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和焦庄户地道战有关的诗句

1.焦庄户地道战简介

焦庄户地道战旧址 位于京郊顺义县焦庄户村。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曾广泛开展地道战、地雷战打击日本侵略军,焦庄户的地道就是平原地区人民在与日军作战中形成的,曾被誉为"人民第一堡垒"。焦庄户村内及连接邻村的地道全长约33华里,内设有了望口、射击口、暗堡、大炮楼、指挥所,纵横交错、户户相通。

焦庄户的民兵和群众利用地道隐蔽物资、掩护伤员、消灭来犯之敌,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焦庄户人民利用地道奋起自卫,痛击来犯敌军和反动地主武装,使地道成为一座消灭敌人、保护自已的地下长城。

焦庄户人民依靠地道创造出光辉的战绩。据统计,1943年至1948年间共与敌人进行战斗150余次,击毙击伤敌人130多人,俘虏敌人60多人,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以极小的代价沉重打击了来犯之敌。

1964年,在焦庄户村建立了纪念馆,除陈列图片、资料及部分实物外,还开放了地下干道500米,供广大群众参观,使人们生动形象地了解战争年代的艰苦斗争情况。1979年,焦庄户地道战旧址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为纪念"七七"抗战爆发50周年,重新修建了焦庄户地道旧址纪念馆,国防部长张爱萍为纪念馆题写了门匾。修复后的抗敌炮楼和数百米地道,都再现了焦庄户人民抗敌斗争的业绩。

焦庄户人民同国内外敌人开展地道战斗是争从1943年春天开始的,当时只是挖了几个隐蔽洞。这种懂只能藏一两个人和少量食物。

一旦被敌人发现只有束手就擒。 为了跟敌人长期斗争,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把单个隐蔽洞连接起来,并在地道内安装了翻板、单人掩体和暗堡等战斗设施以及数十个休息室和指挥所,供民兵和群众较长时间的在地道内战斗和生活。

到了1946年村里共挖了23里长的地道,村内纵横交错并和邻村相连,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地道网。 焦庄户人民同国内外地人开展地道战斗争是从1943年春天开始的,当时只是挖了几个隐蔽洞,这种洞只能藏一两个人或存放一些粮食等物品。

一旦被敌人发现,就只有束手就擒。为了同敌人进行长期斗争,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把单个隐蔽洞连接起来,并在地道内进行战斗和生活。

到1946年全村共挖23里长的地道,村内纵横交错并和邻村相连,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地道网。顺义县人民政府于1947年10月授予焦庄户“人民第一堡垒”锦旗,并把它插在18米高的民兵指挥了网楼顶上。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对人民进行传统教育,展室内以翔实的资料、珍贵的文物及真实的地道战遗址,再现了焦庄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国内外地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画面。现在供观众参观的地道战遗址还保留着650多米,地道内有休息室和指挥所,又单人掩体、陷阱、碾盘和庙台暗堡等战斗设施,还有水缸、炕洞、墙柜、锅台、猪圈、驴槽等较隐蔽的出入口和了望楼。

一九三八年秋,党的组织来到了焦庄户村,带领全村农民同日寇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战争中焦庄户人民不断总结了便于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斗争经验,于一九四三年春开始挖地洞并在实战中不断地改造、扩展,到一九四五年形成了村村相连户户相通全长达23华里的地下长城,在此后的战争中焦庄户人民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有效地保护了自己,为冀东人民的抗日战争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由于斗争形式新颖、战绩卓著,一九四七年十一月,顺义县人民政府授予焦庄户“人民第一堡垒”的光荣称号。 一九三八年秋,党的组织来到了焦庄户村,带领全村农民同日寇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

在战争中焦庄户人民不断总结了便于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斗争经验,于一九四三年春开始挖地洞并在实战中不断地改造、扩展,到一九四五年形成了村村相连户户相通全长达23华里的地下长城,在此后的战争中焦庄户人民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有效地保护了自己,为冀东人民的抗日战争树立了光辉的典范。由于斗争形式新颖、战绩卓著,一九四七年十一月,顺义县人民政府授予焦庄户“人民第一堡垒”的光荣称号。

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位于北京市东北郊,距北京市区60公里,距离首都国际机场35公里。闻名遐迩的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就座落在这里。

这里背倚层峦叠嶂的燕山——三十里山峰,峰峰相连,层林尽染。 环抱碧波潋滟的金鸡河——十八湾河水湾湾相挽,山水连天。

林木葱郁、气候凉爽、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休闲度假的天然“绿色氧吧”,著名作家浩然就是在这里创作了《艳阳天》。 2003年龙湾屯镇焦庄户村经北京市农委、北京市旅游局批准成立民俗旅游村,该村成为我区唯一一个以民俗旅游为特色的专业村。

焦庄户民俗旅游村总户数383户,总人口1251人,接待户数122户,从业人员195人,可提供400余人就餐,共有床位330个,这些民俗户均按统一标准配备了被褥等生活必需品。同时,镇政府会同工商、公安、卫生等部门对民俗户进行守法经营、规范服务、卫生管理等资格培训;组织民俗户到外地的民俗户中去参观学习,开拓思路,这样使民俗户从业人员既学到了民俗管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为更好地为游客开。

2.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的简介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现属龙湾屯镇。

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秋,定名为“焦庄户民兵斗争室陈列室”1979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改名为“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焦庄户村在战争年代属于冀东抗日根据地领导,是通往平西、平北根据地的必经之路。 焦庄户人民同国内外敌人开展地道战斗争是从1943年春天开始的,当时只是挖了几个隐蔽洞,这种洞只能藏一两个人或存放一些粮食等物品。一旦被敌人发现,就只有束手就擒。为了同敌人进行长期斗争,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把单个隐蔽洞连接起来,并在地道内进行战斗和生活。到1946年全村共挖23里长的地道,村内纵横交错并和邻村相连,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地道网。顺义县人民政府于1947年10月授予焦庄户“人民第一堡垒”锦旗,并把它插在18米高的民兵指挥瞭望楼顶上。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对人民进行传统教育,展室内以翔实的资料、珍贵的文物及真实的地道战遗址,再现了焦庄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国内外地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画面。现在供观众参观的地道战遗址还保留着650多米,地道内有休息室和指挥所,又单人掩体、陷阱、碾盘和庙台暗堡等战斗设施,还有水缸、炕洞、墙柜、锅台、猪圈、驴槽等较隐蔽的出入口和了望楼。 纪念馆自从1964年开放以来,截止到1997年底,共接待国内外观众150余万人次,其中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2000多名外宾来参观学习。纪念馆参观的内容有五项:一是参观地道遗址;二是看地道战电影;三是听抗日时期儿童团员焦志斌同志讲焦庄户村的战斗历史;四是吃“抗日饭”(即窝窝头、玉米渣粥和咸菜);五是秋季苹果熟了,观众可以亲自参加采摘活动。

3.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有哪些墨宝

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并留下了墨宝。

张爱萍将军为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亲笔题写馆名;聂荣臻元帅题写了“神出鬼没、出奇制胜的地道战是华北人民保家卫国,开展游击战争,在平原地带战胜顽敌的伟大创举,地道战又一次显示出人民战争的无穷伟力”;吕正操将军题写了“地道战是人民的智慧,人民的创造,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坚强堡垒”,杨成武将军题写了“人民战争的伟力,战争史上的奇观”;国防部长迟浩田为纪念馆题写了“地道战大显神威,焦庄户永放光辉”。 纪念馆自建馆以来先后接待国内外观众350万人次,其中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余名外宾来这里参观。

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先后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被国家六部委定为百家“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国家发改委定为“全国红色旅游景区”。 目前,有40多所学校将该馆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纪念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目前正在着力打造寓教于乐、亲历参与的模拟地道实战区。

4.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作文850字

根据历史记载,当年的顺义焦庄户村属于冀东抗日根据地,这里是通往平西、平北根地的必经之路,所以这里的战略地位也显得尤其的重要了。焦庄户地道是当地人民与敌人斗争的记载,从中能够体会到当年战斗的残酷与无情。

我随着参观的人流进入了展厅,前两个展厅,通过解说员的介绍我知道了在当年的抗日战争年代,刚刚开始的地道只是一些人修建的简单的单口洞,后来根据需要把这些简单的洞连通,最后形成了巨大的地道系统。到了参观的中心部分,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地道,

我兴奋极了,马上就进去了,进去之后,我可就不那么兴奋了,里面很黑、很凉,还有股阴森森的感觉,过几米就有一盏电灯或陷阱,不久,我还进入了一段原始地道,那里完全是黑的,高度只有半个我那么高(我1.63米),还要横着走。当我出去的时候还记得有许多的路口被封了,有的出口在桌下,有的在井里,还有的在猪圈下面,总之,出口很多。

5.焦庄户地道战遗址观后感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

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1979年被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定为市级重点保护单位,1993年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焦庄户地道始建于抗日战争时期,连接龙湾屯、大北务等5个村庄,全长23华里。焦庄户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巧妙的利用地道支援了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由于战绩卓著,顺义县人民政府在1947年10月授予他们写有“人民第一堡垒”的锦旗一面。

焦庄户人民同国内外敌人开展地道战斗争是从1943年春开始的,当时只是挖了几个隐蔽洞,到1946年全村共挖23里长的地道,村内纵横交错并和邻村相连,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紧密相连的地道网。

纪念馆自从1964年开放以来,先后接待国内外观众200余万人次,其中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0多名外宾来参观学习。

1991年纪念馆被顺义县教育局命名为“顺义县中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中心”;

1994年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1995年顺义县政府又命名为“顺义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6年国家六部委又把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定为百家“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对人民进行传统教育,现可供观众参观的地道650多米,且地道内有休息室和指挥所、单人掩体、陷阱及暗堡等战斗设施,还有水缸、炕洞、墙柜、锅台、猪圈、柴棚驴槽等较隐蔽的出入口,另外还有看地道战争电影、听战斗历史、吃“抗战饭”、看“地对空导弹基地”、秋季苹果采摘等项活动。

焦庄户地道,是焦庄户人民在与敌人斗争的战争实践中逐步完善起来的。他们把初期简单的隐蔽单口洞连接起来,在地道内设计和安装了单人掩体、会议室、水缸存放处、陷阱、翻板、碾盘射击孔、地道射击孔、猪圈射击孔等生活设施和战斗设施,最后挖成户户相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上下呼应,形成了南到龙湾屯、唐洞、北到大北坞的长达23华里的地道网。现在供游客参观的地道为830米。为更好的展示当年的战争历史场景,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恢复了30米原始地道,该段地道再现了当时地道的原始风貌,并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真实反映历史……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