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忧国忧民 指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山的为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而担忧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的感情包括: (1)战乱离散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 (2)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儿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抒写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如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6)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如杜甫的《兵车行》。 2.建功报国 指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出的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建功报国的感情包括: (1)保家卫圉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知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陆游的《书愤》; (2)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愤慨,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同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年华易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3.思乡怀人 指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出的思念家乡、牵挂亲朋的思想感情。思乡怀人的感情包括: (1)天涯羁旅的愁思,如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需。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同塘”; (2)思亲念友的孤独,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征夫的思乡之情,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怨妇的怀人之情,如王昌龄的《闺怨》、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 4 淡远高雅 指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出的摆脱世俗、境界高雅的思想感情。淡远高雅的感情包括:(1)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同的淡远,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盂浩然的《过故人庄》; (2)远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5.感时伤逝 指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出的世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思想感情。感时伤逝的感情包括: (1)昔盛今衰的沧桑,世事变迁的感慨,如姜夔的《扬州慢》、刘禹锡的《乌衣巷》; (2)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儿女情长 指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山的闺怨挚爱、追求幸幅的思想感情。儿女情长的感情包括: (1)恋人的挚爱,如《诗经·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变,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如韦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3)对负心者的不满,如《诗经·氓》; (4)揭露扼杀爱情的罪恶,如《孔雀东南飞》。 7.离愁别绪 指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出的依依难舍及别后忧愁的思想感情。离愁别绪的感情包括: (1)依依小舍的感情.如柳永的《雨霖铃》; (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陈述心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2.作者在这首诗歌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诗歌的思想内容 常见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持节操等。 (一)边塞诗(建功报国类) 唐诗多为: 1.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2.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 3.描绘将士英勇无畏、昂扬勃发的精神状态; 4.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5.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6.将士久戍的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 7.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8.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9.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10.对腐败无能的将领的愤怒和对士兵痛苦生活的同情; 11.盼望爱兵如子、英勇善战的将领出现。 宋词常有: 1.山河沦丧的痛苦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2.壮志难酬的怨愤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失地的痛苦; 4.对投降派、主和派及小人当道的愤懑;5.对异族统治下人民流离失所、痛苦生活的同情。 风格多为:悲凉慷慨、雄浑豪放、奔腾俊伟等。 (二)忧国伤时类(与上一类多有重复)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离乱的痛苦; 3.同情人民的疾苦;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5.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6.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三)送别诗 1.直接抒写离别之情(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前途艰辛的担忧; 2.重在劝勉、鼓励、安慰 3.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 (四)山水田园诗 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1.描写自然风光; 2.农村景物; 3.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田园诗风格为恬淡宁谧,山水诗风格为清新优美。 (五)咏物诗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六)思乡怀人类诗歌 1.羁旅愁思; 2.思念亲友; 3.征人思乡; 4.闺中怀人。 写作上: 1触景伤情; 2.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3.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4.因梦寄情; 5.妙喻传情。 (七)咏史怀古诗 1.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感慨个人遭遇(怀才不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2.对历史、功名利禄、繁华富贵等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 3.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八)思妇闺情诗 1.抒发别离苦情; 2.描写美人迟暮; 3.寄寓人生感慨。 (九)即景(或即事)抒怀类诗歌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昔胜今衰的感慨; 3.借古讽今的情怀; 4.青春易逝的伤感; 5.仕途失意的苦闷; 6.告慰平生的喜悦; 7.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8.记梦悼亡,遗世游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