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有关爱情的唐诗宋词教学课件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 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农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玉女摇仙佩(佳人)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 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 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 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 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 且恁相偎倚。 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奶奶、兰人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 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 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缪”换成竖心旁)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尾犯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 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 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 肯把金玉珍珠博。 (案此首别又作吴文英《梦窗词集》) 早梅芳 海霞红,山烟翠。 故都风景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 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 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斗百花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歹带〕纨扇。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其二 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 池塘浅蘸烟芜,廉幕闲垂风絮。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 终日扃朱户。 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 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其三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 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 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 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扛,却道你先睡。 第四 摸鱼儿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 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 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 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这首诗流传最广的应当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但带给我虽大感动与震撼的确是“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世上也许有很多人适合自己,但是只有一个人能够与你终身相伴,朝夕相守;若是没有他,你的世界便会寂寞许多。 万里层云,千山暮雪,浩淼世界中何去何从?每每读到此句,心中无限凄凉。 第五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人们或许对于“十年生死两茫茫。” 这一句更为熟悉;但在我眼中“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白日苦苦思念不得,梦里际会,却看到夫人临窗装扮,如同十年前一样;旧时的温馨重又回来,十年的思念一时间齐上心头,欣喜与悲伤,不知哪一个会多一点? 第六 离思 元缜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关于这首诗,不想再说些什么; “曾经沧海难为水”,古往今来能真正做到的也许为零,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人可以爱上不同的人,但是还是让我们回忆一下理想中的坚贞与执著。 第七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许多爱情诗歌都充满惆怅,桃夭的欢快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微笑;现在的人也许对于婚姻嗤之以鼻,然而没有婚姻的爱情如同风中飘摇的风筝,让彼此缺少温馨与踏实。很多女生喜欢看婚纱,憧憬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幸福的新娘,在桃花盛开的灼人粉色中享受幸福美满,这就是桃夭带给我的感动。 第八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 2.你最喜欢的一首唐诗或宋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对于爱的人,只有一个,即使其他的美人,都不会再过多的留意,有她的日子,就是最快乐的,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最高境界吧.高中的时候,知道前两句,朦朦懂其中的意思;直到大学的时候,一个朋友告诉我后两句,还有其中的故事,也许那种感受不是谁都能体会的,也许只有经历过了,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失去了,才知道有些东西很珍贵.犹如生命,人.一旦失去,不复得.还记得前几天给同事说过的一句英语,也是高中记得的:"Not every couple make a pair"意译就是:天下夫妻多,珠联璧合少. 原诗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 3.《我最爱的一首唐诗》范文阙 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这首诗的作者是刘昚虚(昚shèn 古同“慎”),单看他的生平,发现他很天才,八岁能文、开元进士。 不过在天才辈出的有唐一代,这些履历不过泛泛,这位诗人的作品虽说入选了《唐诗三百首》,但是真正记着他的人不多。- 作者写这首诗,持着一种闲适的心境,一句未写“清净”,读后却颇得“悟悦心自足”的禅意。 全诗首联、颔联、颈联均是对仗,特别是颈联是流水对,一气读来,如同随着诗人,一路踏着轻松的脚步,一路欣赏着白云淼淼、青溪泠泠,落花时而流过留下微微芬芳。如五月初之入大乘山,漫山刺槐盛开,一团团粉白的花簇,微微山风吹过,落英纷纷;沿溪旁山路行去,不时过座小拱桥,听那石缝中流过的音乐,再携一佳人,顿觉世间美好如此已矣。 颈联引领读者进入了一处平平淡淡的人家,不比“空山不见人”那样与红尘隔绝,也没有“白云生处有人家”那样的感叹,甚至缺乏“行尽青溪忽值人”式的惊喜,自然地让诗充满人间气息,一切皆在意料之中“寂静欢喜”。此联其实对的并不工整,“深柳读书堂”本可作“深柳映书堂”,诗人用“读”这个字写出了此地万千景象,不仅有书声琅琅,还有鸟鸣犬吠,儿童下学时骤然响起亲切的嘈杂。 尾联回到诗人自身,那树荫下洒出的点点光影,可以使农夫忘记“汗滴禾下土”的辛辣,游子们也不必感叹“明月何皎皎”的清冷。自顾衣裳,发现点点清辉与衣裳交织出的明暗层次,如果诗人有美术天赋,说不定就此悟出明暗调子的技巧,自成一派了。 我喜爱这首诗,喜爱它淡雅但极具人间气息的情怀;也许不止如此,我还喜欢它的“阙题”,它虽然芬芳自赏,少人问津,但绝无顾影自怜的哀怨:“它作为一首好诗,虽然没有入选蒙学的荣幸,但代代不乏默默地欣赏者。因为是一首好诗,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因为是一首好诗,它有使人怀着恭敬的心欣赏的自信。” 我甚至可能只是喜欢角色代入到作者刘昚虚,不用“拈断数茎须”地苦吟,更无“闲坐悲君亦自悲”的情感纠葛以至于发泄后悔情绪。我也没有李白“梦游天姥”的狂想天赋,不愿体验杜甫“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的悲苦经历。 我只愿凭的自身努力与父母所赐之躯,学的“半升”才气,偶遇佳境,不负天成文章;不求文章为众口传诵,只愿世间或有知音欣赏。 QQ:707388178。 4.★急★求以“我喜爱的唐诗宋词”为题的六百字作文漫行于古典文字美妙旅程的脚步,陡然止住不前,心唤起仅余的最后诧异惊叹即拐进一处瞬间能触发灵感和美梦的绝妙之境。 这是一个烂漫迷人的地方。 这里有山,有水,有风,有云,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清寂淡雅;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斜”的旎旎和谐;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娴静空远,有“众星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绝妙。山是清的,水是明的,风似滑的,云似梦的。鹰飞蝶舞,旋转纷飞。清山细水,柔风浮云,温情呢喃。这是人间的仙境?这是天堂的圣地?天堂高远走高飞可及,仙境从来是传说。这浓缩的美丽的自然,更贴切地,这是浓缩的文字精华——到底,这不过是美妙的诗词,这里的世界纯属虚构。然而,就是如此美丽的文字波动我们心潮之底多少美梦啊! 这是一方情感的沃土,充满了人世的沧桑。 看吧,杜甫好像天生就负着忧悒沉闷,所行之处皆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怆凄凉。白居易这时也变得如此沉默寡言,似乎身心只剩下那么一个“别有幽愁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念头。就连李商隐都这么不称意,驱车登乐游原并未快活,却落满心“夕阳无好好,只是近黄昏”的淡淡哀怨。陆入翁虽然“僵卧孤村不自哀,”可也只能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空想梦幻而已。李易安即使身居高楼举目远瞻,眼前不过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缠绵情感的呼唤,这些来源于心灵深处最深邃思想的声音,总是时时让我们肝肠寸断,却又意气风发。这是为类情感、智慧和思想的结晶。情感造就文字的多变,智慧超越文字的局限,思想开华文字的寓意和精魂。它们的结合,便是艺术。为在空前绝后的情感智慧和思想交融的。 这是一块遐想的空间,偕着思想展开双翼我们尽情地翱翔。 我们高举酒杯邀太白共饮人生悲欢离合,“莫使金樽空对月”,“欲上青天揽明月”。我们高居幽州台,双臂拂袖,与子昂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面临大江,挥舞铁板,和冻坡大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伫立杨柳岸,手执红牙,同柳永轻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一个多么绝妙的世界——美妙至极的景致,沧桑无比的历史和精彩绝伦的文字汇成的世界。这是诗的殿堂,这是词的颠峰。然而,这不仅仅是单纯的诗或词,这是人类所有情感,智慧和思想结合的伟大艺术。这是千古之绝唱,举世之风流! 走进唐诗宋词,从此不再孤寂。 5.请写出一首你喜欢的唐诗或宋词,请写出这个作品的分析文字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 前两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 后两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 而我赞同今人周汝昌所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