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李山百家讲坛诗经

1.李山认为关雎是什么诗

李山认为《关雎》不是爱情诗而是贺婚诗

“大家对《关雎》这首诗的误解最严重。”李山说,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描写来看,这属于第三人称,这就是最简单的说明:“班上男生给女生写情诗,会用第三人称吗?不会。”

君子跟淑女这不是爱情,那是什么?李山说,诗里确有爱情的因素,不过不是在追求爱情,而是第三人在表示祝贺,诗里讲了一个男人要取一个好女人,犹如烙饼,看似简单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说非要认为它是一首爱情诗,那它也是限定在婚姻范围内,而不是追求。“这是一首贺婚诗,别人结婚了,大家去凑热闹,祝愿婚姻得意。”

同时,李山还从字面上对《关雎》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把它当成一首爱情,那是忽略了诗歌本身所含有的承重的。他说,中国人认为结婚是人伦的开始,所以《关雎》偶然也必然地放在了诗经第一位。

2.单选题] 李山认为,《关雎》是什么诗

北师大教授李山解读《诗经》“风诗的情韵” 《诗经》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底 先圣孔子说,一个人“不学《诗》”,就“无以言”。

孔子所说的《诗》,正是被称为中国诗歌开山之作的《诗经》。 曾经,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对《诗经》的熟悉程度,对《诗经》引用的恰当程度,都是衡量一个人文化修养的标志。

而今天,即使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也很难保证读过完整版本的《诗经》,但当普通人在日常对话中引用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样的《诗经》中的诗句时,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人,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它的哺育和影响,《诗经》一直都是国人精神世界的永恒故乡,即使你从未厘清《关雎》出自“风”还是“颂”。 正因为《诗经》的永恒,阐释《诗经》成为儒学研究者的传统。

比如,《关雎》以雎鸠之雌雄和鸣,以喻夫妻之和谐相处,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至少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文学史的解说中,国人听到的几乎是这一种完全相同的声音。

但新近出版的《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一书中,作者李山却大胆地提出:《关雎》不是一首爱情诗。 《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三十年《诗经》研究的成果,而他也将重返央视《百家讲坛》,全新解读《诗经》。

李山曾先后师从启功、聂石樵、夏传才等学者,在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他的新作《风诗的情韵》以《诗经》中160篇国风作品为底本,广泛涉及婚姻、家庭、恋爱、农耕、狩猎、战争、劳役等题材,以浅白的语言、有趣的角度娓娓道来这部比《论语》更原生的国学经典。

近日,本报记者邮件采访了李山先生,就《诗经》的影响、被误读的经典和国学热背后等问题,李山先生均一一解答。 不朽的《诗经》 一切古典诗歌的文化基因 记者:您研究《诗经》近年,还曾3次为它作注解。

为《诗经》情有独钟? 李山:首先《诗经》本身着迷,越是研读她,就越能感的魅力。就像《诗经·小雅·里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开阔心胸,放开视野。

知道玉石的硬度仅次于金要磨它必须要靠它山的石头就是说我们要研究我们自们应该借助于什么?借助当方,他们在人类学、在社会哲学各方面的成就;另外,学典学问,选择一部自己喜爱典长期守着,也是一种不错法。这叫做建立学术根据住脚跟,再向外扩。

记者:在您看来,《诗经》重要在哪儿? 李山:前辈、同辈的研绩,是它山之石;国外同行的三十何对令人到她鹤鸣》,她教我们刚石,。也己,我代西学、在习古的经的办地,站究竟究成研究也是它山之石。

研究文学,不知道一些历史的、哲学的、人类学的以及社会学的知识与方法,是没有大出息的。敞开胸怀,学习各方面的学术,特别是其方法,非常要紧。

《诗经》是我国诗歌文学的开山,要理解中国诗歌,必须要了解《诗经》。而且,她还不单影响诗,也影响赋等其他体式的文学。

中国在后来所以出现唐诗、宋词及元曲那样的诗文学,就是因为最初的文学基因好。《诗经》中就有这后来一切古典诗歌的文化基因。

记者:您先后师从启功、聂石樵、夏传才等中国文学史大家,他们对您研究《诗经》助益良多。 李山:当年投靠到夏先生门下,就是看了他的《诗经研究史概要》,作为一个本科生,这本书给我打开了“诗经学”宽阔的天地。

在治学上,夏先生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的阅历与看问题之间的联系。聂先生典雅而谦谨,一丝不苟。

他是先秦文学的大家,对《诗经》是有很多独特看法的。听启先生谈古论今,真如醍醐灌顶,叫人醒悟,读文学,任何的书呆子气、死板气,都不行。

我常对自己的研究生讲:“我比你们幸运,我遇到了天下最好的老师,你们就没这样幸运了!”老前辈的典范,让我一辈子都不敢松懈。 记者:中国人的日常用语里都少不了《诗经》,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诗经》里的确颇多生僻字,意思难懂。

您的讲解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李山:生字问题的解决,倒不是大难题。一加注音、解释,就可以了。

大难题在如何把诗经蕴含的民族文化的精髓想清楚,讲出来,且以一种恰当方式表达出来。在这本书中,我的解读尽量做到深入浅出,让人看得懂,媒体也应该促进大众关心自己的民族文化根本性的经典著作。

记者:您认为《诗经》中最美的篇章是哪一篇? 李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多好的句子,多妙的境界。唐诗宋词,也不过如此吧。

我喜欢。其他还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每次读,都为之心动。

《关雎》不是爱情诗 记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出自《诗经·周南·关雎》,这是《诗经》开篇第一首诗,也是《诗经》里知名度最高的句子。但您在新书中提到,《关雎》不是一首爱情诗。

李山:我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人称形式不对。淑女、君子,都是第三人称;二是篇中的器物不对,有钟鼓,是贵族典礼场合采用的。

把一首作品的主体理解错了,诗篇的价值也就被估计歪了。将《关雎》作《诗经》开篇,这样的编排次第,并不是无因由的,反映的是周人对婚姻、夫妻恩情的重视。

在周代,人们用婚姻形式来粘合异姓异族,打造一个文化人群的整体。你。

3.百家讲坛有没有人讲解《诗经》

与之有关的诗词一首,供参考:

惜之

文/李者也

天地曾经丹青魅,万物盛极终将退。

绿荫渐浓红渐瘦,春光已暮夏犹未。

清风过林千芳辞,纷纷枝头百色坠。

游人拾得落英起,惜之而作衣之佩。

【注】新社花海,位于台中市新社区。设立于1915年,原为甘蔗园,2005年改造为花卉苗圃,种植薰衣草、鼠尾草、波斯菊、向日葵、一串红、醉蝶花、四季海棠等,四季皆有不同的花海,每年举办“新社花海节”,以“花”而知名,风光秀丽,尤其是春夏季节,更是迷人。

4.寻求关于《诗经》或者宋词的纪录片/类似百家讲坛的解说片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中华情·古典情怀》诗意系列节目,由甘肃籍的总导演郭霁红精心打造并演绎。精选浩瀚文海中的古典诗词,加以名家诵读,精心解析,配以流行时尚的歌舞元素,延伸文学意境,凸显艺术氛围,钩沉出趣味无穷的历史掌故和轶闻传奇,让深奥渊博的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百集大型电视片——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诗词》(100集),投资千万,拍摄五年,实景拍摄,再现诗词中的真实场景,有诗人和诗中人物出现。一首诗一个音乐主题,著名作曲家深情创作。实地,实景,实物拍摄。全新的视角、唯美的追求、一流的影视,让你全方位地感受到中华古诗词中的诗情画意。

宋词演义

宋词演义剧情介绍:宋词演义全集,宋词演义百度影音在线观看.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大瑰宝,涌现出一大批有成就的词人。本片内容主要以陆游、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秦观、苏轼、姜白石等宋词作家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生活与情感故事编写而成。如陆游戍边亲临前线,抗击金兵的爱国主义词篇,《钗头凤》中他和唐婉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中怀念妻子的故事;辛弃疾的《摸鱼儿》、《南乡子》等词所生发的爱国情怀与生活故事;陈亮与刘过的爱国主义词篇中的故事;李清照的《永遇乐》、《声声慢》等少女时期与长成后的情感与生活词篇,及怀念赵明诚词篇中发生的故事;岳飞的《满江红》、柳永的《雨霖霖》、姜白石的《暗香》、《疏影》等词衍生的故事组成(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

cctv的 [人文地图] 十二集电视片《诗词之旅》

5.《诗经》中的音乐有哪些

《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 后取其整数,多简称“诗三百”,相传由孔 子整理删订,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大都是可以用乐器伴奏来歌唱的西周至春秋 时代的歌曲作品。

《史记》云:“诗三百五篇, 孔子皆弦歌之”。今存《诗经》只有文宇, 音乐已不可耳闻,但从字里行间及每首作品 本身的内容结构方面仍可了解到那个时代丰 富的民俗音乐生活,以及诗乐的一般特点和演唱概况。

如《风》大部分是反映地方民情风貌的 歌曲,其中有不少民俗音乐生活描写。如《静 女》中有“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就是反 映了一位姑娘精心制作一支彩色竹管乐器, 赠送给情人留作纪念的故事。

《雅》大部分是祭祀、礼仪歌谣和歌舞 曲,其中包含有丰富的音乐祭祀内容。 《小雅》 中有许多诗篇是宴客礼俗歌,如《鹿鸣》《南 山有台》《鱼丽》《南有嘉鱼》等都是宴请 客人时歌唱的酒礼歌。

《颂》大部分是祭祀乐歌,多反映商周 时代以音乐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的内容。如 《时迈》是巡猎祭祀天地时唱的乐歌,《噫嘻》 《载芟》是耕种季节祭祀神灵以求丰收唱的 歌曲等。

6.百家讲坛中讲先秦的有哪些

《百家讲坛》中讲先秦的内容有:

目录:

第一章 实话孔子

一 夫子何人

二 学而优则仕

三 君子固穷

四 头号教书匠

五 谁是好学生

六 伤心事与玩笑话

第二章 儒墨之争

一 儒与侠

二 孔子的药方

三 墨子的药方

四 两位侠士

五 三大分歧

六 儒墨再评价

第三章 儒道之争

一 隐士哲学家

二 从杨朱到老庄

三 无为之谜

四 道之谜

五 老庄之别

六 儒道再评价

第四章 儒法之争

一 血染的思想

二 谋士的哲学

三 横行霸道

四 两面三刀

五 人性是个问题

六 儒法再评价

第五章 前因后果

一 事出有因

二 以人为本

三 好大一个家

四 命运呼叫转移

五 士人的崛起

六 魅力所在

第六章 继往开来

一 灰色的船票

二 墨子与杨朱

三 老子与庄子

四 再说法家

五 爱的呼唤

六 正义与自强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具有科普历史知识及深入点评讲解的作用。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