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富含哲理的宋词

1.收集含哲理的诗歌、名句20句哲理诗歌和名句一样20,

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雄心壮志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2.蕴含哲理的诗句及哲理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__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____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__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____惠能《菩提偈》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___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____苏麟《断句》

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3.求富有哲理的宋词元曲

行香子.过七里滩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含有哲理的诗句】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题目】琴诗(宋 苏轼)【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题目】拟古 (明 钱宰)【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题目】论诗 (清 赵翼)【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题目】草 (唐 白居易)【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哲理】说明世界上。

5.求有哲理的诗词

时间紧,先提供几句,看看如何,好的再提供: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身在旁观者清的哲理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说明尽心去爱的哲理

3、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说明事物变化有序的哲理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舍身忘死的奉献精神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纵有困难只要坚持终将见到解决困难的光明的哲理。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越过困难就能见到光明的春天

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事物生命力的旺盛。

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明要获得更多见得更广,就要努力攀登

9、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说明人生时有失意的时候

10、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说明读书要在生活的活水才能灵活

1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说明曾经经历过,别的什么都不比当初了。

1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读书多对写作的作用

1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说明世事难料,总有不如意的生活

1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说明历史变更,英雄辈出,代代相传

1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说明只要有信心,天下间都可以找到朋友知音。

呵呵,还有很多的,自己想想从小学到现在学过的诗句吧,一定会有的,主张原创,祝新年快乐!

6.最经典的宋词

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完全把苏大家的洒脱和放下执着 表现的淋漓尽致~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太棒了,不用多解释了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人生最无奈的莫过于生死之间~

7.蕴含哲理的诗词

蕴含哲理的古诗词名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1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1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14 、它山之石 , 可以攻玉。 《诗经·鹤鸣》 15 、瓜田不纳履 , 李下不正冠。

【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16 、城中好高髻 , 四方高一尺。 【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17 、何意百炼钢 , 化为绕指柔。

【晋】刘琨《重赠卢谌》 18 、人事有代谢 , 往事成古今。 【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9 、草木本无意 , 荣枯自有时。

【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20 、春种一粒粟 , 秋收万颗子。 【唐】李绅《悯农》 名人堂:众名人带你感受他们的驱动人生马云任志强李嘉诚柳传志史玉柱 21 、蚍蜉撼大树 , 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 22 、挽弓当挽强 , 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 , 擒贼先擒王。

【唐】杜甫《前出塞》 23 、物情无巨细 , 自适固其常。 【唐】杜甫《夏夜叹》 24 、春花无数 , 毕竟何如秋实。

【宋】陈亮《三都乐》 25 、功高成怨府 , 权盛是危机。 【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26 、万物兴歇皆自然。

【唐】李白《日出行》 27 、天若有情天亦老。 【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28 、一寸光阴一寸金。

【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29 、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曲江》 30 、山外青山楼外楼。

【宋】林升《题临安邸》 31 、古来青史谁不见 , 今见功名胜古人。 【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2 、年年岁岁花相似 , 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33 、寅父犹能畏后生 , 丈夫未可轻少年。 【唐】李白《上李邕》 34 、假金方用真金镀 , 若是真金不镀金。

【唐】李绅《答章孝标》 35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6 、请君莫奏前朝曲 , 听唱新翻杨柳枝。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37 、芳林新叶催陈叶 , 流水前波让后波。 【唐】 刘禹锡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38 、采得百花成蜜后 , 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39 、尔曹身为名俱灭 , 不废江河万古流。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40 、只看后浪催前浪 , 当悟新人胜旧人。

【宋】释文向《过苕溪》 41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42 、不是一番梅彻骨 , 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 43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4 、近水楼台先得月 , 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苏麟《断句》 45 、人生到处知何似 , 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 , 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46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宋】苏轼《水调歌头》 47 、一湾死水全无浪 , 也有春风摆动时。

【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48 、从来好事天生俭 , 自古瓜儿苦后甜。 【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49 、苍龙日暮还行雨 , 老树春深更著花。

【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50 、江山代有才人出 , 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论诗》。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