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三百首》中,“上元女史陈婉俊 识”,“女史”是啥上元女史是才女陈婉俊的号,伯英应该是她的字,女史一般是对知识妇女的美称,上元既是元宵节的名称,也是古代历法的名称。 以下是道光二十四年嘉平月石甫老人姚莹所作的序,序的内容主要是对陈婉俊的简介:上元伯英女史,余外孙李镜缘世芬内也,为陈叔良观察女。幼聪慧,喜 读书,叔良钟爱之,二相攸綦严。适余侄倩李仲甫以其尊人海帆先生官西蜀, 侨寓金陵,因得为镜缘缔婚焉。余时权两淮鹾政,会晋省,得悉良缘,知女 史为闺中之秀,然不意其能著述也。越数载,女史来归镜缘,余已移官海外。 寓书问讯,于邮筒中获睹女史诗词,为欣赏者久之。迨余左迁西蜀,道出里 门,镜缘亦归里。见其案头有补注唐诗,询知为伯英女史所辑。考核援引, 俱能精当,殆所谓读书难字过者欤。属付枣梨,津逮初学。镜缘则逊谢不遑, 为不欲为詅痴符比也。余谓不然,自古注书,得之闺阁者恒鲜,而精当尤难。 兹所补注,倩梓人传之,亦一时佳话也。余老矣,且远处西陲,是刻之成, 尤以先睹为快,镜缘志之。其终韪余言,是则老人之殷盼也夫。 女史 拼音:nǚ shǐ (1).古代女官名。以知书妇女充任。掌管有关王后礼仪等事。或为世妇下属,掌管书写文件等事。《周礼·天官·女史》:“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诏后治内政。”《汉书·外戚传下·班倢伃》:“陈女图以镜监兮,顾女史而问《诗》。”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 隋 世 王劭 上疏,请依古法,复置女史之班,具録内仪,付於外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宫闱·女秀才》:“凡诸宫女曾受内臣教习,读书通文理者,先为女秀才。递升女史,升宫官,以至六局掌印。” (2).对知识妇女的美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蒋苕生 太史序 玉亭女史 之诗曰:‘离象文明,而备位乎中;女子之有文章,盖自天定之。’” 清 赵翼 有《题女史骆佩香秋灯课女图》诗。 (3).古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柱史北一星曰女史。” 2.唐诗300首的主编是谁截止到2019年4月7日,最通行的是清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 该书的编者是孙洙,别号蘅堂退士,江苏无锡人,清乾隆十六年(1761年)进士。清乾隆十六年(1761年)进士。 孙洙编选唐诗,是依据沈德潜(1673年—1769年)的《唐诗别裁》及王士祯(1634年—1711年)的《古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为主,杂以其他唐诗选本。 《唐诗三百首》的题材广泛,反映唐代的政治矛盾、边塞军事、宫闺妇怨、酬酢应制、宦海升沈、隐逸生活等。 但《唐诗三百首》也有一些遗珠之憾,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白居易《新乐府》以及皮日休等人的作品,未被选入。 《唐诗三百首》向来有几种注释本流行,其中以陈婉俊的补注较为简明。 朱自清著有《唐诗三百首读法指导大概》一文,近人金性尧根据《唐诗三百首》重新加注。 扩展资料: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 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是仿《诗经》三百篇(共311篇)之作,从前是家弦户诵的儿童诗教启蒙书,所以比较浅显,读者容易接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诗三百首。 |