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懿”的诗句和郴州杨侍郎玩郡斋紫薇花十四韵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几年丹霄上,出入金华省。暂别万年枝,看花桂阳岭。 南方足奇树,公府成佳境。绿阴交广除,明艳透萧屏。 雨馀人吏散,燕语帘栊静。懿此含晓芳,翛然忘簿领。 紫茸垂组缕,金缕攒锋颖。露溽暗传香,风轻徐就影。 苒弱多意思,从容占光景。得地在侯家,移根近仙井。 开尊好凝睇,倚瑟仍回颈。游蜂驻彩冠,舞鹤迷烟顶。 兴生红药后,爱与甘棠并。不学夭桃姿,浮荣在俄顷。 东林寺再遇僧益大德 年代:【唐】 作者:【韦庄】 见师初事懿皇朝,三殿归来白马骄。上讲每教倾国听, 承恩偏得内官饶。当时可爱人如画,今日相逢鬓已凋。 若向君门逢旧友,为传音信到云霄。 白鸠讴 年代:【魏晋】 作者:【曹植】 班班者鸠。 爰素其质。 昔翔殷邦。 今为魏出。 朱目丹趾。 灵姿诡类。 载飞载鸣。 彰我皇懿。 送杨骥秀才归鄱阳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客舍风尘弊彩衣,悲吟重见雁南飞。 荆山和氏方三献,太学何生且一归。 旷野已寒谙独宿,长年多难惜分违。 巾箱所得皆幽懿,亦见乡人为发挥。 怀孔明 年代:【宋】 作者:【文天祥】 斜谷事不济,将星殒营中。 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胸。 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 世以成败论,操懿真英雄。 章怀太子靖妃挽词 年代:【唐】 作者:【沈佺期】 】 彤史佳声载,青宫懿范留。形将鸾镜隐,魂伴凤笙游。 送马嘶残日,新萤落晚秋。不知蒿里曙,空见陇云愁。 鹧鸪天 年代:【宋】 作者:【晁补之】 吉梦灵蛇朱夏宜。佳辰阿母会瑶池。竹风荷雨来消暑,玉李冰瓜可疗肌。心悟了,道成时。不劳龙女骋威仪。僧祗世界共游戏,贤懿光阴比寿期。 减字木兰花 年代:【宋】 作者:【苏轼】 】 柔和性气。雅称佳名呼懿懿。解舞能讴。绝妙年中有品流。眉长眼细。 淡淡梳妆新绾髻。懊恼风情。春著花枝百态生。 2.含有子懿的诗句《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孟懿子》 年代: 宋 作者: 林同 不复问无违,【祗应懿子知】。 尚愁人不省,以礼告樊迟。 《悼冯远通母夫人》 年代: 宋 作者: 卷刚中 去载湖山春雨霏,阿参专为板舆归。 相迎定约鱼供馔,入吊那知鹤对飞。 【九子始终循懿德】,一门中外被馀辉。 送□不拂东南客,西望高原涕落衣。 《赠青石子(二首)》 年代: 明 作者: 李梦阳 高鸟有违群,离兽多悲音。 【懿彼婉娈子】,怅然分此襟。 朝发南河隅,夕暮乃北岑。 玄云既无极,黄波浩且深。 君其四海翔,无言还旧林。 3.含有嵩的诗句.《出猎》李世民 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 岂若因农暇,阅武出轘嵩。 三驱陈锐卒,七萃列材雄。 寒野霜氛白,平原烧火红。 雕戈夏服箭,羽骑绿沉弓。 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 长烟晦落景,灌木振岩风。 所为除民瘼,非是悦林丛。 《石淙》李旦 奇峰嶾嶙箕山北,秀崿岧峣嵩镇南。 地首地肺何曾拟,天目天台倍觉惭。 树影蒙茏鄣叠岫,波深汹涌落悬潭。 □愿紫宸居得一,永欣丹扆御通三。 4.带有碎玉的诗句宋代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岁除日,新旧岁之交,即除夕。,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5.含有思 的诗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长恨歌》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刘禹锡《始闻秋风》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