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云南古诗词

1.关于云南的古诗词

《云南曲》

作者:刘湾(唐代)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四明山诗·云南》

作者: 陆龟蒙(唐代)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药有巴?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差手自携。

《送云南上人》

作者: 释行海 (宋代)

雁云蛩雨异乡秋,闻道君家水石幽。

时节飘零皈去好,路歧南北使人愁。

《云南即事》

作者: 楼琏(明代)

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

摩岁中山标积雪,纳夷流水带金沙。

翠蛙鸣入云中树,白雉飞穿洞口花。

独有江南征戍客,寻常清梦苦思家。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南》

作者: 皮日休(唐代)

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墟里生红药,人家发白泉。

儿童皆似古,婚嫁尽如仙。共作真官户,无由税石田。

2.形容云南的古诗词

《大观楼长联》

作者:孙髯翁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云南曲》

作者:刘湾(唐代)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3.关于云南的诗句

《大观楼长联》

作者:孙髯翁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云南曲》

作者:刘湾(唐代)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四明山诗·云南》

作者: 陆龟蒙(唐代)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药有巴?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差手自携。

《送云南上人》

作者: 释行海 (宋代)

雁云蛩雨异乡秋,闻道君家水石幽。

时节飘零皈去好,路歧南北使人愁。

《云南即事》

作者: 楼琏(明代)

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

摩岁中山标积雪,纳夷流水带金沙。

翠蛙鸣入云中树,白雉飞穿洞口花。

独有江南征戍客,寻常清梦苦思家。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云南》

作者: 皮日休(唐代)

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墟里生红药,人家发白泉。

儿童皆似古,婚嫁尽如仙。共作真官户,无由税石田。

4.关于云南的古诗词有哪些

1、《李云南征蛮诗》唐代:高适 圣人赫斯怒,诏伐西南戎。

肃穆庙堂上,深沉节制雄。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

料死不料敌,顾恩宁顾终。 白话释义 圣人勃然大怒,下诏讨伐西南地区。

肃穆店堂上,深沉节制雄。于是令感激士,得到建非常成功。

估计死亡没有料到敌人,看着恩宁对最终。 2、《新丰折臂翁》唐代:白居易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

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 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白话释义 点到什么地方去驱赶将,五月里云南走。

介绍云南有沪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只涉及水和汤,不超过十个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声哀伤,孩子别爹娘那离别妻子。 3、《古风·其一》唐代:李白 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白话释义 到五月渡过泸水,将赴云南征。

胆怯最终不是士兵,炎方难于远行。长号别双亲,天月惨淡光芒。

眼泪流尽用血,心摧毁两个无声。 4、《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唐代:李白 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师。

毒草杀汉马,张兵夺云旗。 至今西洱河,流血拥僵尸。

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白话释义 云南五月中,多次丧失渡沪师。

有毒的草杀汉马,张兵夺大旗。到现在西洱河,流血拥有僵尸。

将没有七擒略,鲁国女子珍惜园葵。 5、《金山行》宋代:郭祥正 蓬莱久闻未曾往,壮观绝致遥应同。

潮生潮落夜还晓,物与数会谁能穷? 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白云南来入长望,又起归兴随征鸿。

白话释义 蓬莱久闻不曾去,壮观绝致遥应相同。潮生潮落夜还明白,物与数会有谁能穷尽?百年形影是自讨苦吃,就想这地方怎么来说。

白云向南来到长望,又从归兴随征鸿。

5.关于“云南”的诗句有哪些

1、《新丰折臂翁》唐代:白居易 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

翻译:听说云南有一条泸水,夏季椒花凋谢之时,泸水就会烟瘴弥漫。 2、《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唐代:李白 云南五月中,频丧渡泸师。

翻译:前不久的云南夏季五月,朝廷的渡泸之师频频丧灭。 3、《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

云南》唐代:皮日休 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 翻译:云南背对着山川,没有大雁到山峰的前面来。

4、《云南即事》明代:楼琏 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 翻译:有五彩之南之称的云南远在天涯,这里的山川景物繁华。

5、《滇海曲》明代:杨慎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翻译:云南的天气如同一直是二三月的一样,花朵繁盛,四季如春。

6.赞美云南的诗句

《七彩云南》 作者:王红山但有一线相连我寻你跨越万水千山但有一线相牵我寻你来到海角天边但有一线相牵我寻你来到七彩云南但有一线相牵我为你跨越中缅之巅芒市的风景美丽壮观景泰族的服装色彩绚烂芒市的天气阴雨连绵我来到这里特别喜欢我渴望情感的春天我渴望与你亲密缠绵一颗彷徨的心儿但愿与你白头永远《云南行》 茶马古道何处寻?彩云之南万里情。

苍山洱海多少事,风霜雨雪丽人行。时光流逝天亦老,赤县神州梦追鱼。

山茶花开蜂蝶舞,碧鸡金马出嬉戏。《忆游云南》 作者:碧野孤鸿古木成阴芳草鲜,相携同看水中天。

浮香玉露应犹在,北望苍茫又一年。《印象云南》 作者:江溪赤脚云南旅行圆梦想,景色四季玉龙山。

昆明石林世称奇,民俗文化八方扬。《云南风光》 作者:黄山峰大理风光好,白族巧筑鲜。

三坊一照壁,五井四合天。洱海苍山秀,蝴蝶圣地缘。

人间有胜景,最美在云南。《云南怀念》 作者:灵雨仙到大观楼的时候落日在山水的剪影背后,跌进鸿蒙这个黄昏,我看见水岸的杨柳悠扬地绿开去风中的花香,掠过桥头,在飞鸟的尾翼稍作停留他们挽着手,走向一类幸福像一个个轻盈的笑,眨一眨眸,满是娇羞有人归来,平静的节奏,不愿打扰心微微的褶皱旧时楼,守着几分忧,空等春肥春瘦几个转角,几次邂逅石板街,迈向烟波,只有画船,等谁来游在人群中溜达,我细数繁华小西门,歌舞未央,青春,密密麻麻,在摆地摊,在滴滴答答西山月,翠湖情官渡古韵,草海心声甚至火烧粑粑,甚至过桥米线,关于这城市的唇印夜擦在脸上,气息如熏小卖部的大婶还在看电视里放《回家的诱惑》广场的喇叭在唱《春天里》小区一幢幢,里面一户户人家,软软的灯光,各自明暗或者忧伤纠缠,已凉那时他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而我乘着车离开昆明时,却怀念那碎片,辉煌回村的路,在车窗里迭荡在山区层叠的纹理中穿梭阴天冷灰的背景我看着一树树桐花纷纷,晃眼红心果一片一片,一边落叶,一边发芽,节奏温婉坡上的花椒林,像一段碧色流光,明媚而干燥丘陵上的毛竹,还有连天衰草,都有了从荒芜中苏醒的愿望谷地里的人烟,是小村,瓦房转几个弯,有断崖,森林和大地隆起的曲线紫茎泽兰的花絮如棉,覆盖了明明暗暗的角落隐现的河流,疏疏密密的脉络我断断续续经过这些,一遍遍从它的笼罩中驶过,那几棵核桃树,粗线条,高枝,叶如帆远处有草甸,水潭山城的集市,我闻到乡土深深的气息卖猪卖鸡蛋,买茶买盐, 逛新鲜散场后一地凌乱过了一座桥,遍野的映山红,成为独照风一摇曳,花枝就颤动,包裹了时空这含香的素红,这温柔的拂动,只一招手就听见她们掩面嬉戏调笑红妆如此多娇,引我无数次脚步歪掉沿着溪畔,回溯山湾里的绿肥正开花结紫,一亩亩很零散糖梨分泌了一树香甜,诱无数蜜蜂,来此寻欢拾路而上,梦中的家园,已扑面 《走路去云南》 那年­我爱上了神秘的高山­潺潺的流水­梦里,俯耳听着­古老的牧羊曲­还有拉市海旁­那遥远的歌声­那年­我记住了那质朴的微笑­可爱的人群­木鼓上深刻着苍老的年轮­还有那纯洁的信仰­那浸泡在时光中的传说­可曾记否?­浓香的普饵茶­脆嫩的饵块­还有傍晚洱海上漂浮的一叶孤舟­可否记住?­梦里追寻的踪影­那一处处美丽的风景­那梦幻般的线条­走路去云南­带着梦­带着已久的梦想­远行……。

7.描写云南的古诗词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朕”,说:“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但是,这里要做二点说明:

第一,“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先秦时代并不等于后世的“余”、“吾”、“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正像顾颉刚、刘起纡两位先生在《校释译论》指出的那样:“朕——甲骨金文中都只作单数第一人称领格(所有格),即‘我的’。”如:《书·舜典》:“汝作朕虞。”意思是:“你作我的掌管山泽的官员。”《大盂鼎》(金文):“勿废朕令”。意思是:“不要抛弃我的训令。”《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

或许有人说,《尚书·汤誓》中有“朕不食言”。意思是:“我不会说话不算数”。许慎《说文·舟部》释“朕”:“我也”。这些不都证明,在先秦朝代,“朕”也可以等同后世的“余”、“吾”、“我”吗?我们认为,今本《尚书·汤誓》已非原汁,难免被后人搀假。秦火以后,仅凭西汉儒家学者伏生口授,打上汉代烙印是十分可能的。许慎是东汉人,他对先秦词义的理解就更难确切了。

第二,“朕”字,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有特例,那就是至尊若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例如《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