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在的流行歌曲跟古代的楚辞唐诗宋词等有什么关系1、中国当代的流行通俗歌曲主要走西方路线,所以和古代的辞赋没有多大关系。 除了个别歌手用宋词的作词的歌,比如邓丽君的《淡淡幽情》专集(王菲是翻唱的)。 不过最近几年兴起的中国风,又让流行歌曲和古代稍微有了点联系。 2、宋词、元曲在当时都是吟唱的,其实就相当于流行歌曲。 常用的曲调(词牌)大约有100多个,如《沁园春》、《水调歌头》、《念奴娇》、《菩萨蛮》、《如梦令》、《蝶恋花》等。 唐诗也有用来唱的,比如《阳关三叠》。 现在这些词、曲的唱法基本上都失传了。 只有在昆曲里保存了比较多的古唱法,有人比喻说昆曲是元曲的儿子,元曲是宋词的儿子。——楼主可以去听听。 2.诗歌与流行音乐的关系现代词学家胡云翼首创“音乐的文学”概念,他说:中国文学的发达、变迁,并不是文学自身形成一个独立的关系,而与音乐有密接的关连。 ……中国文学的活动,以音乐为归依的那种文体的活动,只能活动于所依附 产生的那种音乐的时代,在那一个时代内兴盛发达,达于最活动的境界。若是音乐亡了,那么随着那种音乐而活动的文学也自然停止活动了。 凡是与音乐结合关系而产生的文学,便是音乐的文学,便是有价值的文学。 胡先生所讲的文学,自是广义上的文学,但是他的表述,运用在诗歌与音乐得关系上,也是十分之贴切。 朱谦之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音乐文学史》里面,提到“所谓诗歌即是音乐”,一句话,概括了中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要谈中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首先要先定义什么是“中国诗歌”以及“音乐”。 中国诗歌,这里主要强调中国古代诗歌,一般被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泛指中国古代的韵文,如词,赋以及曲。而,我们所说的音乐是指,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审慎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拓扑结构起来的声音,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 《诗大序》中指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叹嗟饮之,嗟饮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又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由此可知,诗歌的本质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仅是思想感情的发泄,更是情绪的宣泄。 中国的古代诗歌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存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 《雅》则分《大雅》与《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 《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共105篇,其中《大雅》 31篇,《小雅》74篇。《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由《诗经》的内容可以看出,它是一部关于古代音乐的汇集,是中国古代音乐的启蒙,而由之名字亦可得知,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启蒙。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中国诗歌脱胎于音乐。 广义的诗歌到汉代时候,达到了一个顶峰,著名的便是乐府这一官方机构的成立。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朝廷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在的歌词。 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既是乐府诗,汉乐府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它也是现存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 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绝句和律诗。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对仗都有规定。 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而汉字是单音,每一个音又包括声、韵、调三个部分。 这样,讲究声韵和格律,就成了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唐诗十分讲究声韵与格律,因此,唐诗具有音乐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当读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读杜甫的《羌村》:“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的时候,那种顺畅,真如行云流水,声音处感情亦到,不仅琅琅上口,而且韵味无穷,不能不叫人感到音乐的美。 朱谦之先生在《中国音乐文学史》中提到,“唐代的绝句,都是用来歌唱得”。 这个也可以从绝句的形式上看出来。绝句是全押韵,所谓全押韵,是指绝句从起句至末句的句尾,句句用韵;要求完全彻底,只要其韵相同,不论平、仄,均可通押。 例如: 夜静观沧海,风怀独自开。无情也无奈,归去约仍来。 (《赤湾观海》) 花香和酒香,踏沙还踏浪。情人在何方?不觉天地广。 (《秋夜西丽湖花间对饮》) 绝句只有四句。五、七言的绝句,有首句押韵与不押韵之别;五言以首句不押韵为正格,七言则以首句押韵为正格。 绝句全押韵,就是不论绝句的正格与否,一律起句用韵,而且第三句也用韵,也就是四句全部用韵,平仄通押,一韵到底。 上例《赤湾观海》,原为首句不入韵的正格五绝,但现在句句用韵,而首句韵脚用的“海”字与第三句韵脚用的“奈”字为仄声韵,二、四句押的 “开”、“来”为平声韵,四者同韵,而平仄通协,这样,便形成了全篇四句平仄(或仄、平)通押一韵的绝句,显得新鲜、独特,与众不同,大有一气呵成、音韵流转、乐感优美的效果。 “绝句完全押韵”,正是希。 3.请简述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词的关系古典诗词是现代流行歌词的创作源泉之一,很多流行歌词都与优美的古典诗词有关。 比如:中华民谣歌词: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其中就有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诗意在其中 再如毛宁的《涛声依旧》: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其中有[唐]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意在其中 4.中国古代诗歌与现代流行歌曲的关系 具体点古代诗歌,如《木兰词》都是用来传唱的,说白了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诗经》的由来便是收集这些传唱的歌曲,到了汉代的乐府更是顶峰。 此外,在古代可以传唱的诗为歌,不能谱曲的才称之为诗。诗、歌、舞本为一体,到了后世才分开各自发展,直到最后人们才把诗和歌统称为诗歌。 写这么多是为了让你不要被误导,说白了诗歌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 而现代流行歌曲运用古诗词可以看做是对诗歌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因为许多的歌词本身就是真正的诗歌。当然,一些附庸风雅的口水歌除外。 多说一句,两千年前的那一首“关关雎鸠,在河知州。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连曲子都丢了,至今还是传唱不衰,这才是真正的流行啊。 5.流行歌曲与古诗词的联系,特点.(分点陈述)其实在现在的流行歌曲中的歌词有很多都是不入流的. 像那些名词作曲家们和一些口水歌只要细心听一下就会发现 其中的区别.古诗词和流行歌曲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是压韵脚的. 比如说: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里压的就是 光 霜 乡 这几个韵脚. 而在歌词里通常也会有韵脚压韵, 比如说: 胡彦斌的>;在每行词的最后一个字都是韵脚. 福fu 误wu 阻zu 两厢情愿的幸福 有什么错误 蛮不讲理的隔阻 比绑架还要残酷 门当户对的世俗 害了多少无辜 有情人不能眷属 人世间那么多无助 乌云密布 迎娶的路 心里早已想好了归宿 为爱付出 他的生命已经结束 化作蝴蝶飞舞 天空灿烂夺目 是生命绚丽的蓝图 迎着晨露 无拘无束 到一个自由的国度 哪怕仅仅是一棵树 人间可恶 留恋何苦 还不如与蜘蛛为伍 梁祝一曲流传千古 是你如泣如诉的苦 有古诗词被写成现代歌的也有,比如:>> >;等等。。都是谱成现代曲风来传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