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每天品读一首宋词海报

1.我读《宋词》作文

我喜欢宋词,喜欢她豪放,喜欢她哀婉,喜欢她清丽,喜欢她壮美…… 宋词是一杯陈年的酒 ,历久弥香。

有“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李清照;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晏殊……无论是词还是词人,都令人回味,有人如词、词如人、人词合一的境界,你须小酌慢饮,才能品出个中滋味。他年重读,更是回味无穷。

宋词是一盏新沏的茶 ,芬芳淡雅。“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拂面不寒杨柳风,不仅“吹皱了一池春水”,也吹醒了“一帘幽梦”,带给人无限的憧憬与遐想。“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秋的萧瑟又使你的心阵阵发冷,这种时候只能是“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了。宋词就像是一湾清泉,她的美是淡淡的,你只有在霏霏细雨的古巷中,撑着油纸伞,满怀期待。

恰在此时,逢着了一个和你一样也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她有幽怨,也有哀伤,更有丁香花一样的颜色和丁香花一样的芬芳。 宋词是一首激越的诗,雄浑大气。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岳飞,面对山河沦陷,抬望眼,仰天长啸,发出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苍凉,满腔报国之志无法施展的绝唱让你灵魂震撼、心头滴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如一山西大汉持巨爵、弹铁铮,引吭高唱“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数次遭贬,一生飘零,空有满腹经纶的苏轼怎能不感慨岁月无情、人生短暂、事业无成呢?这时,词人们就像站在你的面前,随着他们的慷慨激昂,你也心情激荡,热血沸腾。 宋词是一幅秀丽的画 ,意境幽远。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恋,疑是湖中别有天”的西湖美景;“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郊外春光;“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塞外秋景,哪一处不令人驻足、令人流连,纵使你是丹青圣手,也难绘出如此多姿的色彩。

宋词是一首哀婉的歌 ,荡气回肠。既有忧国忧民的岳飞、辛弃疾,“臣子恨,何时灭!”“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饱含着词人的泪和血,他们的愁是悲壮的,悲壮中透出干云的豪气。

也有对故国故乡的深切怀念,“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思乡之切,如杜鹃啼血!此词不可念,念之人肠断!还有对自我命运的叹惋和亲人的思念:“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种哀愁像绵绵的秋雨,侵入你的肌肤,深入你的骨髓,痛彻你的心扉。

宋词是良师、是益友、是恋人。她丰富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性情。

我喜欢宋词。

2.如何品读唐诗宋词

品读唐诗,宋词:首先你要了解的是当时的历史背景,即唐诗或者宋词创作的年代,还有当时发生了些什么大的历史事件,诗人或者词人参与了这件事情.你要从作者所创作的作品中感受其所持的观点,了解该作者所代表的立场,及其创作风格.其次,你要去从这些作品中发现些流传下来的千古名句,理解这首诗或者词的意境,感受它的韵律美.最后,你要去懂得观察这首诗或者词所运用的创作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或者是对比等等,这些手法在诗词中所起到的作用,还有就是写景的是以静衬动还是怎么回事,细细去品味,在心中默诵,去理解它.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会掌握这些方法了.。

3.细节的美丽——品读宋词

喜欢在静室、茗烟、清灯、书卷所营造出的和谐、静谧、纯净、儒雅的书香氛围中,悠然地享受着读宋词带来的雅趣。

品读宋词的最佳姿势不是在书案前临窗而坐,而是躺在床上,身心彻底放松,仅是摩挲着书页就有一种愉悦了,书与我灵犀相通,将灵魂沉浸于淡雅的书香,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到惬意的呢? 不读宋词,不知道什么叫婉约。婉约自然是指一种极纤柔,仿佛杨花柳絮般旖旎的诗意。

有时反倒比大江东去、铁马金戈的豪放更令人荡气回肠,品读温柔、含情脉脉的婉约词,我会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生怕惊起了蒙在字面上的花粉。“声声慢”,“蝶恋花”,“忆秦娥”,“如梦令”,“虞美人”,“浣溪沙”……仅这些绮丽的词牌就可以当作一个个感伤而美艳的故事来欣赏,在时空的烟云缭绕中,思绪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随着风儿飞到了很远很远…… 苏轼与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两大家,他们的词作中引人注目而影响深远的是那些爱国忧民、英雄气慨、怀古思今、言志咏物以及寄情山水等豪迈之音,读来令人振奋,诸如“渔家傲”、“满江红”、“浪淘沙”给人以一种雄浑大气的质感,我认为豪放词适宜印在泛黄古旧的毛边纸上,大声诵读。

不像婉约词,总被我视作精品屋中的易碎品,轻拢慢捻,低吟浅唱,怕失手打破。 柳词的“新词”配“新腔”,在当时就已获得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广大声誉和“好之者以为无以复加”的社会效应。

想象中的柳永必定是位弱不禁风,羽扇纶巾的书生,穿行于一千年前的市井楼台,亦雅亦俗。而微醺的李清照,恰如那双溪上的舴艋舟,因虚无缥缈的愁思而超载了……回头无岸。

读婉约词是自己给繁杂琐碎的生活放一次假,对于我们负荷沉重的身心是从内到外的放松。遁入清静之地,潜心研读,“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享受远离喧嚣的恬静闲适,也是一种幸福吧?“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不正是我们由衷向往的意境吗? 人一生中的大多数光阴不得不忙忙碌碌、为稻粱谋,但总有夜阑人静、曲终歌散后的怅然与失落在提醒我们:心灵同样会饥渴的,同样需要抚慰——这正是温情脉脉、千古绝唱的宋词在天地之间、心灵之间萦绕不息的原因…… 睡里消魂无处说,觉来惆怅消魂误 墨绿封页的《宋词选》平躺在房间旧书橱的一角,阳光照进来时从橱上投下阴影,封页上罩着一淡淡的雾色。

旧式的版本,竖行,繁体,扉页有黄尘的味道。几行印着金色的小楷毕恭毕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九月。

那个时候,他念“浮生长恨欢娱少”他念“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他念“杨柳岸,晓风残月”……念着念着就在院子里阳光下的木椅上睡着了。欲望是远处一缕轻淡的炊烟。

婉婉转转、深深浅浅的低吟里,那书页,是渐渐地,一页一页地脆了,黄了,像衰老的女人的皮肤,他的手经过那些句子,繁体的中文,停顿复停顿,隐隐开始举步维艰。他站起身,俯首拍了拍上衣粘住的零星的干草,喉咙间忽掠过一股莫名的燥热。

它被他撂下了。它被他结束了。

轻快地,决绝地,经过空气里微微一道弧线,斜斜地贴在桌面,是一种随意的慵懒。 城市,时代的划痕深藏不露,恒温,欢腾,没有乍暖还寒,没有羌管悠悠。

香车宝马,于它的胸膛一夜一夜碾过,高楼一幢一幢自平地而起。近危栏而倚,却再不曾见那登高临远的京华倦客,视野里,仍是楼内的琐碎虚景。

宋词从书页里艰难地作一次出走,选择将身体贴在路边的玻璃橱窗上,它看见他的目光穿过玻璃落在橱窗里的陈设上。 它不复再渴望。

它老了。 归时的路程,风里它默默地走,看着这城市深浅的皱纹细密地生长,夜鱼犬舞的繁华里,处处是散落的风情和精致。

精致,的确是一个美好的形容词,又是一种走向和愿景,若来追究它的表现形式,大约富丽精工是一种,温润秀洁亦是一种,前一种是现代,是生气;后一种则是意境,是高致。 它听见这城市上演的打击乐嘎然而止,在这一刻,时空站成巨人的姿势将心灵的魔力棒交给它。

复而又是,一行一行,一页一页的飘香软语被整队列出,这个夜晚摇身变成一朵盛开的荷瓣素心春兰,茎细瓣净,肩平心阔,它复而想起他,那个捧着的他,那一张午后阳光里沉沉睡去的,干净的面庞。 安静地回归书页罢,回首萧瑟处,道也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清晨,鸟声如洗。微风抚过,送来了屋中百合的芬芳,淡淡的,不含杂质。

也将一缕缕清灵的空气送入心脾,洗净我的灵魂。我想,再美好的一切都与自己的心情有关,我绝不像贺涛一样“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

看着窗外,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像天使,带来无限光明,她驱走了夜的黑暗,照亮了跃动的生灵,不由心情也随之渐渐轻快起来,多么美好的开始,我想。 习惯于每天早上接受大自然的问候;习惯于看着明媚的太阳,感受生命之美;习惯于明朗的夜晚,望着天边的星河沉思;习惯于享受清风的抚慰;习惯于接受雨的洗礼;也习惯于不带任何名利,以天地之本溶入时间的永恒。

好想站在无边的草原上,让风带走尘世的喧嚣与繁杂,让雨洁净我的心灵,弥漫于满眼的绿,是否会将我的心带到那没有尽头的地方;好想踏入海中,让海水洗去身心上的。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题 采桑子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

小题1:因时光流逝而惊梦。②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③因离别的痛苦而惊梦。④因无尽的思念而惊梦。⑤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⑥因月色的惨白而惊梦。⑦因高楼的雁叫而惊梦。 (每点一分,四点就可)

小题2:①运用拟人的手法。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 ②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 ③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 (答对任意2种手法即可。其中手法正确可得1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思路:从词句中找到引起“好梦频惊”的关键词,在反复品读理解词的大意基础上,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概括即可。如“时光只解催人老”可以从青春时光流逝的角度和容颜易老的角度来概括原因。“恨”字表现了词人离别思念的痛楚,所以可从离别思念的角度概括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一个“急”字,表现了西风骤起引起的惊梦,“雁一声”可以从大雁声声角度来概括“好梦频惊”的原因。

小题2:

试题分析:仔细审题“哪些表现手法”,由于现代已经淡化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区别,可以粗略的把表现手法归为表达技巧,所以脑中要有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如一个“催”字,就把时光人格化了,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一个“雁”字让人联想到了大雁南飞的情境,由此联想到了雁归人未归,来衬托词人的思念之情。在赏析时,还要找出描写的景物,分析其渲染的气氛,如“西风”“淡月”“雁声”都渲染了凄凉的气氛,烘托了词人的悲伤,离别之苦,即借景抒情。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