神鹊好言语,行人早回多利赂。 我今庭中栽好树,与汝作巢当报汝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作者:李白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鸟是大自然的宠儿,在万紫千红的春天,鸟儿放声歌唱,给人们带来春天的信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我国古今很多诗人妙笔讴歌这大自然的使者,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咏鸟诗篇。 燕子是候鸟,春天飞回旧巢栖息,它的轻盈体态和喃喃燕语,为人们增添了不少生活乐趣。唐代诗人李白有诗赞道:“双燕复双飞,双飞令人羡。”南宋的《燕子》诗云:“燕子营巢得所依,衔泥辛苦傍人飞……不恋雕梁万里归。”南宋诗人陆游也写过一首《燕》:“……争梁碎语惊幽梦,掠地斜飞避画帘。雏食得虫应自喜,巢泥经雨更频添……”诗人通过诗句,把燕子的生活习性刻画得生动传神。 喜鹊喳喳报喜,被人视为吉祥鸟。我国民间还有个传说,每年七月初七,喜鹊相连成桥,让织女、牛郎得以渡河相会,因而它成为喜庆吉祥的象征。宋代文人欧阳修《野鹊》诗赞道:“鲜鲜毛羽耀朝辉,红粉墙头绿树枝。日暖风轻言语软,应将喜报主人知。”直到如今,人们还总是翘首企盼喜鹊飞临檐下,歌兆喜讯的到来。 杜鹃又称“子规”。相传,蜀国国王杜宇在失国身亡后,化为杜鹃,因而杜鹃常被视为凄凉之鸟。李白的“又闻子规啼夜月”,杜甫的“子规夜啼山竹裂”,张泌的“等是有家归不得,杜鹃休向耳边啼”等都是咏杜鹃的名句。杜鹃喜食毛虫、白蚁等,是益鸟,也是候鸟。南宋诗人陆游在《鸟啼》中写道:“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诗人把杜鹃的啼声作为报春的信号,向人们昭示春的信息。春天的早晨,一声声清脆的鸟声是大自然美妙的乐曲。 鸥随潮往来,逐浪轻飞,与湖、海、人亲近,颇得人们喜爱,唐人刘长卿《弄白鸥歌》直抒爱鸟之情:“……归客正夷犹,爱此沧江闲白鸥。”宋代黄庭坚有“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之咏。在杜甫笔下,白鸥何等自由快乐:“江浦客鸥状,无他亦自然,却思翻玉羽,随意点春苗。” 黄莺是百鸟中的歌手。诗人无不把它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徐元杰的“花开红树乱莺啼”等都是咏黄莺的名句。而唐代金昌绪在《春怨》诗中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则是借咏黄莺,抒发思念亲人之情,构思可谓巧妙。 与黄莺歌喉可相媲美的画眉,它的声调清脆,歌声悦耳,容易让人联想起“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诗句。歌吟画眉的诗,大概数宋代欧阳修《画眉鸟》写得最动人:“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通过描写画眉在鸟笼啼叫声音不同,道出画眉向往自由广阔的大自然的心声。 还有不少诗人留下了吟咏白鹭、雁、鹰、鹤、朱雀等鸟的诗篇,如唐人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白居易的“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柳宗元的“苍鹰上击翻曙光”,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如此百鸟齐飞,简直是个载歌载舞的缤纷天地。 “枝头好鸟皆朋友,落花水面是文章。”鸟给人类文明作出贡献。有了鸟儿,自然界就有生机与活力,宋代石曼卿的“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最能体现这种境界。据统计,我国有鸟类1175种,居世界前列,这是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受到人类的重视和保护 4.关于竹鸟的古诗词47 1、《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着,箨龙未信怯春寒。 2、《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3、《赋得阶前嫩竹》 宋·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4、《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5、《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6、《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7、《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8、《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9、《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旅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10、《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11、《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12、《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13、《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14、《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15、《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16、《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17、《新笋歌》 明·岳岱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18、《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9、《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20、《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游湖》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滁州西涧》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湖上》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送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梦游天姥吟留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村居》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村居》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望月有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送上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江雪》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九章·哀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行即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望岳》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寄左省杜拾遗》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春宫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关于鸟的古诗。 5.关于鸟的古诗句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杜甫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画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看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6.关于竹子和鸟的诗句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堂成 唐·杜甫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物诗选》 7.非马的诗《鸟笼》的赏析旅居芝加哥的诗人非马先生,堪称“短诗大家”。 他贡献给华文诗坛的诸多名篇 中,有一个“鸟笼 ”系列。 《鸟笼》 打 开 鸟 笼 的 门 让 鸟 飞 走 把 自 由 还 给 鸟 笼 这首短诗;是名诗人非马先生的杰作,自1973年在台湾《笠诗刊》发表以后,一直是海内外论者品评非马作品的重点之一。 它好就好在以最精练的口语,导出了一个极其富有个性,形像甚为丰满的哲理。“鸟笼”和“鸟”的形像, 是哲 学上的代号 ,象徵两个互为依存互为对立的实体。 读者与论者尽可以见仁见智,将它们解读为灵与肉、理智与感情 、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奴役、社会与个人等相反相成的概念。 《 再 看 鸟 笼》 打 开 鸟 笼 的 门 让 鸟 飞 走 把 自 由 还 给 天 空 这首诗后有注云 :多年前写过《鸟笼》,“ 当时颇觉新鲜,今天看起来,仍 不免有它的局限。 因为把乌关进鸟笼,涉及的绝不仅仅是鸟 与鸟笼本身而已。” 在这首写於1989年的诗中,诗人何以将业已还给鸟笼的 “自由”收回,改而还给天 空呢?这该关乎复杂的哲学思辨。 简言之,是把鸟笼放到广大的背景-- 天空去了 。天空的自由是靠鸟的自在飞翔来体现的 ,鸟笼剥夺了鸟的自由归根到底是剥 夺了天空的自由 。 开鸟笼,形诸迈向开放与民主的社会, 便是打破种种禁忌, 使老百姓增加许多自由,人的思想可翱翔於广阔的天空,人的才智有了施展的广大空间。此诗蕴含的不但是博大的悲悯情怀,更是富有社会学意义的省思。 《鸟笼》 打开鸟笼的 门 让鸟自由飞 出 又飞 入 鸟笼 从此成了 天空 1995年春,非马写成此诗后,将它寄赠给另一位在密西西比河畔经商的诗人。这位诗人在异国经营小生意,一年到头枯守五尺柜台,食少事繁,单调烦闷,岂不是困於一个极端物质主义的”鸟笼”之内?收银机的嘀哒声便是唯一的鸟呜了。 这是冰冷的无从改变的现实。既如此,何妨通达权变,做一只“自由飞进又飞入”的鸟:飞出则神游诗的世界,飞入乃*持商务,务实却不黏滞,空灵但不蹈虚,无挂无碍,人生责任与自身志趣并行不悖,到了这一境界,所有障碍不复存在:鸟笼成了天空。 纵观非马的这三首诗,我想起了禅的三个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鸟笼先是天空的对头,最后合为一体,诗人的境界层层递进,每一层都有独特的风光,其升华并非对前者的否定,而是诗人灵感的自然延伸。 它们的多解性恰如多棱镜,折射出极为多彩的感性和理性世界。 8.关于鸟的诗句和成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马致远《秋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②带“鸟”字的诗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唐·韦庄《台城》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成语: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他人所有. 【鹑衣百结】比喻衣服破旧,满是补钉. 【鹪鹩一枝】(1)用以劝人寡欲,今多说成:「鹪鹩巢林,不过一枝」.(2)或比喻栖身之所,多用於托人求职时. 【鸾翔凤集】比喻贤才之聚集. 【凤毛麟角】形容世间少有. 【凤凰于飞】比喻夫妇唱和相乐;多用为婚礼之祝词. 【鸢飞鱼跃】比喻放任於自然之乐. 【鸦雀无声】比喻原本吵吵闹闹的人群安静下来. 【鸿鹄之志】比喻志向远大,与「青云之志」义同. 【鹏程万里】祝福别人前程远大,如鹏飞万里. 【莺声燕语】用以形容鸟鸣.或比喻女子声音宛转流利. 【莺莺燕燕】比喻女郎众多. 鸟语花香--形容春天美好景象。 鸟尽弓藏--比喻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鸟枪换炮--形容情况或条件有很大好转。 鸟入樊笼--比喻自投罗网,陷入困境。鸟集鳞萃--形容聚集很多。 鸟惊鱼溃--比喻军队战败逃跑。鸟穷则啄--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 鸟面鹄形--由于饥饿而身体虚弱,面容枯瘦。鸟的俗语枪打出头鸟天高任鸟飞小鸟依人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与凤同飞出俊鸟,与虎同眠无善兽笨鸟先飞惊弓之鸟飞鸟尽,良弓藏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和鸟有关之谚语【夫妻本是同林鸟】比喻夫妻本是一时的伴侣,遇有危险之时,只能各奔前程,自求多福。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鸟将死亡,其鸣声是十分悲伤凄凉的。比喻人若将死亡,则所说的话是良善而有价值的。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比喻群众失去首领,即不能有所行动。【深山出俊鸟】比喻穷乡僻壤也会出现相貌俊秀或有才干的人。 【人来投主,鸟来投林】比喻人择主而事,择地而居。【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为谋取钱财而不惜生命,就像鸟为了觅食而丧生一样。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比喻作事积极或及早者,能获得利益。【鹦鹉能言,不离飞鸟】比喻人很难改变他原始的身分。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生在世应该做些好事,留下好名声。【燕雀安知鸿鹄志】比喻庸俗者无法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两相争持,第三者得利 回答者: 如水风影 - 都司 六级 2009-6-18 15:37画眉鸟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浴浪鸟 年代:【唐】 作者:【卢照邻】 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水鸟 年代:【唐】 作者:【吴融】 烟为行止水为家,两两三三睡暖沙。为谢离鸾兼别鹄,如何禁得向天涯。 归鸟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其一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和风不洽,翻翮求心。 顾俦相鸣,景庇清阴。其二翼翼归鸟,载翔载飞。 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 遐路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