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两首习题,一、一词多义:以:秋以为期()以望复关()一、一词多义:以:秋以为期 (介词,拿、用 ) 以望复关 ( 连词来 )以尔车来 ( 介词拿 ) 以其无理于晋 (连词因为 )籍何以至此 ( 介词凭 )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 “以”通“已”,已经 )之:桑之未落(主谓间助词,取独 ) 君子之车(的 )言:载笑载言( 说 ) 体无咎言( 言词 ) 言既遂矣(助词不译 )将: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二、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夙:名做状,很早地)兴(夜:名做状,在深夜)寐;2、其(黄:名做动,变黄)而陨;3、(二三:数词做动词,有时二有时三,不专一)其德.三、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判断句)2.靡室劳矣(似乎没啥特殊的,就是否定句).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宾语前置,以秋为期).4.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省略句.)四、文本探究:1.在《氓》一诗中,美丽、温柔、勤劳、善良的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结合你的认识、感受以及当时的时代特点,谈谈你的看法.并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依据来证明你的观点.我的观点:一来妇女的地位低下,不受尊重,连自家兄弟都不理解自己,如兄弟不知那句.二来该男子品行不太值得托付终身.始乱终弃这点非常明显.三点,男人家庭暴力的倾向比较明显.这是被抛弃前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说一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两句的含意.答:__那个男子相貌忠厚,抱着布前来换丝,其实他的目的并非换丝,来这里是为了跟我商量婚事.3.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答:1.所述故事为男女恋情,主人公为普通劳动妇女与一个农村青年,取材现实.2.故事发生的地点为生活中习见的场合,景物也是劳作时就地取材的所见所感.3.故事的主题是生活中常常发生的婚恋悲剧,结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氓》这首诗里,女主人公对于那个负心汉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二者之间的联系.答:由爱而恨,再果断地决绝远离这个负心冷酷的男人.表现该女子由温和善良对爱痴情的个性演变为一个看透男人恶劣本性之后的清醒.。 2.诗经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要全一点,有例句《〈诗经〉两首》词语古今异义 【氓之蚩蚩】 古义:民众,百姓,读“méng”今义:流氓,读音:“máng”【泣涕涟涟】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总角之宴】 古义:欢聚 今义:宴会【三岁食贫】 古义:多年 今义:三岁的年龄【君子所依】 古义:将军今义:通指品德高尚的人【小人所腓】 古义:士兵今义:通指品行卑劣的人 《〈诗经〉两首》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 夙:在早晨,夜:在夜里 名词作状语 【士贰其行】 贰:使……不专一 使动用法【二三其德】 二三:使……三心二意 使动用法【三岁食贫】 贫:贫苦的生活 形容词作名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日,这里活用作状语,作“一天天地”讲,名词用作状语《〈诗经〉两首》特殊句式 【判断句】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译:不是我要延婚期,是你没找好媒人.【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秋以为期(现代汉语的语序是以秋为期) 2、主谓倒装: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三其德”应讲作“其德二三”,译作“他的品行不专一”)《〈诗经〉两首》通假字 【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于嗟鸠兮】 于,通“吁”,感叹词【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脱身【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边际【岁亦莫止】 莫,通“暮”,晚,这里指年岁之末【玁狁孔棘】 棘,通“急”,紧急,急迫。 3.人教版九年级下的诗经两首 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苍苍:深青色。下文“凄凄”“采采”义同。 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这里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意中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一方,那一边,即水的彼岸。方,边 溯洄(sù huí)从之: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溯洄,逆流而上,逆着河流向上游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 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 萋萋:茂盛的样子。与下文“采采”义同。 晞(xī):晒干。 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跻(jī):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坻(chí):水中的小沙洲,小岛。 采采:茂盛的样子。 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意思是道路弯曲。 之:代“伊人” 沚(zhǐ):水中的沙滩。 ⑴关关:水鸟叫声。雎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关雎 ⑵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洲:河中沙洲。 ⑶窈窕: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淑:善,好。 ⑷好逑(hǎoqiú):理想的配偶。逑,配偶。 ⑸参差:长短不齐。荇(xìng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 ⑹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流,顺水势采摘。 ⑺寤寐:这里的意思是日日夜夜。寤(wù务),睡醒;寐,睡着。 ⑻思:语助。服:思念、牵挂。 ⑼悠:忧思貌。 ⑽辗(zhǎn):半转。反侧:侧身。 ⑾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友,交好。 ⑿芼(mào冒):选择,采摘。 (13)乐:使淑女快乐。 【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1] 4.诗经 氓 采薇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文言句式一词多义: ⑴作: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②开始。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⑵曰: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⑶止: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②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④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⑤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⑥副词,仅,止。如: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⑷载:①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②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③装载。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④乘坐,乘车。如:直上载公子车。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如:“载欣载奔”。⑥副词,开始。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⑸靡:①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②无,没有。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⑹烈:①火势猛。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又引申为猛烈。如:穷冬烈风。②光明,显赫。如:君有烈名。③事业,功业。如:奋六世之余烈。④厉害,严重。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⑺阳: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②阳光,太阳。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③温暖。如:春日载阳。④表面上,假装。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⑻孔: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②很,甚。如:孔武有力。③大。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⑼华:①同“花”。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②开花。如:始雨水,桃李华。③美丽有光彩。如:华服丽人。④繁华。如:其街市之繁华。⑤精华。如:物华天宝。⑥敬辞。如:华诞,华居。 ⑽思:①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思念,挂念。如:已行,弗不思也。③心情,情思。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④祝词,无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⑾戒:①防备,警戒。如:既和既戒,既备万事。②告诫,警告。如:观往事以自戒。③戒除。如:少只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⑿雨:①众多。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②离散:如:一别如雨。③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④灌溉。如:水能自雨田。⑤润泽。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词类活用 ⑴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yù),动词,雨雪犹“落雪”。 5.《蒹葭》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注释】 [1] 本诗选自《诗经·秦风》。这是《诗经》中历来备受赞赏的一首抒情诗。诗分三章,每章首两句借景起兴,三、四句点明主题:隔河企望、追寻“伊人”。后四句描述追寻境况:一是道阻且长,二是幻象迷离,两者皆以“伊人”不可得为旨归。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迫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意境朦胧、含蕴不尽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蒹葭(jiān jiā ):芦荻。[2]为:凝结成。[3]伊人:这个人。指诗人所追寻的人。[4]一方:那一边。[5]溯洄:逆流而上。从之:追寻她。[6]溯游:顺流而下。[7]宛:宛然,真好像。[8]曦( xī ):干。[9]湄: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10]跻(jī ):升,高。[11]坻( chí ):水中小块高地。[12]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13]涣( sì ):水边。[14]右:迂回曲折。[15]沚(zhǐ ):水中的小块陆地。(本文摘自《百度文库》) 6.急求诗经的名词解释《诗经》两首文言知识归纳 《诗经·邶风·静女》 一、通假字 1.爱而不见 爱:通“薆”,隐藏,遮掩。 见:通“现”,出现。 2.说怿女美 说:通“悦”,喜爱。 女: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 3.自牧归荑 归:通“馈“,赠送。 4.匪女之为美 匪:通“非”,不是。女:通“汝”,你,这里指代“荑草”。 二、一词多义(或重点词语) 1.其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其:形容词词头,多么。 2.之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3.重点词语 静女其姝 姝:美丽。 静女其娈 娈:美好。 贻我彤管/美人之贻 贻:赠送彤管有炜 炜:鲜明有光的样子。 说怿女美 怿:喜爱。 洵美且异 洵:的确,确实。 俟我于城隅 俟:等待。 于:介词,在。 三、特殊句式 1.俟我于城隅 状语后置句 2.匪女之为美 判断句 《诗经·卫风·氓》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 蚩蚩:通“媸媸”,笑嘻嘻的样子。 一说是忠厚的样子。 2.匪来贸丝/匪我愆期 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无食桑葚/无与士耽 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于嗟女兮 于:通“吁”。 “于嗟”,感叹词。 5.犹可说也/不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6.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词 1. 至于 至于顿丘/至于暴矣 古义:到达/到达„„的地步;今义:表示另提一事2. 涕 泣涕涟涟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 以为 秋以为期 古义:把„„当作;今义:动词,认为。 三、一词多义(或重点词语) 1. 之 氓之蚩蚩/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士之耽兮/女之耽兮 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独,不译。 静言思之 之:代词,这,指代这件事。 总角之宴 之:结构助词,的。 2. 以 秋以为期 以为:即“以„„为”,译为“把„„作为(或当作)”。以:介词,把。 以望复关 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来”。 以尔车来 以:介词,用。 以我贿迁 以:介词,把。 3. 于 至于顿丘/至于暴矣 于:介词,到。 于嗟鸠兮/于嗟女兮 于:通“吁”。“吁嗟”,感叹词。 4. 其 其叶沃若/其黄而陨 其:代词,指代桑树,可译为“它的”。 士贰其行/二三其德 其:代词,指代“士”,可译为“他的”。 5. 言 载笑载言/言笑晏晏 言:动词,说。 体无咎言 言:名词,话。 言既遂矣/静言思之 言:语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 6. 重点词语 抱布贸丝 布:钱币。 一说是布匹。贸:贸易,购买。 来即我谋 即:动词,接近,靠近。谋:商量,谋求。 指商量婚事。 送子涉淇 子:对对方的敬称,你,指“氓”。 涉:渡过。 匪我愆期 愆:过失,过错,这里指拖延婚期。 将子无怒 将:愿,请。 乘彼垝垣 乘:登上。 彼:那。 既见复关/言既遂矣 既:副词,已经,以后。 体无咎言 咎:不吉利的。 以我贿迁 贿:财物,这里指嫁妆。 无与士耽/女之耽兮 耽:迷恋,沉溺。 犹可说也 犹:还,尚且。 自我徂尔 徂:到,往,这里指出嫁。 渐车帷裳 渐:浸湿。 女也不爽 爽:差错。 士贰其行 贰:不专一。 士也罔极 罔:无,没有。极:准则。 靡室劳矣 靡:没有。室劳:家里的劳苦活儿。 夙兴夜寐 夙:早,早早地。兴:起。 寐:睡。 言既遂矣 遂:顺心,满足。 咥其笑矣 咥:讥笑的样子。 静言思之 静:静下心来,冷静地。 思:思考,想。 躬自悼矣 躬:自身。 悼:伤心。 及尔偕老 及:介词,和,同。 偕:共同。 反是不思 反:违反,违背。 是:代词,这,指代誓言亦已焉哉 已:停止,了结。 四、词类活用 三岁食贫 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日子。 五、特殊句式 1.匪来贸丝/匪我愆期 判断句 2. 秋以为期 宾语前置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