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段诗词描写男女**的叫什么仙梦(清◎孙原湘) 一、 灯昏如梦月沉沉,曲折仙源许恣寻。细草生香迷洞口,片云含雨阁花阴。捣霜玉杵愁轻重,濯锦银河试浅深。十二万年今夕事,一回追忆定沾襟。 二、 绛蜡生珠泪未挑,石鸡无奈应春潮。合欢慢揭青绫帐,团聚从吹紫玉箫。洞草尚含仙露湿,峡花犹带梦云摇。风光瞥去模糊甚,才著思量似昨朝。 蝶恋花(宋·柳永) 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碧丛丛,高插天, 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颸然, 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 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 椒花坠红湿云间。 2.描写洞房花烛的词句有哪些花烛之喜意谓男女成婚的喜事。 古人有“四喜”之说, 一为久旱逢甘霖;二为他乡遇故知;三为洞房花烛夜;四为金榜题名时。 鸣雁之期意谓嫁娶之喜事。 鸣雁,古人以为婚嫁之期。 北周•庾信《彭城公夫人尔朱氐墓志铭》:“三星照夜,伫稽鸣 雁之期;七日秉秋,坐荐飞皇之兆。 ”倪瑶注:“婚姻六礼皆用 雁,故云鸣雁之期。” 云灿星辉意谓云朵披彩,群星光辉。 可形容婚礼良辰。 对联曰:“月圆花好和谐景,云灿星辉盛世图。” 烂其盈门意谓婚礼之盛。烂,灿烂。 《诗经•大雅•韩 奕》:“韩侯顾之,烂其盈门。”郑玄笺:“粲然鲜明且众多之貌, 洞房花烛意谓结婚时的欢庆气氛。 洞房,原指深邃的内 室,后喻称新婚。北周•庾信《和咏舞》:“洞房花烛明,燕尔双 舞轻。” 双辉花烛意谓夫妇在婚礼上神采焕发。花烛,即画有龙 凤等彩饰的大红色蜡烛,亦可指结婚。 禅烛腾辉意谓婚礼的场面喜气洋洋。桦烛,用桦皮卷蜡 而成的烛。 良辰美景意谓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南朝•宋•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寺》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 难并。” 3.古代写**的诗词有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男属阳、女属阴,通过性行为导致阴阳的结合作用,产生新的生命。而**除了起到人类繁衍的作用外,通过**这一行为,还能使**者,尤其是男人恢复元气。因此,中国的古代文化认可男女之间的这种正常的**行为。 **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不可或缺的主题,举凡中国古代的各种艺术形式如音乐、美术、文学等,都包括一定数量的含有性内容的作品,一些正统的作品中也间有通过自然现象含蓄地表现性和色情主题的。 诗歌大概是中国文学最早发源的形式,最早的诗实际上是歌谣,反映出当时的民风,其中就有许多关于爱情的叙述,还有赤裸裸的性语言。 如《诗经》中的《褰裳》: 子惠思我,褰裴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对这首诗中的“狂童之狂也且”的意思,台湾的学者李敖先生认为应该是女子对男子说的一句粗话,本意是“你不想我,我也不愁没人想,你这小子狂个卵!”。句中的“且”字的本义就是指男子的**官。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源,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性文学的最早发源。自此以后,历代的诗词歌赋中均有表现男女**的佳作。 汉朝文人中最流行的是赋这种文学体裁,在汉赋中描写**内容最为出众也是最为直白的,是东汉蔡邕所作的《协和婚赋》,这篇作品主要是写男女的婚姻的,如描写新婚之夜男女**活动时,用了“粉黛弛落,发乱钗脱”之句。 蔡邕的另一篇残缺不全的赋作《检逸赋》也写男女之情,其中语句也同样大胆,如“昼骋情以舒爱,夜托梦以交君”之句,这是以前的辞赋中未有的。 东汉末年繁钦所作的《定情诗》中,也能找到描写这种男女**的影子,如: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时无桑中契, 迫此路侧人。我既媚君姿,君亦阅我颜。 这首诗的内容是讲述男女两人偶遇路中,女子对这个陌生男子一见钟情,桑中幽会,草率结合。可见那个时期的人对性的追求的大胆,即便是女子都敢于追求自己的性快乐。 晋朝孙绰创作的乐府诗歌《情人碧玉歌》中有这样的诗句: 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