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土情结古诗词1、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2、秋 思唐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3、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渡桑乾唐 刘皂 客 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5、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我的诗歌情结作文又是一年的清明,又是一度的思念。伴着清凉和煦的风,我又回到家乡,来度过这略带哀伤色彩的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说得不完全对,现在不是艳阳高照吗?或许是老天怜惜,让我们带着不至于太哀伤的心情去给亲人扫扫墓吧。 亲人的墓都沉睡在山上,我与妈妈带了把扫反,朝墓地走去,因为是山,所以一路上杂草丛生,稍不小心就要拌倒。坑坑洼洼的泥路,被人们踩出了一个个脚印。 不过一路上的风景也是怡人的。那漫山遍野的金黄,是油菜花;那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是桃花。再爬得高些,就能望见那宽阔的海塘了。人在林间穿梭,鸟虫在树上欢唱,看着那些风景,郁闷的心情也会一扫而空。 到了墓前,妈妈放上了一盆鲜花,花瓣还很娇嫩,露珠也在上面挂着,不过过不了多久,它就会失去往日的色彩,枯萎了的。 墓四周长满了野草,拔了这些野草,手都有些红肿。接着又要扫墓,我将墓前的土灰扫了又扫,却似乎扫不尽。正扫着,突然发现墓边那一小朵蒲公英,生机勃勃的样子惹人喜爱。 轻轻地将它摘下,不能能它吹成满天飞舞的样子,噢,还没成熟呢! 3.有关“乡土情结”的古诗词有哪些1、《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运用以情结景的古诗1. 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又称“由景及情”、“情因景生”,是先有景后有情。“景乃诗之媒”(谢榛语),人物一开始心情比较平静,由于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所以称为“触景生情”。 杜甫的《登高》一诗就是典型的触景生情之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登上高处,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苍凉恢廓的秋景:辽阔的江天,清猿哀鸣,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前两联内容),这种苍凉的景色触动了他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于是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俱涌心头(后两联内容)。触景生情的例子很多:“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共短亭。”(李白《菩萨蛮》);“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2.缘情写景。 “缘情写景”又称“由情及景”,是情在景先,先有情后有景,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 诗人的心情比较激动,把这种激动的心情加到景物上去,高兴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高兴,悲哀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悲哀。如李白《哭晁卿衡》:“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朋友晁衡的不幸遭遇,使诗人悲痛万分,在这种感情的支配下看景物,一切景物都染上了他的主观感情色彩:天宇愁容满面,层层白色的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仿佛也在沉痛地哀悼晁衡的仙去。 缘情写景的例子在古典诗歌中也不少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二)移情于景与寓情于景。1.移情于景。 移情于景即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让它为人事而动情,从而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更浓烈。如李白的《劳劳亭》一诗:“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在这首诗中,作者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意有情,使之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了诗人的感情化身。 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中的“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之句,假托江春不肯留客,委婉地说出了行客无法滞留,而从行人马蹄在草地上远去的形象,拟想春草也同自己一样送别友人,把别意表达得十分悠长曲折。再如杜牧《赠别二首》中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之句,通过写蜡烛,把离人相对垂泪,终夜不寐的凄哀婉转的别情表达得含蓄、缠绵、别致…… 移情于景在古典诗歌中比比皆是: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晏殊《蝶恋花》“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杜甫《发潭州》“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2.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又称“融情入景”、“以景写情”或“借景抒情”。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盖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 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 陈匪石云:“词固言情之作,然但以情言,薄矣。 必须融情入景,由景见情。”(《旧时月色斋词谭》)寓情于景,能使诗歌收到含蓄蕴藉,耐人寻味之功效。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刘熙载评它的好处“深入雅致,正在借景言情”。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首诗句句写景,然而无一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之作。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例子在古典诗歌中也很多见: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中的句子“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都是融情入景的佳句。 (三)以景衬情。“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衬,乃具深婉流美之致。”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我国古代诗人深谙此道,在古典诗词中,渲染景物以衬托所抒之情的例子很多。以景衬情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1.正衬。以哀景写哀情。 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句以天地愁惨之状,衬托壮士赴死如归的诀别之情。 白居易《琵琶行》一开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句中萧瑟的秋景,是用来增添离别哀愁的。李商隐《无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句,选择一个百花凋零。 5.古诗词中的情感常见古诗的思想感情 [第一组(按诗体分类)](一)咏史诗 思想情感 示例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 刘禹锡《石头城》《鸟衣巷》、姜夔《扬州慢》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杜甫《蜀相》(二)边塞诗 思想情感 ': 示例1.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气魄沉雄、慷慨悲凉。 王昌龄《从军行》2.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杜甫《兵车行》、范仲淹《渔家傲》(三)山水田园诗 思想情感 示例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杜牧《山行》2.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诗人的恬适的生活情趣。 陶渊明《归因田居》、王维《山居秋暝》(四)离别诗 思想情感 示例1.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李煜《虞美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 李白《赠汪伦》,柳永《雨霖铃》3.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 渐》4.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反映漂泊的羁旅行愁。孟浩然《宿建德江》[第二组(按诗歌情感分类)](一)忧国伤时 分类 示例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官绝句》2.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旗剪婆命运的担忧。杜甫《登楼》(二)建功报国 分类 示例1.建功立业的漫望。 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滋味》4.山河沦丧的痛苦。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的窘兵黩武。杜甫《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屈原《涉江》(三)思乡怀人 分类 示例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2.思亲念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四)生活杂感 分类 示例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盛今衰的感慨。 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辛弃疾《永遏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五)送别之情 分类 示例1.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2.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我的诗歌情结作文又是一年的清明,又是一度的思念。 伴着清凉和煦的风,我又回到家乡,来度过这略带哀伤色彩的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 这句话说得不完全对,现在不是艳阳高照吗?或许是老天怜惜,让我们带着不至于太哀伤的心情去给亲人扫扫墓吧。亲人的墓都沉睡在山上,我与妈妈带了把扫反,朝墓地走去,因为是山,所以一路上杂草丛生,稍不小心就要拌倒。 坑坑洼洼的泥路,被人们踩出了一个个脚印。不过一路上的风景也是怡人的。 那漫山遍野的金黄,是油菜花;那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是桃花。再爬得高些,就能望见那宽阔的海塘了。 人在林间穿梭,鸟虫在树上欢唱,看着那些风景,郁闷的心情也会一扫而空。到了墓前,妈妈放上了一盆鲜花,花瓣还很娇嫩,露珠也在上面挂着,不过过不了多久,它就会失去往日的色彩,枯萎了的。 墓四周长满了野草,拔了这些野草,手都有些红肿。接着又要扫墓,我将墓前的土灰扫了又扫,却似乎扫不尽。 正扫着,突然发现墓边那一小朵蒲公英,生机勃勃的样子惹人喜爱。轻轻地将它摘下,不能能它吹成满天飞舞的样子,噢,还没成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