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载驱》说的的是什么在中国文学史上,许穆夫人堪称第一位名著于册的女诗人了。 《载驰》,就是她写下的一篇充满爱国激情的不朽诗章。 许穆夫人是卫宣姜的女儿,许国国君穆公的妻子,故称许穆夫人。 卫懿公不理朝政,独好养鹤,甚至荒唐地让鹤“乘坐”大夫方可乘坐的轩车。公元前660年,狄人伐卫,“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其人心之离散于此可见。 狄人大败卫师于荥泽,杀卫懿公。宋桓公连夜率师将卫败亡之众五千人接过黄河,居于漕邑,立卫懿公之子戴公为君。 第二年,戴公死,文公即位。他的同母姊妹许穆夫人,在祖国风雨飘摇的危亡时刻,不顾许国君臣的阻挠,毅然返卫,吊唁卫君,①并向同情卫国的大邦呼吁救援。 齐桓公因此派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帮助卫人防守漕邑。以后,又联合诸侯迁卫都于楚丘,使卫国得以灭而复存。 《载驰》一诗,即作于许穆夫人返回漕邑吊唁卫文公期间。这首悲愤动人的爱国主义诗作,在当时就被广为传诵,并收入了诗经《鄘风》。 西汉末年,刘向编《古列女传》,又专为许穆夫人立传,盛推其“慈惠而远识”。 《载驰》以“载驰载驱,归唁卫侯”发端,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入了那个战祸频仍的动荡时代。 载,语助词,这里可释为“又”。驰,策马急驱之意。 一辆马车急驰而来,道路上尘土飞扬,焦灼加鞭的女诗人,就在一片马嘶车鸣声中上场了。她为什么行色匆匆、迫不及待?“归唁卫侯“一句点明了事情的原委:祖国遭受了祸难,她是要去吊唁自己的兄长卫文公呵!“驱马悠悠,言至于漕”,悠悠,既指道路之遥远,亦透露出女诗人心中那悲恸、忧思之深长。 言,我。漕,即卫文公所居之地漕邑。 车马在大道上急驰,路途竟这样漫长!终于,漕邑已隐隐在望。此刻,女诗人心中该何等激动!短短四句,不仅叙事明白,情景如画,而且迫促、跳荡,富于节奏感。 读者不仅能听到马蹄翻飞、车轮滚滚之音,而且还能感受到女诗人那激动不安的脉搏和心跳。但是,事情陡然起了变化:“大夫跋涉,我心则忧”许国大夫跋山涉水,赶来传达君命,不准许穆夫人返回卫国!亡国的悲伤本已充塞女诗人的心胸,而今又遭到许国君臣的阻挠,她怎能不在悲痛之中,又生出不能压抑的忧愤呢?诗歌由此转入第二章。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这一章是许穆夫人对于大夫阻挠的义正辞严的回答。嘉,许可。 旋,回头转身之意。视,显示。 臧,即藏,隐藏。閟,即闭,停止之意。 许国君臣全都反对女诗人返卫,怎么办?倘若坚持返卫,则有违犯君命之罪;倘若转身回许,又置危亡中的祖国于何地?女诗人激烈地斗争着,思索着。强烈的爱国之情,使许穆夫人坚定了返卫的决心,她迅速作出了抉择:“即使你们都不赞同,我也不能回车返许!让我毫不隐瞒地告诉你们吧,我的心思是不能远离祖国的!即使你们都不赞同,我也不能回车渡河。 我要明确无疑地告诉你们,我对祖国的思念是不能阻止的!”这一章在抒情中引入了人物语言,变成了面对面的回答。诗人运用排比句式,四句一顿,铺排而下,将自己内心斗争的结果,山洪爆发般地推涌而出,势不可挡。 而“既不……不能”二句,在语气转折之中,更把女诗人那不屈于君命、非返卫不可的决心,表述得斩钉截铁。“视尔”、“我思”,鲜明地再现了许穆夫人与许国大夫面对面斗争的情景。 诗歌进入第三章,受阻的车马又奔驰起来,许穆夫人抛下许国大夫扬长而去。经过上述一场激烈冲突,女诗人的内心能安定吗?当然不能。 “陟彼阿丘,言采其芒”二句就透露了这一点。陟,登。 阿丘,偏高的山丘。蝱,即莔的假借,指贝母,据说可治郁闷之症。 祖国的危亡,使女诗人焦虑;许国君臣的阻挠,则又增添了许多愤懑。她恨不能登上高高的山丘,采来贝母治疗自己的郁闷。 但在急速的行车途中,许穆夫人自然不会真正实行。因此,“陟彼阿丘”两句,不过是借助于比兴,来表现诗人胸中郁塞的苦闷之沉重罢了。 是不是因为她是女子,所以特别多愁善感呢?不——“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稺且狂”,诗人明确指出:妇女的爱动感情,是各有各的道理的。 而她之所以郁愤难平,则完全是许国君臣的阻挠引起的。他们居然把自己的爱国举动视为过错而加以责备,真是一批不明大义的幼稚狂妄之徒!如果说,在第二章中,女诗人对许国大夫还只是义正辞严地剖明心迹的话,那么,在这一章,满腔的愤懑,终于使女诗人发出了激越的斥责之音。 全诗的情绪由此被推向了高潮。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这是《载驰》的最后一章。车马终于进入了卫国的原野。 女诗人那因为愤懑而绷得紧紧的心弦,至此渐渐松弛了下来。“我行其野”两句,以舒缓的节奏,清新的画面,传达出女诗人心情的欣喜和欢快。 日夜牵挂的祖国到了,扑入眼帘的是那样绿意葱茏的麦田!深切的祖国之爱,荡漾在女诗人胸中。我们可以想见,此刻,她该是怎样热泪滚滚、不能自己呵!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心中萌发,她抹去泪水,终于。 2.载驰诗经那个细节最能感动你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词句注释 ⑴载:语助词。 驰、驱:孔疏“走马谓之驰,策马谓之驱”。 ⑵唁(yàn):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此处不仅是哀悼卫侯,还有凭吊宗国危亡之意。 毛传:“吊失国曰唁。”卫侯:指作者之兄已死的卫戴公申。 ⑶悠悠:远貌。 ⑷漕:地名,毛传“漕,卫东邑”。 ⑸大夫:指许国赶来阻止许穆夫人去卫的许臣。 ⑹嘉:认为好,赞许。 ⑺视:表示比较。臧:好,善。 ⑻思:忧思。远:摆脱。 ⑼济:止。 ⑽閟(bì):同“闭”,闭塞不通。 ⑾言:语助词。阿丘:有一边偏高的山丘。 蝱(máng):贝母草。采蝱治病,喻设法救国。 ⑿怀:怀恋。 ⒀行:指道理、准则,一说道路。 ⒁许人:许国的人们。尤:责怪。 ⒂众:“众人”或“终”。穉(zhì):同“稚”,训“骄”。 ⒃芃(péng):草茂盛貌。 ⒄控:往告,赴告。 ⒅因:亲也,依靠。极:至,指来援者的到达。 ⒆之:往,指行动。 白话译文 驾起轻车快驰骋,回去吊唁悼卫侯。 挥鞭赶马路遥远,到达漕邑时未久。许国大夫跋涉来,阻我行程令我愁。 竟然不肯赞同我,哪能返身回许地。比起你们心不善,我怀宗国思难弃。 竟然没有赞同我,无法渡河归故里。比起你们心不善,我恋宗国情不已。 登高来到那山冈,采摘贝母治忧郁。女子心柔善怀恋,各有道理有头绪。 许国众人责难我,实在狂妄又稚愚。 我在田野缓缓行,垄上麦子密密遍。 欲赴大国去陈诉,谁能依靠谁来援?许国大夫君子们,不要对我生尤怨。你们考虑上百次,不如我亲自跑一遍。 文学赏析 据清魏源《诗古微》考证,《诗经》中许穆夫人的作品有三篇,除此篇外尚有《国风·邶风·泉水》《国风·卫风·竹竿》二诗也为其所作,其中尤以《载驰》思想性最强,它在强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全诗分为四章,不像《国风·周南·桃夭》《国风·鄘风·相鼠》等篇每章句数、字数甚至连意思也基本相似,而是每多变化,思想感情也复杂得多。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的叙事抒情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现实所引起的内心矛盾出发。故诗歌的形式随着内容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节奏。 诗的第一章,交代本事。当诗人听到卫国灭亡、卫侯逝世的凶讯后。 立即快马加鞭,奔赴漕邑,向兄长的家属表示慰问。可是目的地未到,她的丈夫许穆公便派遣大夫跋山涉水,兼程而至,劝她马上停止前进。 处此境地,她内心极为忧伤。这一章先刻画了诗人策马奔驰、英姿飒爽的形象,继而在许国大夫的追踪中展开了剧烈的矛盾冲突。 如果读者有看过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经验,便不难想像此刻的情景。 现实的冲突引起内心的冲突,经过以上的铺叙,第二章便开始写诗人内心的矛盾。 此时诗中出现两个主要人物:“尔”,指许国大夫;“我”,许穆夫人自指。一边是许国大夫劝她回去,一边是许穆夫人坚持赴卫,可见矛盾之激烈。 按诗意理解,应有两层意思:前四句为一层,是说:你既待我不友好,我就不能返回许国,比起你这般没良心来,我对宗国总是念念不忘的;后四句为第二层,是说:你既待我不友好,我就不能渡过黄河到卫国,比起你这般没良心来,我的感情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诗人正是处于这种前不能赴卫、后不能返许的境地之中,左右为难,十分矛盾。 然而她的爱与憎却表现得非常清楚:她爱的是娘家,是宗国;憎的是对她不予理解又不给支持的许国大夫及其幕后指挥者许穆公。 第三章矛盾没有前面那么激烈,诗的节奏渐渐放慢,感情也渐渐缓和。 夫人被阻不能适卫,心头忧思重重,路上一会儿登上高山以舒解愁闷,一会儿又采摘草药贝母以治疗抑郁而成的心病。所谓“女子善怀,亦各有行”,是说她身为女子,虽多愁善感,但亦有她的做人准则——这准则就是关心生她养她的宗国。 而许国人对她毫不理解,给予阻挠与责怪,这只能说明他们的愚昧、幼稚和狂妄。这一段写得委婉深沉,曲折有致,仿佛让人窥见她有一颗美好而痛苦的心灵。 细细玩索,简直催人泪下。 第四章写夫人归途所思。 此时夫人行迈迟迟,一路上考虑如何拯救祖国。“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说明时值暮春,麦苗青青,长势正旺。 所谓“控于大邦”,指向齐国报告狄人灭卫的情况,请求他们出兵,但诗人又想不出用什么办法才能达到目的。此处既写了景,又写了情,情景双绘中似乎让人看到诗人缓辔行进的形象。 同第一章的策马奔驰相比,表现了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情绪。而这个不同完全是从生活出发的,盖初来之时因始闻卫亡的消息,所以心急如焚,快马加鞭,不暇四顾;而被许大夫阻挠之后,报国之志难酬,心情沉重,故而行动迟缓,眼看田野中的麦浪好似诗人起伏不定的心潮。 诗笔至此,真是令人赞叹。 最后四句,有的本子另作一章,不无道理,然依旧本,多与前四句并为一节,这样似更为合理。 3.《诗经》中有“言”字的诗句~要五句为找够5句,拿出诗经来一通好翻,一定要给分哦^_^ 载 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而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而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许人尤之,众樨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墙有茨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 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 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杕 杜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 日月阳止,女之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期逝不至,而多为恤. 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简 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