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含有均字的名言名句或者诗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屈原《离骚》白云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曹雪芹《临江仙》醒复醉,醉还醒,灵均樵悴可怜生- 元好问《鹧鸪天》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诗经《北山》我马维骃,六辔既均,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诗经《皇皇者华》含哺七子能平均- 李白《白鸠辞》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 白居易《东坡种花二首》二章尔政既均,尔化既淳- 陆机《赠武昌太守夏少明诗六章》展禽任三黜,灵均长独醒- 白居易《和《思归乐》》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既然均,序宾以贤- 诗经《行苇》。 2.麻烦给我几首凄美的诗~~古诗词均可.选了些个人认为适合的推荐,有些是整阙,有些是半阙,以符合你心境为第一要务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 元稹 离思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 李商隐 无题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唐 李商隐 无题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 李商隐 锦瑟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北宋 秦观 鹊桥仙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北宋 苏轼 蝶恋花 红耦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上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 李清照 一翦梅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宋 晏殊 木兰花 3.名篇诗作及其赏析(古诗现代诗均可)偶尔投在我的窗前的 是九年前的你的面影吗? 我的绿纱窗是褪成了苍白的, 九年前的却还是九年前。 随微飔和落叶的窸窣而来的 还是九年前的你那秋天的哀怨吗? 这埋在土里的旧哀怨 种下了今日的烦忧草,青青的。 你是正在旅行中的一只候鸟, 偶尔的,过访了我这座秋的园林, (如今,我成了一座秋的园林) 毫无顾惜地,你又自遥远了。 遥远了,远到不可知的天边, 你去寻,寻另一座春的园林吗? 我则独对了苍白的窗纱,而沉默, 怅望向窗外:一点白云和一片青天。 赏析: 如果能从爱情中品出忧愁,那也算是莫大的享受啊! 在诗人李广田的眼中,九年是漫长的,九年过后,“我”从“春的园林”变成了“秋的园林”,从青春浪漫的小伙子变成了垂垂老矣的中年人,激情不再,只好守候在窗前期待邂逅;也许期待是徒劳的,然而我却在等待,一直在等待。 恍惚中我看到了九年前的你的面影,然而,“我”却不敢承认;因为,我苍老了,而你却还是一如既往的美丽。此刻,九年前的你那秋天的哀怨变成了烦忧草,轻轻的生长在园中,也生长在我的心头。 这时候飘来候鸟的影子,遥远的,飞过了,远到不知的天边。可是,在我的窗前,依然是“苍白的窗纱”,我依然是沉默的怅惘窗外,一点白云,一片青天,似乎没有经历过。 可是九年了,“我”守候在窗前,期待化为泡影,得到的却是长久的思念和回忆。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写意插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 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 1. 过:拜访,探访,看望。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网 2. 具:准备。 3. 合:环绕。 4. 郭:本指城郭,这里指村庄的四周。 5. 场圃:打谷场和菜园。 6. 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7. 至:到。 8. 轩:指窗户。 9. 就菊花:指欣赏菊花与饮酒。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老友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做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村外绿树环绕,村子的四周青山斜立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打开窗子面对打谷场和菜园,把酒对饮畅谈农事。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来饮酒赏花。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一开头似乎就象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 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甚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至庄)“绿树村边合”,近景。 “合”,写出村边绿树环绕,自成一个幽静的天地。“青山郭外斜”,远景。 “斜”,写出城外青翠的山峦遥遥耸立,构成一种旷远的境界。远景映衬近景,描写出故人村庄环境的旷远幽静,诗人来到这样环境的村庄,自然心情十分愉快,心旷神怡。 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忘情在农事上了,诚然不错。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大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 话桑麻,就更让你感到是田园。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 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告别)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自由和灵便了。 朋友相待的热情,诗人作客的愉快,彼此友情的深挚,都深含在“还来”二字中了。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这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诚挚亲切的友情,典型农家生活场景,融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 他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浓妆艳抹,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 你只觉得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他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 4.六首古诗词经典六首古诗词如下: 1.《出塞》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望月怀远》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竹枝词二首·其一》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锦瑟》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静夜思》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