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写宋词频率

1.利用统计学写宋词可能吗

随便输数字 就可“写宋词” 统计学研究生挖掘99个高频词汇编号码 武大博导说,这只是一个文字游戏 一位学习统计学的网友,利用所学将《全宋词》中出现的99个“高频词汇”统计出来,发在博客上。

没想到,这篇博文很快就被大量转载,并有网友利用这些高频词汇重新“写词”。圆周率、生日、身份证号码都可以组成一首形式上的“宋词”。

在江汉大学刚刚举办的“诗词吟诵暨诗歌大赛颁奖会”上,不少学生讨论这个话题。真的存在网友说的“自动写词机”吗?记者展开采访调查。

《全宋词》中的99个高频词汇 话题的“始作俑者”是一位学习统计学的研究生,网名“yixuan”,他在博客上发表一篇文章:“突然想看看宋词里面什么样的意象是最常见的,比如可以做个频率分析什么的。当然文本挖掘需要分词,我没法在其中花太多时间,于是想出了一个土办法。”

宋词的句子都很短,最常见的词语一般是两三个字,这样可能的组合就更少了。比如“犹解嫁东风”这句话,可能的二字组合是“犹解”“解嫁”“嫁东”“东风”,三字组合是“犹解嫁”“解嫁东”“嫁东风”,词的字数越多,可能的组合就越少。

“yixuan ”统计出99个《全宋词》中的高频词汇。排在前面的依次为“东风(1382次)、何处(1230次)、人间(1202次)、风流(857次) 、归去(812次、)春风(802次)、西风(779次)、归来(771次)、江南(765次)。

“yixuan ”的这篇博文一发出来,很快就被另外一家网站转载,大量网友被这个有趣的话题吸引,纷纷发帖评论。 高频词汇被演绎成“自动写词机” 在大量评论后面,一位名叫“达芬奇的鸡蛋”发现,利用这些“高频词汇”的代码,可以随意拼凑出一首首宋词来。

比如用“圆周率”的数字排序,结果就是:回首明月(一看就是抒情诗) 悠悠心事空 西湖何事寂寞中 风吹斜阳匆匆 芳草平生斜阳 风吹寂寞今日 一枝富贵年年 断肠长安不知 一时间,众多网友用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各种数字组合来“写宋词”。如网友“叶绿彘”的“作品”是:“东风何处?人间风流。

归去春风,西风归来。江南相思,梅花千里。

回首明月,多少如今?阑干年年万里,一笑黄昏当年……” 记者用多位同事的身份证号码、生日号码等,套用这些代码,果然也能产生出一首首有模有样的“宋词”。 原意不是为了“写词” 看 到帖子被大量转发,“yixuan ”在自己的博客上又写了一篇解释,他说,“自动写词机”并不是我的创意,也不是我的初衷。

“yixuan ”说:“我学的专业是统计和精算,平时会和各种类型的数据打交道,之前写那篇博文也是出于兴趣,想利用学到的专业知识来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他说,很多人肯定都会提到“自动写词机”,就比如拿生日、QQ、物理常数等套用里面的排序来“写词”。

但我想说的是,这其实不是我的创意,也不是我写那篇博文的初衷。如果大家看过那篇转帖,就会发现大家开始“狂欢”是因为“达芬奇的鸡蛋”的创意,而词频统计本身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

事实上,大家可能听说过“文本挖掘”这个名词,它就是对文本数据进行分析,来得到有用的结论。文本挖掘是个很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分词、词频统计、特征选择、聚类等等,如果大家对这一块内容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词频统计是一个很平凡的过程。

“yixuan”说:可能有些朋友觉得我得到宋词的词频是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但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我做的那些东西也并无任何高级之处(当然需要有一些编程经验)。 只是一个文字游戏 这99个“高频”词汇真的有那么神奇?昨天,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导王兆鹏教授看了后评论说:“这只是一个文字游戏”。

王兆鹏说,汉语语言中,诗词的语序不需要确定性,同时汉语语言具有多义性。很多词语组合起来,都可以说得通。

比如我们说“吃饭”大家能听懂,但说“饭吃”,也能理解是怎么回事。 从严格意义上说,通过这99个编码做成的“词”,平仄完全不符合要求,也不符合词牌的要求。

但形式上挑不出什么毛病,也有一点词的味道。 王兆鹏说,宋词是一种文学艺术,讲究独创性和意境,读者通过读诗词能够看到里面的意境,这是艺术。

“如果写词这么容易,那谁都可以写词了。” 不过,王兆鹏也认为“yixuan ”的做法很有创意,“能从这么多词中总结出99个高频词汇,是需要花功夫的,也说明这个学生很努力,这是一个比较高级的文字游戏,虽然谈不上有什么文学意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博导李占风教授说,利用统计学原理确实可以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做一些研究工作,这位学生学以致用,值得表扬。

2.列举一些高考作文使用频率高的诗词

这些是相当经典的,望对你有帮助,不才现在已被保送,这里有很多是我曾用过的。

有问题你来找我,我义务辅导,在所不辞。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m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3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