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试训

1.给我来几首唐诗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

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

自爱名山入剡中。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军行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

匣里金刀血未干。 从军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长门怨 天回北斗挂西楼。

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

别作深宫一段愁。 长门怨 桂殿长愁不记春。

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

独照长门宫里人。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清平调词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词 一枝农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词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沈香亭北倚栏干。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巫山枕障 巫山枕障画高丘, 白帝城边树色秋。

朝云夜入无行处, 巴水横天更不流。 白胡桃 红罗袖里分明见, 白玉盘中看却无。

疑是老僧休念诵, 腕前推下水晶珠。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醉题王汉阳厅 我似鹧鸪鸟, 南迁懒北飞。

时寻汉阳令, 取醉月中归。 自遣 对酒不觉暝, 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 鸟还人亦稀。 重忆一首 欲向江东去, 定将谁举杯。

稽山无贺老, 却棹酒船回。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内 三百六十日, 日日醉如泥。 虽为 妇, 何异太常妻。

清溪半夜闻笛 羌笛梅花引, 吴溪陇水情。 寒山秋浦月, 肠断玉关声。

。 都是李白。

2.关于唐诗的问题

奠清明节(组诗) (一) 是偶然还是必然 是无意还是巧合 天空——你的脸 为何总到这个时节 便开始阴沉哭泣 大地——你的心 为何莫名开始颤抖 仿佛要将整片大地颠覆 (二) 风萧萧 雨绵绵 人终惶惶而又凄凄 我默默站在 堆堆乱岗坟前 凭吊每颗游荡的孤魂 我听到了 你们在鬼嚎 你们在狂笑 所有声音 和着风声,呜咽 (三) 不知是堆堆黄土 还是坟头孤伶摇摆的狗尾巴草 还有被风雪涤涤后的斑驳碑文字迹 像把把锋励的剑 刺向我的眼睛 剖开我的泪腺 于是 毫无意义的泪滴 润湿了我的唇齿——苦涩 (四) 他们都跪拜在那里 尽管路是泥泞 崭新的裤子上满是黄泥 他们依然如雕像般 久久不愿离去 香烛袅袅 鞭炮轰鸣 是为那些亡死的灵魂追悼魂灵吗? 我不想 我只想用我的双指 挖开每一座坟墓 让那些魂灵能透一透气 清明节的诗歌 清明二首 【唐】杜甫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风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长安清明言怀 【唐】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 【唐】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洛阳清明日雨霁 【唐】李正封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

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

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清明节简介: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

3.为什么喜欢唐诗,试结合两首作品进行赏析

唐诗乃是我们汉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唐诗的形式有很多,主要五言,七言,每次背诵这,朗读着我就感觉身在大海之中,知识的海洋,他们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还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形式的丰富多彩让我感到心巾澎湃。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我们写作的题材。总而言之,我就是喜欢唐诗

唐诗鉴赏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解

1、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2、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3、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4、天阶:露天的石阶。

5、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

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凉;

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赏析

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解

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

译文

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

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

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

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

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赏析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

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