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宋词的内容美

1.唐诗宋词美在哪里

唐诗之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沉淀着深邃,积蓄着厚重,凝结着辽远,负载着磅礴,是大漠里的孤烟,是长河里的落日,是客船上难眠的渔火,是山寺里传来的钟声,是海角与天涯的对接,是天长与地久的汇聚,尽管也会有碧落与黄泉的交融。

宋词之美,是一种感性的美,飞扬着轻灵,蹁跹着缠绵,氤氲着温柔,笼盖着细腻,是梧桐上的细雨,是小楼上的东风,是明月光下 闪过的鹊影,是稻花香里流淌的蛙鸣,是云涛与晓雾的相连,是落红与芳草的呓语,尽管也会有乱石与惊涛的交流。

于思想主题而言,唐诗之美,多在于言志;宋词之美,多在于抒情。言志多追求气度,则豁达;抒情多讲究韵味,需细腻。豁达者则多描写让人豁达之人、事、物、景或取豁达之面,细腻者亦同。豁达者多谈理,细腻者易伤情。

2.古诗词中的各种美

1)“读”,要读出感情,设身处地的“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诗词中的美——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 2)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

三千年来我国诗人辈出,佳作如林。在现在的中学课本中选录了许多古代诗词,或写景或叙事,或豪放或委婉,无不是作者的精辟之作。

这些优美的名人佳句,往往以简洁明了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深邃的意境,让读者产生无限空间的遐想,给人以美的享受。古典诗词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的思想和人格,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现在《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十分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诗歌所创造出来的意境,下面就谈谈教学中古诗词中境界美的探寻。

古典诗词含蓄、委婉,很多诗句要靠认真体会,要挖掘出它们的内涵,从中得到启发,进而领悟到其包含的人生哲理。借助经典的诗词作品让学生沉醉于艺术氛围之中,生成活感性,确立完整的人格,既深化艺术体味、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品格,与诗人在心灵上产生共鸣,领略高尚意境之美,潜移默化实现提高人文素质的宗旨。

一、领略作品中的形神兼备,以形传神之艺术风格。 1、叙田园生活,传钟情山水,颂热爱劳动人民歌之神。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诗歌十分平淡自然,朴素如口语,不见丝毫修饰,描绘了诗人田园劳作及归来的情景。诗歌平谈中又富于情趣。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劳动了一天之后归来的诗人中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皎洁的明月陪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晚风拂面,吹散了一天的疲劳,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我们仿佛看见诗人迈着轻松的步履,哼着惬意的小调悠然归去。

2、叙个人情怀,传青衫沾泪、忧国忧民之神。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对外欢颜。

••••••吾庐独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全诗醇美朴素、勤奋和胸怀大志的忧国忧民之神融入自然平淡的诗句之中,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二、领略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之美 1、惜别之情 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2、黍离之情 如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 3、思乡之情 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怀古之情 如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5、讽喻之情 如《诗经》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白居易的“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是岁江南早,衢州人食人”(《轻肥》)。

6、报国之情 如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出塞》);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书愤》)。 7、咏景之情 如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谢朓的“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芬芳酒,还望青山郭”(《游东田》)。 8、恋友之情 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这类作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领略作品精雕细琢,展开意境想象和联想之美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在关汉卿的《〔双调〕大德歌•冬景》中,如借助比较联想,就能更好的理解这首小令的意境。“雪粉华,舞梨花”,一读到这一句,马上就会联想到唐朝著名诗人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同时以梨花喻雪,一个“开”字,表现了大雪飘洒飞舞如春天的梨花灿烂,朵朵压枝低,开得热烈,开得广阔;而“舞”字,舞得轻盈,舞得优美,使静态的画面充满动感美。此二字各取特点,异曲同工,各尽其妙。

而最后的“黄芦掩映清江下,斜揽着,钓鱼。”黄芦、清江、小舟,极容易使人联想到唐代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中的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不过,韦应物的诗写的是春景,表现出春雨、春潮的迅猛,是急剧跳动的形象;关汉卿的小令写的是冬景,描绘了冬日江边的清冷、沉静,具有一种深远闲淡、安适自得的特点。两者都抓住了季节景物的特点,各自创造了独特的意境。

古诗词的意境,往往是选用表现力强的词语构设的。因此抓住这类词语,分析、理解其所蕴涵的意义,是引导学生进入诗中意境,打开诗人情感大门的钥匙。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因来被人称好。为什么?可换其他同义词让学生进行比较,就能发现换用其他同义词,没一个字有“绿”字那么形象、生动。

看到这个绿字,就让人似乎看到一阵春风刚过,随即出现一片翠绿,整个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从中折射。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诗宋词之美

我喜欢唐诗宋词元曲,为我国的文学瑰宝的魅力所折服,从而感叹。想在这里介绍一点心得体会,或许对一些朋友有益。

我很喜欢文学,中国的文化让我如痴入迷,文学是人的灵魂的折射,是民族才华和智慧的结晶。在浩瀚的文学大海中,唐诗,宋词,元曲,经典之作、流芳百世之作相当多,茶余饭后信手拈来,或吟之,或书之,皆让人亦喜,亦悲,亦叹。诗以唐冠,宋以词称,曲以元盛。诗中有画,词中有画,曲中有画,诗情画意,词韵墨香,曲风赋骨,诗言志,词咏怀,曲抒情。唐诗的豪迈洒脱,宋词的清丽绮美,元曲的古朴明快;李白的浪漫,李清照的忧伤,苏轼的豪放,陆游的柔情……都让人迷恋。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以为,源远悠久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出魅力无穷的灿烂文明,精品文学作品琳琅满目,光彩照人,让你爱不释手,如痴似醉。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多少代传唱至今,就像是高山流水,停云落月,让人流连忘返,魂牵梦绕;让人眼界大开,获益匪浅;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我以为,欣赏文学,鉴赏文学作品,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力,要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再造作者的艺术境界,领会作品的深层意味,升华作品的审美情趣。从而深刻感受文学的精彩之所在,领会意境美,品味语言美,体会韵律美。让好的作品陶冶我们的性情,培养我们的气质,提高我们的修养,激励我们热爱生活,珍惜年华,创造自己的绚丽人生。

诗仙李白的诗,气势磅礴,狂敖不羁,飘逸潇洒诗圣杜甫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诗魔白居易,他的诗风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算是朴而近古,写诗非常刻苦。宋词中,我喜欢苏轼、李清照、秦观、李煜、陆游的词。

应该说,我的文学修养,还远远不能很好地领略鉴赏这些文学大师作品的意境和韵律,这或许和我的个人悟性、文化程度、生活体验有关。有个名人曾经说过,世间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种潜心的感悟和品味,只要用心去寻找、去发现、去聆听、去体验,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绚丽多彩。

千古绝句,万代流传。

4.大家帮忙阐述一下唐诗宋词的情韵美

一、情韵美:唐诗的整体风貌

唐诗在整体情调上气韵酣畅,情味醇美,这与唐人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呈清新愉悦的风貌有关。唐代经济空前活跃,文化繁荣,周围的事务在人们心目中显得分外亲切美好,反映在唐诗中,表露出来的总是进取、乐观、开朗和昂扬奋发的情怀。因而唐诗在集体面貌上给人以神行语外、语浅情浓、丰神毕现之感。

李白的浪漫使我们感受到酣畅淋漓的情韵。他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有“千古丽句”之誉,文字绮丽,意境优美,烘托出南方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氛围,透露出盛唐时代繁华鼎盛的时代气息,隐含昂扬激越的向上情绪。杜牧的清丽让我们领略到风华掩映之美。一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高度概括了千里江南一片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春色,有鸟语清脆婉转之愉悦,有绿树红花掩映生辉之美感,在浅近清新的文辞中,蕴藉隽永。孟浩然的平淡则让我们领略到另一种情韵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上句近景,绿树环抱,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青山依依,展示一片开阔的远景。刘禹锡的达观令读者感悟到慷慨昂扬的情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改伤感低沉的情调,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即使是送别诗,唐诗也一扫哀伤与悱恻之气。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诗人对朋友的真挚之情,有离别的难舍和对友人今后孤独寂寞生活的关怀,真是百感交集,表面平静,内心激荡。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豁达开朗,独辟蹊径,自铸伟词,情词佳妙。这种开阔的胸襟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二、理趣美:宋诗的审美追求

宋诗重哲理,善思辨,擅析理,多探缘索由。宋代诗人大都以唧唧用世的态度去驱遣笔墨,喜好从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探索事理,用诗意来表达哲理,极富思理的情调,显露出美不胜收的理趣。

宋朝道学盛行,诗人借吟诗的机会来讲道学或以讲道学的借口来吟诗。道学家朱熹的许多诗都有这种倾向。他的借景喻理的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百年来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才能达到新境界。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把抽象的理论用诗的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言简意赅,寓意深邃,这里可谓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常为后人所征引,成为历久不衰的名句。苏轼诗中的智慧叫我们常读常思,常思常新。他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哲理又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述的。前两句寓意站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就会的得到不同看法;后两句阐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使读者在审美过程中受到深刻的启迪。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理语成诗,富于哲理意趣,耐人咀嚼,回味无穷,表达了一种朴素二又深刻的思想:蓬勃向上的美好事物是始终关不住的。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诗则让人感受到另一种理趣。梅雪俱佳,各有千秋,暗喻自然界的事物总是各有长处,但又是美中不足的。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直给人以信心和鼓舞。用来比喻人在困境是会生出许多希望,鼓励人们在貌似“无路”时仍要奋力前行。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是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这就是诗人留给人们的启发,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当然,唐宋诗歌的差异是从整体风貌上说的。唐诗中亦有饱含理趣的,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宋诗中也有以神韵称道的佳句,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唐诗的情态毕肖、丰神润朗和宋诗的思辨理趣、索求缘由,给了我们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品格。

5.唐诗宋词中美诗美词

天净沙 秋 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山坡羊 潼 关 怀 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列女操 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二、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三、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五、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六、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七、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八、辛弃疾--南乡子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八、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九、严蕊--如梦令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

曾记。 人在武陵微醉。

十、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十一、姜夔--忆王孙 冷红叶叶下塘秋。 长与行云共一舟。

落江南不自由。 两绸缪。

料得吟鸾夜夜愁。 十二、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十四、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006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007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008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6.唐诗宋词具体内容

1、绝句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3、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4、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5、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7、赠花卿 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8、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0、蜀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李白1、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古朗月行 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3、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5、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6、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望天门山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8、秋浦歌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9、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0、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在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2、行路难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3、峨嵋山月歌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4、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5、塞下曲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折楼兰。

06、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7、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8、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0、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1、长干行 李白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花红。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22、赠孟浩然 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23、金陵酒。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