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颂歌诗经

1.诗经中《颂》的第一篇是什么

《颂》就是祭祀颂歌。

《颂》分三类,一是《商颂》,一是《周颂》,一是《鲁颂》。《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五篇,即《那》、《烈祖》、《玄鸟》、《长发》、《殷武》,是殷商初期一次大的祭祀仪式,在歌唱了商民的祖先契后,歌者颂扬了成汤继承契的思想与行为,南下征伐荆楚之地。在《长发》中,征伐荆楚应是成汤王的一次较远、较大的战争,尔后便天下太平,众国来贺。

歌者在意的不仅是歌颂成汤王的功绩,他主要歌颂的还有商国立下的很多规矩、规则,成为各小邦国效法的榜样。成汤王在推翻了夏桀后,在伊尹的帮助下,制定了很多治国原理和规则,在平定战乱后,便推广了这些规则,使得所有臣服于殷商的诸侯小邦国也得以改进。

所以颂中说:“稼穑匪懈”,就是明显地推广农业种植。分封建立诸侯邦国其实在此时已经开始,只不过成汤王是小规模分封,没有象周武王、周成王那样大规模分封。

如果没有成汤王的分封建立诸侯邦国,那么历史发展到周武王时期,人们也就不可能大规模分封建立诸侯邦国。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分封建立诸侯邦国是大国统治的一个较为成熟的经验。

整个《周颂》,如果连起来看的话,是在一个祭祀仪式上所有的颂歌。开始的《清庙》,即是周成王率领百官在宗庙祭祀周文王,颂唱清静纯洁的宗庙。

然后《维天之命》是周成王歌颂上天的美好,第三首《维清》则是周成王歌颂文王之德的,第四首《烈文》还是一首歌颂周文王的颂歌。周武王消灭商纣王后,就开始了分封建立诸侯,而武王仍把这归功于文王。

分封,是文王对所有人民的仁爱,所以歌者称颂文王是“大爱无疆”。第五首《天作》歌颂了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及周文王,并从人们的投奔岐山来表现出周国的繁荣昌盛

第六首《昊天有成命》是周成王的自我表白,说自己不敢懈怠,不敢追求安乐,希望天下太平。第七首《我将》中,周成王视文王、武王犹如活着一般,表明自己将每天侍奉、早晚侍奉,希望依靠文王、武王的威严,让周国能存在下去,能使天下安宁。

第八首《时迈》是插入一首另外的人的颂歌,想向文王、武王说明,周成王继承王位是正确的,成王也如同文王、武王一样,是可以依靠的。第九首《执竞》,又是另一人的颂歌,歌者首先回忆周武王保持争竞的武装力量,然后歌颂周武王并不单纯依靠武装力量的光明磊落的行为。

随后又歌颂成王也继承了武王的这种思想。第十首《思文》即是祭祀怀念周人的祖先后稷。

第十一首《臣工》则是颂扬众多官吏臣民共同努力于农业种植工作上。祭祀仪式由此从纪念祖先转为向祖先告白。

第十二首《噫嘻》则是歌颂周成王率领农夫千万从事于农业耕作。第十三首《丰年》是在祭祀仪式上敬酒时的一首颂歌,全歌主要是歌颂丰收,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既是人的努力,也是天意。

因丰收而致谢上天,致谢祖先,是寄希望于来年仍有丰收。第十四首《丰年》是欢迎来宾的颂歌。

第十五首《有瞽》是乐队就座,开始序曲,唱此颂歌以示对贵客的欢迎。第十六首《潜》是在祭祀仪式的后半段贡献祭品时所唱的颂歌。

在贡献祭品中的鱼时,人们要说明这些鱼儿来自何处。这从另一方面描绘出当时渔业生产的丰富。

第十七首《雍》是周成王将亡父亡母之灵升入宗庙、附于祖宗之后的大祭祀之颂歌,这是祭祀仪式在欢迎来宾后的又一高潮。第十八首《载见》是周成王率领诸侯们充满希望来拜见去世的君王之颂歌。

第十九首《有客》是在祭祀仪式结尾时为挽留客人所唱的颂歌。第二十首《武》歌颂的对象又是文王、武王,似是向文王、武王告别之歌。

在第二十一首《闵予小子》中,周成王所强调的就是要继承人际伦理关系。第二十二首《访落》是周成王向文王、武王叙述自己心情的一首颂歌。

第二十三首《敬之》也是周成王向文王、武王叙述自己心情的一首颂歌。第二十四首《小毖》是周成王就惩管、蔡之乱一事在宗庙里向祖先的自责与告白。

第二十五首《载芟》中,歌者告诉祖先,我们在全国推行农业生产,并取得了大丰收,现在我们用丰收的果实奉献给祖先,希望能够得到祖先的保佑。第二十六首《良耜》所颂唱的内容也是关于农业生产之事,是上一首的补充。

第二十七首《丝衣》是一首充满感激之情的颂歌,读后着实让人羡慕。第二十八首《酌》是周成王在祭祀时自表心迹之颂歌,把韬光养晦作为政治手段之一。

第二十九首《桓》也是周成王自表心迹之颂歌。周成王认为,天的运行有黑夜有白天,人世间的规律则是有黑暗有光明,黑暗与光明将会交替,残暴与美好也是交替出现的。

但愿美好的光明将会长久持续下去。第三十首《赍》是周成王在祖先牌位前告白,我要寻求事理,要勤奋思考,我该怎么办?这就是周成王的“绎思”。

诗经之颂篇【周颂·清庙之什】清庙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维天之命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维清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

烈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无。

2.《诗经》中的“颂”指的是什么

《诗经》中的“颂”指的是:

《颂》,《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合称“三颂”。

对于《颂》的解释,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颂者”之下省略了“容也”二字。

朱熹《诗集传》说:“颂”与“容”古字通用。据阮元《经室集·释颂》的解释,“容”的意思是舞容,“美盛德之形容”,就是赞美“盛德”的舞蹈动作。如《周颂·维清》是祭祀文王的乐歌,《小序》说:“奏象舞也。”

郑玄《毛诗传笺》说:“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就是把周文王用兵征讨刺伐时的情节、动作,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可以证明祭祀宗庙时不仅有歌,而且有舞,“载歌载舞”可以说是宗庙乐歌的特点。

近代学者也多以为《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

扩展资料: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颂 (诗经的组成部分)

百度百科-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3.《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是祭祀歌颂祖先

《诗经》分成风、雅、颂三部分.其中记载宗庙祭祀的是“颂”。

拓展资料:

《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合称“三颂”。

《周颂》大部分是西周初年周王朝的祭祀乐章,也有迟至昭王时的作品。《鲁颂》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颂歌。《商颂》是春秋时期宋人追述祖业(宋为殷商后裔)之作。

《周颂》的作者已不可考。

《鲁颂》4篇,《小序》以为都是颂鲁僖公的。首篇是《?》,《小序》说,因为鲁僖公治国很节俭,宽厚爱民,很重视农业、美马,鲁国人尊重他,“于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颂”。季孙行父是鲁国贵族,鲁文公、宣公时为掌权大臣,谥号“文子”。史克,即太史克,亦即里革。《左传·文公十八年》载季文子使太史克对鲁宣公的一大段话,可以看出他是个学识渊博的史官,《小序》说《?》是他所作,当有所据。后人有的以为《鲁颂》都是太史克的作品,有的则认为只有《?》一篇是太史克所作。

《鲁颂》中有《?宫》一篇,朱熹《诗集传》认为它是鲁僖公自作,并不足信,有人根据诗中“新庙奕奕,奚斯所作”的话,认为此篇是奚斯的作品。奚斯,名鱼,鲁公子,《左传·闵公二年》有关于他的记载,事迹很简单。也有人认为“新庙奕奕,奚斯所作”的意思是说奚斯督造新庙,他是一名“监工”,并非说他作颂。《鲁颂》中大致可以确定作者的,只有《?》一篇,其余三篇可能出于其他史官之手。

《商颂》原为12篇,今传本《诗经》只有 5篇,其他7篇何时散佚,不可知,旧说孔子以前已亡佚,又有说是被孔子删去了,都是揣测之词。

拓展资料:诗经_百度百科

4.诗经中的《雅》和《颂》分别是什么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 这些诗篇,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就是依据音乐的不同。

《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大雅》、《小雅》之分,众说不同,大约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